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没有文化,她只靠养育我们姊妹的履历带娃,我妈给孩子穿的衣服都很薄,她的情由是穿多了孩子伸胳膊腿不得劲,即便三九天也是薄棉袄套个罩衣,她常说的话小孩屁股三把火,男孩不怕冻,男孩热了就生病;而女孩不怕热,女孩冷了就生病。
不雅观察男孩子有没有生病就看蛋蛋,正常蛋蛋是紧实往上抽抽的,只有生病了蛋蛋才会松松地往下托拉。
后来不雅观察孩子几次,孩子不爱动发蔫,蛋蛋果真松松地拖沓着,赶紧看年夜夫拿点小药吃,孩子就欢实了,蛋蛋也上去了,甭说还真被我妈蒙对了。

我的婆婆是西席,非常重视孩子启蒙教诲,孕期她见告我孩子教诲要及早,以是从孩子出生第三天我就开始给孩子背唐诗,我是正常产三天出院,回家起就碎碎念,把我会被的唐诗宋词翻来覆去的背,等满月开始照书念,由于会背的都背过了,觉得自己都没新意了孩子也不能爱听了,就这样一本唐诗三百首成了孩子睡觉前的必修课,更像催眠曲,以至于你不背他就哭,背了他就安静的吃奶逐步入睡。
现在想想都难为我那不识字的妈,我妈不识字但影象力好,我反复背过的唐诗她也能记住几首,在我上班的时候她哄娃也要背唐诗的,要不孩子哭起来没完。

孩子18个月后我搬到婆家住,公婆都是知识分子,都有看书习气,白天公婆就承担起为娃读书的任务,孩子在谁怀里睡觉谁都要背唐诗。
不过这时孩子已经不知足睡觉前听到的那么点唐诗了,他会哀求奶奶和我在他爷爷和爸爸看书的时候他手里也得有书,那本唐诗三百首被他翻了一遍又一遍,在孩子开口说话时就已经会背唐诗了,我背前面的会刻意给他留后面的一个字,他会顺着我的诗补充完全那个字,我背的多,他补充的就多,等他话说的完全了那本唐诗三百首就都会背了。
最神奇的是孩子还不会说话却能翻到我背诵的那页唐诗指给我看,是不是很神奇。

孩子有背诗的习气,这段经历让他的识字量比同龄孩子多,在小初高学习文言文的时候学得也非常轻松,那种韵律感让他背起长篇文言文轻松自若,对文章的理解也很准确,教室上常让老师叫起来给同学讲解,尤其大篇幅的文言文让他古译今听起来非常解渴,这是高中家长会上老师的原话(就读的是当地重点高中)。

吟诗哄娃入睡神曲

不谦逊地说孩子很精良,在大学期间就成为《中华诗词学会》《青年诗词事情委员会》中年轻的会员,被评为精良青年墨客,他的作品在不同诗刊揭橥并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