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而闭口立。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他归隐所居住的随园位于江宁小仓山下,便是曹雪芹笔下的大不雅观园。袁枚是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清朝墨客、散文家。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所见》
清闲的牧童自由清闲地骑在牛背上,心情惬意惬意。一个动词“骑”,将牧童的形象立体化,一幅田园风景跃然面前。
放牛的孩子骑在牛背上起劲地唱着歌儿,声音响亮清脆,传遍树林,仿佛连树林都振动了。在这里利用动词“振”加重了气氛的渲染。这第二句将牧童的天真烂漫描述得非常清晰,孩子任性活泼,在这夏日的野外上,欢畅喜悦,情不自禁引吭高歌。
第三句开始迁移转变,牧童忽然听到树枝上的蝉也在使劲鸣叫,仿佛和他比试唱歌,牧童立时想到,一定要把它捕捉下来!
这是牧童的生理活动描写。
牧童急速停滞唱歌,跳下牛背,紧闭嘴巴,屏息凝神,站立在了树下,想捕蝉的形态一下子就生动起来。“闭”、“立”两个是动词,从一开始的“骑”、“振”的动态,瞬间过渡到“闭”、“立”的静态,将牧童机灵天真的形象刻画得活灵巧现。
墨客写完了一首诗,把悬念留给了读者,牧童后来怎么捕捉蝉的?捕到了没有?
墨客写来一气呵成,读者读过意犹未尽。措辞明朗浅近,真情实感,一幅夏日田园童趣图画跃然纸上,表达了墨客喜好自然的真脾气。
#头条创作寻衅赛# #秋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