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吗?确实渣。
可他又有深情的一壁。

妻子韦丛离世后,元稹写下无数悼亡诗,尤其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没有你,其他人难以入我眼。
再次让天下人知道他爱得刻骨铭心。

就在大家以为元稹不再恋爱时。
他谈了场姐弟恋,爱上大自己十几岁的才女薛涛。
两人爱得轰轰烈烈。
刚分开就开始思念,“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这比天还高,比云还多的思念,其实让人冲动。

就在吃瓜群众以为完美收官时,元稹又“渣”了。
被贬谪生活让贰意气消沉。
于是,他写了首分离信。
薛涛聪慧岂能不知情郎心意,她为他披上道衣。

元稹蚁看似平平却充满哲理读懂瞬间清醒终生受益

如果在大多数人眼里,元稹便是写写情诗,骗骗小姑娘的眼泪。
那就错了!

实在,元稹的才华远不止于此。
他写过很多咏物诗。

他笔下的竹外表千姿百态,但同样刚毅,“惟有团团节,刚毅大小同。

樱花明艳又清新,激情亲切似火,嫣然一笑便是全体春天。
“花砖曾立摘花人,窣破罗裙红似火。

尤其是这首《蚁》,更是他对生活的细微不雅观察和理解,用独特的视角洞察生活真谛。

《蚁》

唐•元稹

时术功虽细,年深祸亦成。

功穿漏江海,蚕食困蛟鲸。

敢惮榱梁蠹,深藏柱石倾。

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

蚂蚁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它们形态互异,有大有小,险些无处不在。
是我们认识的生物。

以是,元稹对蚁的形状、活动,一字未提。
只陈述蚁的“特性”,然后立意。

首联是因果关系。

时术之功看似微不足道,但长年累月之下,也能引发大祸。

“术”与“祸”是因果关系,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所谓时术,就像蚂蚁的啃咬之力。
蚂蚁虽小,活动范围有限,每次啮齧(niè)都微不可计,以是“细”。

由于细,以是不随意马虎被察觉,每每为人忽略。

细,是就量而言;深,是韶光的积累,这天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持续浸染。

由于韶光的积累,原来眇小的毁坏力也会逐渐放大,终极酿成祸患。

酿成什么样的祸患,答案在颔联、颈联中。

人们常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蚂蚁的蚕食之功,不容小觑,天永日久,再坚固的江河堤坝,也难以承受蚂蚁长期的侵蚀。

蛟龙鲸鱼对我们而言,已是庞然大物,若他们搁浅沙滩,就会被蚂蚁团团困住,无法动弹。

梁蠹(dù),便是房梁上有虫子蛀啃。

古时候建造房屋,房梁是重中之重,是智者精挑细选的上好木材,木质坚硬结实。
对蚂蚁而言,这是庞然大物,然而房梁再坚固,一旦被蚂蚁啃咬,也难免会有倒塌的一天。

这四句江海、蛟鲸、房梁都是大事物,和细微的蚂蚁进行比拟,论证首联“年深祸亦成”的道理。

有结论有论点,元稹因利乘便道“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

告诫把持重物者,时候保持当心,重视每一个细节,防微杜渐。
滴水虽微,但也能穿石;蚂蚁虽小,联络起来则有滔天之力。

事虽小不容轻视,经由日积月累,一旦达到临界点,就会由量变引起质变。

这首《蚁》还可以映射到学习、生活之中。

我们每个人犹如这只“蚁”般微小,是知识海洋中的一粒尘埃,在行业中平淡无奇。

我们每天的学习、进步,就像蚂蚁的啃咬之力,看起来微乎其微。

可是,只要我们像蚂蚁一样,干一件专一件,始终如一,日积月累,终极也能达到顶点,造诣大业。
#头条创作寻衅赛##聚光创作大赛##以书为名##宝藏兴趣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