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此诗乃唐代墨客骆宾王七岁时所写,名叫《咏鹅》,被编撰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相信大家都学过。虽说是我们打仗最早的启蒙诗词,但现在读来依旧朗朗上口,不免让人回顾童年,童年的美好光阴。
《咏鹅》距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千余年韶光里,并没有由于它行文简约,普通易懂被人忽略,反而被人纷纭模拟、借鉴、效法,乃至还有人因此得到诗词大奖。
老勇(网名),今年七十岁,是沿海的一位渔民,同时还是一位墨客。他曾效仿骆宾王《咏鹅》写了一首《咏鸡》,诗曰:“鸡,鸡,鸡,尖嘴对天啼。三更呼皓月,五鼓唤晨曦。”与《咏鹅》字数一样,都是十八个字,只是所咏之物和诗的韵脚不同而已。
说实话,比之骆宾王《咏鹅》,老勇《咏鸡》更加普通直白——大公鸡,叫的时候尖嘴朝天,三更对着玉轮叫,五更一叫则天明。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老勇凭借这首诗竟斩获诗词大奖,因此还让他走红网络。
老勇走红后,很多网友不淡定了,纷纭发挥自己的大脑,仿照写出了属于自己的“《咏鸡》”。在网友所作的众诗中,笔者选取了几首比较故意思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网友“有点态度”说:“我要写一首《咏鸭》——嘎,嘎,嘎,扁喙滤塘虾。朝寻池边草,夜宿坝顶沙。”网友“不用手机”说:“俺写了一首《咏蜂》——蜂,蜂,蜂,振翅闹嗡嗡。丰腰穿茉莉,细脚采芙蓉。”网友“老徐州”说:“俺也来一首《咏蛙》——呱,呱,呱,鼓腮池边耍。蚊飞不见君,转眼卷舌下。”
网友的这三首诗,看起来还比较正常,且有一定的意趣,但接下来要说的,就显得有点儿风趣了。
“嘎,嘎,嘎,我是一只鸭。白天去睡觉,晚上挣钱花。”“狗,狗,狗,仰头对天吼。看着挺霸气,实在矮矬丑。”“讹,讹,讹,曲项向天歌。抱住你大腿,打滚又撒泼。”不得不说,网友们都是人才啊,尤其是“我是一只鸭”的那位。
实在,对付老勇的《咏鸡》,网友还提了一些见地。比方说,《咏鹅》可以对应任意一只鹅,但《咏鸡》只能对应公鸡,该当换成《咏公鸡》;人家7岁写《咏鹅》,如今我们70岁去效仿,竟还美意思;古汉语与当代汉语读音(平仄)不同,《咏鸡》只不过是借《咏鹅》之名罢了,并没有什么寓意;等等。
当然,如果从诗词格律和措辞寓意上来说,今人是写不过古人的,由于没有实打实的生活经历,再加之也没有学过这方面的知识。以是,要么是以为好玩,要么是无病呻吟,要么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从另一方面来说,老勇效仿骆宾王的行为是可喜的,他不但愉悦了自己,同时还激起了我们要作诗的心,于情于理,都是一件好事。快乐是发自内心的,笑颜是不需规矩约束的,倘若,非要为其上纲上线,那么“愉悦”则会变成“超出”,何来快乐可谈呢?
周星驰在《唐伯虎点秋喷鼻香》电影中,和宁王带来的一位谋士“对穿肠”对对子,经由一番较劲,对穿肠不敌,倒地吐血。之后,唐伯虎(周星驰)说:“吟诗为难刁难本是用来消遣娱乐的,可穿肠兄为此气得吐血,实在不应该。”
换言之,仿照古人作诗本意是娱乐,非要对其强加规则,一旦不符合就恶言相向,如此就与对穿肠没有什么差异了。
想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二小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