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填词,在古代,向来是士大夫的专属。
纵然贫穷落魄如杜甫,也依然曾任官职,众人称之杜工部。
平民写诗的不是没有,只是太少。

然而比起平民,女子则更少。
本日,我们来读的这首诗,便是出自一位农妇之手:

怀外子

唐代:葛鸦儿

一位农村妇女写的诗词贫穷是生活的底色凄凉凄凉读来伤感

蓬鬓荆钗世所稀,布裙犹是嫁时衣。

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不见归。

标题剖析:

外子,有很多种含义,比如,善良的人。

又比如“今夕何夕,见此外子”,“外子犹美人”,以是也有美人的含义。

七八种意思,每一种都是美好的。

在这里是古代女子对自家丈夫的称呼。

怀,即惦记,怀念。

很明显,这是一首惦记丈夫的诗。

蓬鬓荆钗世所稀,布裙犹是嫁时衣。

又是清晨,阳光从破窗照射进来,无数尘埃在光柱中狂舞。

正是装扮打扮的时候,家徒四壁,到处都是残破的,红泥的墙上坑坑洼洼。

这样的家庭,怎会有装扮台呢。
只好端来一盆净水,从倒影里,窥见自己的样貌。

少女时期的自己,也是好看的,青丝优柔,鬓发如云。

再看如今水中的倒影,头发像蓬草一样,干枯,凌乱,发黄。

最廉价的首饰,都已是奢侈品。

但是要固定沉重的头发,首饰却是必需品。

只能就地取材。
折一根荆条(一栽种物),大略清理掉碎叶,只留下中间的枝干,就当是一个发钗了,总好过筷子吧?

哎。
贫穷的人很多,但贫穷到我这种程度的,这世间,怕是也少见呐。

乃至我现在穿着的,都还是出嫁之时,外家陪送的布裙啊。

由于除了这一件,我再也没有其他裙子了,哪怕是这一件,如今的时期,也不见有人再穿了。

格局太旧,还贴满补丁,出门,恐怕都会被人笑话。

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不见归。

可是,不是早就习气这样的生活了吗?嫁过来也这么多年了。
年年如此。

但是本日,溘然就很想装扮打扮。
由于我想你了。

是女为悦己者容吗,却找不到任何可以装点自己的东西。

我想你。

望着窗外,无数嫩黄的菜花随着风轻轻摇摆。
白色的蝴蝶一两只停落在菜田里,消逝不见。

该种芝麻(胡麻)了呢。

我听起老一辈的人说,芝麻,只有夫妻一起种下,才能收成好。

你不回来,我也不想种了。

当年你被征兵,一走便是好几年。

每天我都望断天涯,只有日复一日的风云变幻,日落月升。

芝麻的种子买了又扔,扔了又买。

算算日子,便是这两天回来了呀。

可你的剪影,却从没有涌现。

贫穷是生活的底色,是苍白的、干瘪的,但是爱情能在白纸上开出红花来。

之以是推举这首诗,大概是由于真实。

疲于生存的农妇,心中依然有着对美好事物的神往,不管是对打扮,还是对爱情。

纵然自己身处陋室,形销骨立。
可是灵魂,依然俏丽又鲜活

这首诗有别于常见的怨妇诗词,他的重点是“怀外子”,而非“怨外子”。

哪怕前面描述了自己多么贫穷,更多也是自嘲的语气,生气于自己没办法好好打扮,没办法让丈夫回家的时候,看到的自己,是精心打扮后,最俏丽的自己。

她惦记丈夫,想他回家。

却没办法怪罪,兵役是不可抗拒的,只能默默承受。

但这首诗也是悲哀的。

末了一句,看似彷佛嗔怪丈夫脚力太慢,回家太晚。

也有可能是丈夫已经去世在战乱。

再也不能回家了。

她永久也不会等到。
直到老去,白发苍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