文化是一种不断延续、传承和创新的过程,唐诗之以是出名,除了内容的丰富多彩,还在于他的形式固定,韵律和谐,而对唐诗影响最大的却是汉代的《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是一个五言古诗的选辑,最早见于《文选》,为南朝梁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
《古诗十九首》是继《诗经》、《楚辞》后,我国又一部主要的诗歌作品集,它既不同于《诗经》的四言民歌形式,也有别于《楚辞》的骚体和楚歌体。

它所产生的年代应该在东汉顺帝末到献帝前,即汉末建安之前几十年间。
《古诗十九首》是在汉代汉族民歌根本上发展起来的五言诗,由此,中国诗歌进入五言体式。
为唐代五言、七言诗的成型奠定了根本。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治混乱。
下层文士流落蹉跎,游宦无门。
《古诗十九首》就产生于这样的时期,表述着同类的境遇和感想熏染。
内容上多写离愁别恨和彷徨失落意,思想悲观,情调低沉。
但它的艺术造诣却很高,长于抒怀,善用事物来陪衬,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中学语文必背古诗词庭中有奇树相思知何苦叫人频断肠

《古诗十九首》所表达的情绪,紧张有三类: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士人的彷徨失落意和人生的无常之感,,如:表现思念故乡怀念亲人的《涉江采芙蓉》、《去者日以疏》;表现士人的彷徨失落意的《回车驾言迈》;表现思妇对游子深切思念和朴拙爱恋的《凛凛岁云暮》、《客从远方来》和《迢迢牵牛星》;

本日我们来分享的是里边最大的一类相思怀人的《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喷鼻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翻译

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春意盎然。

我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树花,要把它赠予给昼夜思念的亲人。

花的喷鼻香气染满了我的衣襟和衣袖,天遥地远,花不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

这花有什么宝贵呢,只是由于别离太久,想借著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古诗十九首》都因此诗歌开头第一句为题目,而里边的相思怀人之作,大部分因此女性角度来阐述的。

这首写一个妇女对远游在外的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
全诗共八句,可分作高下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以写景为主。
后四句为第二层,紧张以抒怀为主。

前两句诗\"大众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公众写出故事发生的场景,\"大众庭中\"大众指庭院中有一株佳美的树木,春天到来,又一派活气盎然的样子,在满树苍翠的绿叶,拥簇着花朵的开放,使全体庭院显得格外生气勃勃。
这是环境描写,这天常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朴素自然的一种场面。
但是把这种场面和思妇怀远的特定主题相结合,却形成了一种深奥深厚含蕴的意境。
这是一首表现思妇的闺怨诗

三四句\公众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大众面对这繁花似锦的景象,深闺思妇忍不住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束花,要把它赠予给昼夜思念的亲人。
以花寄情,从而揭示了诗歌的主旨——对外出远游之人的思念。

第五句 \公众馨喷鼻香盈怀袖\"大众一句紧承上面两句,由于这花是\"大众奇树\"大众的花,它的喷鼻香气就非同一般,特殊浓郁芬芳,因而\"大众盈\"大众满了自己的衣衫,想要把这美好的花朵分享给自己最爱的人,可待到折下花来,才猛然想到:\公众路远莫致之\公众天遥地远,究竟是无法送到亲人的手中。
古时交通不便,通信都很困难,更不用说这是一枝随意马虎凋零的鲜花。
手捧鲜花徒留一丝回顾与感伤!

诗的末了两句\公众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公众。
花儿也没有什么特殊宝贵的地方,只是它让\公众我\"大众想起了想起了昔日的美好光阴,想起了分别已久的亲人,勾起了无限的愁思罢了!
这样的情绪意蕴,不仅让人想起了在《望江南》中写的:\"大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大众思绪如江水悠悠,让人平添断肠愁。

这首诗表达的感情相对比样比较蕴藉的,从写景叙事发轫,极其自然地转入抒怀,迎刃而解,而又抑扬有致。
在《古诗十九首》中还有几首表达类似感情的诗句如:《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青青河边草

青青河边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相思知何苦,叫人频断肠!
古往今来描写相思诗词的有很多,他是人类的一种美好的情愫,拥有相思,我们才能更加珍惜现在,珍惜面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