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吵得不得了,总是不能让人好好睡觉的知了,怎么也成了意象呢?由于,古人的认知和我们不同,现在我们知道,蝉是靠树汁生存的,属于一种害虫。但古人以为蝉是靠风和露水生存的,所谓“餐风饮露”。如此一来,蝉看上去就不食人间烟火,非常高雅。因此,有文人就用蝉来比喻自己的高洁脱俗。
同时,蝉的生命非常短暂,一样平常秋后就无法存活了,人们就会把秋蝉的叫声附会成一声声哀鸣,让听者心有戚戚。于是,蝉又成了凄凉的同义词,此时我们常常把蝉称为“寒蝉”“暮蝉”。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很多意象都要表达墨客的淡泊高洁、心境凄凉呢?
实在,通过我们前面对一些墨客经历的先容,大家该当理解,墨客总体上都有才华横溢、敏感清高的特点,特殊随意马虎产生怀才不遇、隐居避世的思想,这里不只有墨客的个人成分,更多还是社会环境造成的。可对付诗歌来说,这倒未尝不是一种幸运,由于人每每是在人生低谷时才能感情丰沛,才会写出动听至深的好作品。以是你会创造,墨客在失落意时写的好作品要远远比得意时写得多。
著名学者王国维就曾在《人间词话》里对蝉这个意象有过表述,他说:“蝉本无知,然许多墨客却闻蝉而愁,只由于墨客自己心中有愁,以我不雅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说到底,蝉也好,梅花、菊花也好,它们的自然属性本身没什么,只是墨客须要一个物体来寄托感情而已,墨客写得多了,它们也就成了一种固定的象征。
直接以蝉为主题的诗,最出名的有三首,人称“咏蝉三绝”。
骆宾王写过个中一首《在狱咏蝉》,第一联便是“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这里的“西陆”是秋日的意思,“南冠”是囚徒的意思,大意是说:深秋的蝉儿一直鸣叫,作为囚徒的我愁肠百结。当时骆宾王正因得罪武则天而入狱,心中忧郁可想而知。
多愁善感的李商隐也写过一首《蝉》,他虽然没入狱,但当时日子也不好过,以是第一句便是“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意思是说,你栖息在树枝高处,却难以饱腹,即便一直地鸣叫也是徒劳无功。言下之意,自己纵然才华盖世,还是得不到重视。
除了直接以蝉为题抒发自己的感情外,更多的墨客把蝉作为渲染氛围的参照物。
王昌龄的“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说的是肃杀的边塞秋日。
杜牧的“蝉吟秋色树,鸦噪夕阳沙”,说的是秋夜江边的萧瑟景致。
杨万里的“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描述的则是秋日薄暮的小园景致。
白居易在《早蝉》里说过“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你看,听一声蝉叫就感到忧闷了,再听一声,想家了。
还有一位叫陆畅的唐朝墨客写过一首《闻早蝉》的诗:“落日早蝉急,客心闻更愁。一声来枕上,梦里故宅秋。”说是蝉声传到枕边,客居异地的人就梦到家乡了。
暮蝉、秋蝉、早蝉,蝉声不断,我们不再逐一列举,接着还是讲一首小诗。前面提到的“咏蝉三绝”,已经说了两首,接下去,说说第三首。
蝉
唐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年夜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是初唐著名书法家、墨客虞世南的代表作,也是一首标准的咏物诗。虞世南的诗初看完备是在描写蝉的形状、声音、习气,如果我们不结合详细人物加以剖析,乃至看不到诗句背后的深意。
这和“三绝”中的其他两首不同,比如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末了一句便是“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李商隐的《蝉》末了一句是“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也便是说,作者在描写完蝉后,末了还是直抒胸臆,点明主题。而轮到虞世南,直至结尾墨客也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以是,我们不妨千锤百炼地看看虞世南究竟要借秋蝉说什么。
第一句“垂緌饮清露”是描述蝉的形状,“緌”是古人帽带打结后垂下的部分,“垂緌”是说蝉的头部有两条短短的触须,触须低垂宛如彷佛古人的帽带,“饮清露”自然因此为蝉靠饮露水而生活。正直直正地戴着帽子,低头默默地饮着清露,在古人的眼里,蝉真是一种优雅的昆虫。
第二句“流响出疏桐”是说蝉的声音。“疏”是开阔伸展的意思,蝉鸣声从高大疏朗的梧桐树上流传出来。当然在我们的耳朵里,蝉的鸣叫是恼人的。但在虞世南的笔下,蝉的声音却是从树间传出的悦耳之声,正如一位高士在山间操琴高歌。
第三句和第四句要连起来解读,“居年夜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居高”是说蝉伏在高高的树枝上,声音能传播到迢遥的地方,然而,是什么缘故原由导致蝉鸣传到远方呢?虞世南没有见告我们答案,但他却提示我们,声音之以是能够到达远方,并不是凭借秋风的传送。虞世南这样说,当然不是在研究自然科学,他只是很隐晦地见告我们,一个高士的名声能够流传千古,绝不是靠外力的帮助,更在于自身的品质教化。面前的阿谀奉承、自我标榜究竟要在历史的考验下,现出本来面孔。
历史上的虞世南无论品行还是学识都为人所讴歌,唐太宗李世民曾赞誉虞世南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因此,说虞世南以“蝉”自比,绝非自夸。只是,虞世南的作诗风格一如他的处世风格,安静平和,内敛沉稳,险些让人看不出他以蝉自况的痕迹。
如此看来,虞世南的蝉真可谓是藏在树叶最深处的一只蝉,它总会让人想起俄罗斯墨客普希金的一句名言:深水,流缓。智者,心谦。
下面两首诗里蝉音不绝,听到后,你有何种感想熏染?
入若耶溪(节选)
南朝 王籍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本文摘选自《五堂诗词课》)
《五堂诗词课》
野狐狸 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这是一本写给孩子的诗词课,讲解场景、感情、人物、意象、格律五堂课,个中有典故、有历史、有人物、有知识,“谈笑间”看穿海量诗词。
找、求宣布、求帮助,各大运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