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腾讯、网易等媒体又发假新闻,把三年前的“冷饭”又炒一遍(近两年已炒作31次)。
炒什么?还是借陕西某教授因统编语文教材增加古诗文而“怒怼温儒敏”当作噱头。
是搏眼球的,本无须搭理。
不过它没完没了,挺讨厌的,对一些家长亦有误导,我不得不把半年前一篇解释重刊,再次辟谣澄清,反击假新闻。

1、所谓高中语文统编教材的“古诗文背诵篇目从14篇猛增到72篇”,这说法有误。

原来教诲部高中课程标准的旧版(2003年)并没有规定古诗文背诵篇目,只以举例办法列出“诵读篇目”15篇(不是14篇),不过那只是例子,不是必背的篇数。
而到2018年,教诲部发布新的高中语文课标(特殊解释,我並非高中课标组成员),明确指定古诗文背诵推举篇目为72篇。

这是否“猛增”?非也!

两年被炒作31次因统编语文教材古诗文太多怒怼温儒敏总主编发博回应

事实上,多少年来高考哀求(以前有考纲)古诗文背诵一贯都是五六十篇旁边,如教诲部发文规定第三批新高考古诗文背诵便是64篇。
这些规定很随意马虎从网上查到,那位陕西教授还是从事师范教诲的,为何不搞清状况,就浮夸其辞,危言耸听呢?这是什么文风?

2、高中语文统编教材的古诗文背诵篇目也並非如陕师教授所说“猛增到72篇”?请他拿新教材数一数就知道,全体高一高二才哀求背诵20篇。
这是最低哀求。
由于高中学生原则上是容许分流的,教材也就分必修、选择性必修,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合格也就意味着高中阶段学习完成,以是古诗文背诵数量是较少的。
如果要考大学,那哀求又不一样的。

3、加強传统文化的学习是党中心的决策,统编语文教材适度增加古诗文的内容是完备必要的。
实际上小学增加较多,而初中和高中增加比例並不大(占课文总量50%旁边,比之前敎材略有增加)。
小学生影象力好,可多背诵,打好底子。

4、动辄责怪“教材越改越难”,这也是张嘴就来,太随意了。
你有调查数据吗?有负责研究吗?教材是要讲难度系数设计的,那必须经由大量调查、层层审查,终极才确定。

全国那么大,众口难调,难易适中并不随意马虎。
现在的孩子学业包袱的确是太重,我们在教材编写中也处处在考虑減负,很多一线老师直接参与其亊,反复修正,去世记硬背的内容减少了,习作的量也少了。

但教材的利用特殊是社会的焦虑才是决定学业包袱的关键。
比如小学低年级教材是没安排作业的,但有的西席层层加码,家长还要搞提前量,包袱这就加大了,我们作为编教材的也很无奈!
现在中心脱手履行“双减”,我们大力支持!
也准备在修订时进一步贯彻“減负”的哀求。

5、教材编写是国家事权,在教诲部直接领导下,七年多韶光,有过数百位专家学者和特级西席参与编写,是非常严明而重大的工程。
教材是社会公共知识产品,並非个人著作,我作为总主编,但这教材不即是我的作品。
而网上对我随意造谣、调侃、否定,可能会污损波及统编教材,那是我所担心的。
语文统编教材编得怎么样,不是我们说了算,也不是网上吵吵所能论定,终极还要靠一线大面积传授教化实践去评判。
我们欢迎批评,特殊是培植性见地,会不断接管各方面合理的见地去修订完善。
但武断反对炒作!

6、那位教授仿佛己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责怪我“不顾念孩子”,又奚落並寻衅我“是否能背下72篇”,不少炒作也就愉快地聚焦于此。

四年了,那位教授的炒作煽起一些不明道理的网友围剿我,乃至有人都要刨我祖坟,我一贯都没回应。
现在只想弱弱地对那位教授师长西席说句话:鄙人愚钝,但小时候还是读过一些书的。

1964年我高中毕业,已经把王力四本古代汉语中许多古诗文背诵(肯定超过72篇),並完全自习了《文言语法》(杨伯峻)等书。
鉴于那位教授的颐指气使,本来也想过是否可约请他来比试一下,看我是否连72篇都背不下了。
可是有亲友劝我,七十多岁了,何必跟网络较真?想来也是,四年来几十轮炒作骚扰,可我连他这位教授姓甚名谁有时都不(愿)记得!
还是回归安静吧,那才能做成一些事!

网友:上了大学才后悔以前背诵太少!

编辑:张鹏

综合:综合自温儒敏微博、网友评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