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胸无主见,人云亦云,随声附和之人。

有人中年得怪病,每当他说话,腹中就有虫子小声仿效。
几年之后,其声越来越大。
有羽士见了大吃一惊,说:“这是应声虫,长久不医治,会殃及妻子儿女。
该当去读医书《本草》,读到应声虫畏惧而不应声的药名,就服用此药。
”此人照办,读至“雷丸”,虫不再应声,于是就服用“雷丸”而治好了怪病。

2

【拍马屁】

喜闻乐见的120个三字成说话简意丰值得一读

比喻不顾客不雅观实际,专门谄媚谄媚别人。

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等地,草原辽阔,盛产马匹,而且常常涌现宝马良驹。
牧民们常以养得骏马为荣。
有时人们牵着马相遇时,常要拍拍对方马的屁股,摸摸马膘如何,并附带随口夸上几声“好马”,以博得马主人的欢心。
起初,人们实事求是。
相沿已久,有的人就一味只说奉承话,把劣马也说成是好马了。

3

【露马脚】

比喻无意中暴露出暗藏的原形。

据传,明太祖朱元璋年轻时与一位也是平民出身的马姑娘结了婚。
朱元璋当了天子后,念马氏辅佐有功,封她为明朝的第一位皇后。
当时以“三寸金莲”为美,而马氏却长着一双未经缠过的“大足”。
马氏为自己脚大而深感不安,在人前从来不将脚伸出裙外。
一天,马氏游兴大发,乘坐大轿走上街头。
有大胆者偷瞧,正巧一阵大风将轿帘掀起一角,马氏搁在踏板上的两只大脚赫然入目。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顿时轰动了全体京城。
从此,“漏洞”一词流传于世。

4

【吹牛皮】

比喻说大话,浮夸其词。

相传,从前黄河上游一带,水急浪恶,难以行舟。
当地人常用牛、羊皮制成筏子渡河。
皮筏由几个牛、羊皮口袋贯串衔接而成,利用时用嘴给皮筏充气,于是就有了“吹牛皮”一语。
不用足够的力气,光谈空话,皮筏是吹不起来的。
人们常对光说空话的人说:你有本事就到河边吹牛皮看。
后来,就以“吹牛皮”比喻说大话,夸夸其谈。

5

【童子牛】

原指甘心给小孩子当牛的人。
后比喻甘心为公民大众做事的人。
(童子:小孩子。

春秋时齐景公宠爱儿子荼,一次,景公跟儿子游戏,自己口衔绳子当牛,竟被儿子拉动绳子而折断牙齿。
景公去世后,大臣依照他的旨意,立公子荼做了国君。
其余几个公子逃往国外。
大臣陈僖子想废掉荼,就暗地里将公子阳生接返国内。
大臣鲍放(鲍子)反对,对陈僖子说:“汝忘君之为童子牛而折其齿乎?”(《左传·哀公六年》)这里用“童子牛”说齐景公对他的幼儿很宠爱。
鲁迅《自嘲》诗“俯首甘为童子牛”一句,用了这个典故而注入了全新的内容,表示他甘为公民大众之牛,表达自己对公民大众的无限忠实。

6

【破天荒】

旧时文人常用来表示溘然得志扬名。
现在用来指从未有过或第一次涌现的新鲜事。

出自宋·孙光宪《北梦琐言》第四卷:“唐荆州衣冠薮泽,每岁解送举人,多不成名,号日天荒解。
刘蜕舍人以荆解及第,号为'破天荒’。
”“天荒”本指混沌未开的原始状态。
唐朝年间,荆南地区参加京城会试的考生,很多年竟没有一个考中。
于是人们称荆南地区为“天荒”,把那里的考生称为“天荒解”。
唐宣宗大中四年,荆南考生刘锐终于金榜题名,破了“天荒”。
当时,魏国公崔弦镇守荆南,写信表示祝贺,并赠他70万“破天荒”钱。
刘锐不肯接管崔弦所赠之钱,在给崔弦的复书中说:“五十年来,自是人废;一千里外,岂曰天荒。

7

【鸿门宴】

指不怀美意的宴请或加害客人的宴会。

鸿门:地名,今陕西临潼东北。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至鸿门,谢曰:……”

8

【贱骨头】

指不自傲、不知耻辱或不知好歹的人。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9回:“人太生娇俏了,可知心就妒忌。
凤丫头倒美意待他,他倒这样争锋吃醋的。
可是个贱骨头。

9

【苦肉计】

故意侵害自己的肉体以骗取敌方信赖的计谋。

出自元·关汉卿《宽心丸》宽慰别人的话。

10

【闭门羹】

被主人拒之门外或主人不在,对付上门的人叫吃闭门羹。

出自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一:“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

11

【打前站】

行军或集体出行时先派人到将要勾留或到达的地点去办理食宿等事务。

出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大王即刻到了,洒家是打前站的,你下马饭完也未?”

12

【打擂台】

参加摆擂台者的比武。
比喻相互竞赛。
擂台:比武而专设的台子。

出自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一折:“那泰安山神州庙,有一等打擂台赌本事的,要与人厮打。

13

【半瓶醋】

比喻对某一门知识只是一知半解却好在人前虚假的人。

出自《古今杂剧·无名氏〈司马相如题桥记〉》:“如今那街上凡人,粗读几句书,咬文嚼字,人叫他做半瓶醋。

14

【抱不平】

遇见不公正的事,挺身而出,帮助弱小的一方。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气的我只有替平儿打抱不平。

15

【不倒翁】

形似老人的玩具,上轻下重,扳倒后自己能直立起来。
现多用于讽刺巧于保持自己地位的人。

出自清·赵翼《陔余丛考》第三十三卷:“儿童嬉戏有不倒翁,糊纸作醉汉状,虚个中而实其底,虽按捺旋转不倒也。

16

【不成器】

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
多用以指人气质平庸,不能有所造诣,没有什么出息。
有时也指不学好,自甘堕落。
器:指人的度量、才干。

出自《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

17

【并头莲】

并排地长在同一茎上的两朵莲花。
比喻恩爱的夫妻。
又作“并蒂莲”。
蒂:花或瓜果跟茎连接的部分。

出自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池畔分开并蒂莲,可堪间阻又经年。

18

【杯中物】

杯子中的东西,指酒。

出自晋·陶潜《责子》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19

【出锋头】

表现自己,趾高气扬地显示自己比别人行。
又作“出风头”。
出:显露。

出自宋·沈辽《云巢编》:“壮心欲驰步辄跚,试出锋头官已瘝。

20

【打圆场】

调度轇轕,从中说和,使几方面都能接管,从而使僵局缓和下来。

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一回:“幸亏和尚打圆场,好随意马虎才把那女人劝下的,以是同了他来。

21

【大手笔】

指伟大的著作或大行动。

出自《晋书·王珣传》:“此当有大手笔事。

23

【单相思】

男女之间只有单方面的爱恋思慕。
也比喻双方中只有一方有欲望或激情亲切。

出自明·高濂《玉簪记·村落郎闹会》:“只见些花落东风点绿苔,佩环声,归仙宅,单相思今空害。

24

【东道主】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出自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25

【落汤鸡】

比喻落水或浑身湿透的人。

出自明·天然智叟《石头点》第六回:“止子小船身一旺,立勿定,落汤鸡子浴风波。

26

【马后炮】

象棋术语。
比喻不及时的举动。

出自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三折:“今日智囊升帐,大哥必要计较此事,不要做了马后炮,弄的迟了。

27

【满堂红】

比喻各方面都取得好成绩或到处都很茂盛。

出自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红纸牌儿在当中,点着几对满堂红。

28

【满天飞】

形容到处都是。
亦作“满空飞”。

出自宋·张元《咏雪》:“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空飞。

29

【冒失鬼】

言语、举动冒失、轻率的人。

出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就算我是个冒失鬼,闹了个烟雾尘天,一概不管,甩手走了,你们想想,难道炕上那个黄布包袱我就含暗昧糊的丢下不成?”

30

【每事问】

每件事都要讯问。
指凡事都要作进一步的调查。

出自春秋·鲁·孔丘《论语·八佾》:“子入太庙,每事问。

31

【门外汉】

指外行人。

出自《五灯会元·天竺证悟法师》:“师举东坡宿东林偈……曰:祗如他道,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若不到此田地,如何有这个?庵曰:是门外汉耳。

32

【闷葫芦】

比喻很难猜透而令人纳闷的话或事情。

出自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好着我沉吟半晌无分诉,这画的是徯幸杀我也闷葫芦”。

33

【迷魂汤】

比喻迷惑人的措辞或行为。

出自《全元散曲·点绛唇·赠妓》:“使了些巧心机,那里有真情实意。
迷魂汤滋味美,纸汤瓶热火猥。

34

【忘年交】

即不拘年纪行辈产差异而结交的朋友。
同“忘年之好”。

出自《南史·何逊传》:“逊字仲言,八岁能赋诗,弱冠,州举秀才。
南乡范云见其对策,大相称赏,因结忘年交。

35

【眼中钉】

比喻心中最厌恶、最痛恨的人。

出自《新五代史·赵在礼传》:“在礼在宋州,人尤苦之。
已而罢去,宋人喜而相谓曰:'眼中拔钉,岂不乐哉?’”

36

【意中人】

心意相知的朋侪,后多指心中所眷恋的人。

出自晋·陶潜《示周祖谢三郎》:“药石有时闲,念我意中人。

37

【壁上不雅观】

比喻坐不雅观胜负而不帮助任何一方。
壁:碉堡。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不雅观。

38

【不二门】

指平等而无差异之至道或独一无二的门径、方法。

出自姚合《寄不疑上人》:“是法修行遍,方栖不二门。

39

【不成器】

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
多用以指人气质平庸,不能有所造诣,没有什么出息。
有时也指不学好,自甘堕落。
器:指人的度量、才干。

出自《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

40

【步后尘】

后尘:走路时扬起的尘土。
指跟在别人后面追随模拟。

出自明·屠隆《昙花记·讨贼立功》:“副帅好当前队,老夫愿步后尘。

41

【长舌妇】

好进谗言的妇人。

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4卷:“文钱小隙造奇冤:'都是你这小天杀的,不学好,引这长舌妇开口。

42

【风马牛】

即风马牛不干系,喻指事物之间绝不相关。

出自《左传·僖公四年》记载:“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干系也。

43

【黄粱梦】

比喻虚幻不实的事和希望的破灭犹如一梦。

唐朝沈既济《枕中记》中记载,卢生在梦中享尽富贵荣华,等到醒来,主人蒸的黄粱还没有成熟,以是称黄粱梦。

44

【紧箍咒】

比喻束缚人的框框。

出自《西游记》中,不雅观音菩萨传授给唐僧用来制服孙悟空的咒语。

45

【九回肠】

形容胸间的愁闷、痛楚已到了极点。

出自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因此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忘。

46

【杀风景】

损伤美好的景致。
比喻败坏兴致。

出自宋朝苏东坡诗《次韵林子中春日新堤书事见寄》云:“为报年来杀风景,连江梦雨不知春。

47

【直如弦】

像弓弦一样的正派。

出自《后汉书·五行志》记载的一首童谣:“直如弦,去世道边。
曲如钩,反封侯。

48

【闭门羹】

谢绝客人进门叫做让客人吃闭门羹。

出自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一:“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

49

【打秋风】

指假借各种名义向人家索取财物,或依仗与权势有某种关系,招摇撞骗,收受贿赂。

出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贤仆夫》:“当今北面官人,入则内贵,出则使者,到所在打风打雨,你何不从之?”

50

【打去世虎】

比喻鞭笞已失落威势的人。

出自明·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内监·劾大璫子弟》:“迨冯璫将败,最初言者,亦不过借司房徐爵牵及之耳。

51

【打头风】

指逆风。

出自唐·白居易《小舫》诗:“黄柳影笼随棹月,白苹喷鼻香起打头风。

52

【打前站】

行军或集体出行时先派人到将要勾留或到达的地点去办理食宿等事务。

出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大王即刻到了,洒家是打前站的,你下马饭完也未?”

53

【打擂台】

参加摆擂台者的比武。
比喻相互竞赛。
擂台:比武而专设的台子。

出自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一折:“那泰安山神州庙,有一等打擂台赌本事的,要与人厮打。

54

【阿堵物】

西晋的一些士族阶层人士自命清高,耻于言钱,钱被称为“阿堵物”。
后人指为钱的别称,有讽刺意义。

出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中记载:西晋的王衍是所谓的“品行高尚”的清谈人士,听说他口里从不提到“钱”字。
他老婆想试探王衍的虚实,趁王衍熟睡之时,叫仆人绕着王衍的床边铺上一大圈钱。
王衍清晨醒来见到床边的钱妨碍他行动。
便叫来仆人说“举却阿堵物”。
举却:拿开。

55

【败家子】

指任意挥霍家产的不成器的子弟或任意摧残浪费蹂躏国家财物的人。

56

【半吊子】

肤浅的人。
形容不通情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稳的人。

57

【半瓶醋】

比喻对某一门知识只是一知半解却好在人前虚假的人。

出自《古今杂剧·无名氏〈司马相如题桥记〉》:“如今那街上凡人,粗读几句书,咬文嚼字,人叫他做半瓶醋。

58

【绊脚石】

绊脚的石头,比喻阻碍提高的东西。

59

【抱不平】

遇见不公正的事,挺身而出,帮助弱小的一方。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气的我只有替平儿打抱不平。

60

【唱反调】

揭橥完备对立的辞吐;采纳对立的举措。

61

【解语花】

比喻胜似花朵般俏丽的女子。

出自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解语花》:“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叶白莲数枝盛开,帝与贵戚宴赏焉。
旁边皆叹羡久之,帝指贵妃示于旁边曰:'争如我解语花?’”

62

【步后尘】

后尘:走路时扬起的尘土。
指跟在别人后面追随模拟。

出自明·屠隆《昙花记·讨贼立功》:“副帅好当前队,老夫愿步后尘。

63

【不旋踵】

来不及转身。
比喻韶光极短。
也指不退却。

64

【不二门】

指平等而无差异之至道或独一无二的门径、方法。

出自姚合《寄不疑上人》:“是法修行遍,方栖不二门。

65

【解人颐】

笑掉人的下巴颏儿。
形容人开怀大笑。
解:脱掉。

出自《汉书·匡衡传》:“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

66

【不成器】

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
多用以指人气质平庸,不能有所造诣,没有什么出息。
有时也指不学好,自甘堕落。
器:指人的度量、才干。

出自《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

67

【并头莲】

并排地长在同一茎上的两朵莲花。
比喻恩爱的夫妻。
又作“并蒂莲”。
蒂:花或瓜果跟茎连接的部分。

出自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池畔分开并蒂莲,可堪间阻又经年。

68

【表面光】

表面上光洁,形容色厉内荏。

69

【壁上不雅观】

比喻坐不雅观胜负而不帮助任何一方。
壁:碉堡。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不雅观。

70

【出风头】

表现自己,趾高气扬地显示自己比别人行。
出:显露。

71

【贱骨头】

指不自傲、不知耻辱或不知好歹的人。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9回:“人太生娇俏了,可知心就妒忌。
凤丫头倒美意待他,他倒这样争锋吃醋的。
可是个贱骨头。

72

【吃白食】

白吃别人的饭,光用饭不事情,吃东西不付钱,也指不务正业专靠讹诈为生。

73

【丑八怪】

容貌丑陋的人。

74

【出锋头】

表现自己,趾高气扬地显示自己比别人行。
又作“出风头”。
出:显露。

出自宋·沈辽《云巢编》:“壮心欲驰步辄跚,试出锋头官已瘝。

75

【初生犊】

刚出生的小牛,比喻纯挚或勇猛的青年人。
同“初生之犊”。

76

【杵臼交】

指不计贫贱的交谊。

出自《后汉书·吴佑传》:“公沙穆来游太学,无资粮,乃变服客佣,为佑赁舂。
佑与语大惊,遂共定交於杵臼之间。

77

【吹鼓手】

旧时婚丧礼仪中奏乐乐器的人,比喻专为别人捧场的人。

78

【吹牛皮】

说大话,闲谈天。

79

【醋坛子】

装醋的坛子,指在男女关系上妒忌心很强的人。

80

【催命鬼】

催人早去世的人,比喻人敦促别人很紧很急。

81

【打边鼓】

指从旁鼓吹、帮忙。

82

【打埋伏】

比喻隐蔽物资、人力或遮盖问题。
也指事先隐蔽起来,待时行动。

83

【打圆场】

调度轇轕,从中说和,使几方面都能接管,从而使僵局缓和下来。

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一回:“幸亏和尚打圆场,好随意马虎才把那女人劝下的,以是同了他来。

84

【大手笔】

指伟大的著作或大行动。
《晋书·王珣传》:“此当有大手笔事。

85

【单相思】

男女之间只有单方面的爱恋思慕。
也比喻双方中只有一方有欲望或激情亲切。

出自明·高濂《玉簪记·村落郎闹会》:“只见些花落东风点绿苔,佩环声,归仙宅,单相思今空害。

86

【胆小鬼】

胆量小的人。

87

【刀笔吏】

指代办文书的小吏。
刀笔:古时在竹简上用刀削改字。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萧相国何于秦时为刀笔吏,录录未有奇节。

88

【衣食计】

比喻人钻营衣食。
谋:钻营。
禽鸟探求食品。

出自唐·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君看随阳雁,各有衣食计。

89

【东道主】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出自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90

【东方骑】

指女子的快意郎君。
也泛指身份煊赫者。

出自唐·褚亮《烛花》诗:“言是东方骑,来寻南陌车。

91

【雇主丘】

孔子的西邻不知孔子的学问,称孔子为“雇主丘”。
指对人缺少认识,缺少理解。
丘:孔丘。

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邴原传》:“君乃舍之,蹑屣千里,所谓以郑为雇主丘者也。

92

【蠹书虫】

蛀书的虫子。
比喻读去世书的人。

出自唐·韩愈《杂诗》:“岂殊蠹书虫,死活笔墨间。

93

【多面手】

指善于多种技艺的人。

94

【夺锦才】

形容才华轶群,后来居上。
夺锦:夺锦袍。
争夺锦袍的才华。

出自《新唐书·宋之问传》:“之问俄倾献,后览之嗟赏,更夺锦袍以赐。

95

【儿天子】

五代期间石敬瑭勾结契丹建立后晋,对契丹主自称儿天子。
后泛指投靠外国,建立傀儡政权的统治者。

出自《新五代史·四夷附录第一》:“学士以先君之命为书以赐国君,其书常曰:'报儿天子云。
’”

96

【尔汝交】

彼此以尔和汝相称,表示亲密,不分彼此的交情。
尔汝:你。

出自元·辛文房《唐才子传·鲍溶》:“与李端公益少同袍,为尔汝交。

97

【耳报神】

指暗中透风报信的人。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1回:“这又是谁的耳报神这么快?”

98

【耳边风】

在耳边吹过的风。
比喻听了不放在心上的话。
又作“耳旁风”。

出自唐·杜荀鹤《赠题兜率寺闲上人院》诗:“百岁有涯头上雪,万般无染耳边风。

99

【二把刀】

称对某项事情知识不敷、技能不高的人。

100

【二百五】

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卤莽的人。

101

【二而一】

一蜕变为二,二合成为一。
指同一事物可以蜕变为对立的两种征象,对立的两种征象可以找到同一根源。

103

【二杆子】

指人的脾气卤莽、火爆。

104

【二流子】

不务正业吊儿郎当的人。

105

【二五耦】

比喻狼狈为。
耦:两人耕地。

出自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庄公二十八年》:“二五耦。

106

【方便门】

佛教语,指引人入教的门径,后指给人便利的道路。
方便:便利。

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漳州罗汉桂琛和尚》:“以是诸佛慈悲,见汝不奈何,开方便门,示真实相。

107

【方寸地】

原指很小的地方,借指心。

出自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六卷:“俚语云:‘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指心而言也。

108

【放冷箭】

乘人不备,放箭伤人。
比喻暗中伤人。
冷箭:暗箭。

出自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一折:“你们休放冷箭,报复去,道有孔目孙荣特地拜见哥哥来。

109

【风木叹】

比喻因父母亡故,不能奉养。
指丧父母的悲哀。
风木:同“风树”。

出自宋·陆游《焚黄》:“早岁已形风木叹,余生永废《蓼莪》诗。

110

【风树悲】

指丧父母的悲哀。

出自唐·白居易《赠友》诗:“庶使孝子心,皆无风树悲。

111

【斧凿痕】

原指用斧头、凿子在木石上加工留下的痕迹。
多用来比喻诗文字画等造作,不自然。
斧:斧头;凿:凿子;痕:痕迹。

出自唐·韩愈《调张籍》:“徒不雅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

112

【附骥尾】

附着在千里马的尾巴上。
比喻仰仗别人而成名。
常作谦词。

出自汉·王褒《四子讲德论》:“附骥尾则涉千里,攀鸿翮则翔四海。

113

【干瞪眼】

干焦急而没有办法。

114

【刮土地】

比喻贪官污吏千方百计地搜刮公民的财产。

出自《新唐书·程日华传》:“马瘠士饥去世,刺史不弃毫发恤吾急,今刮地以去,吾等何望。

115

【鬼画符】

彷佛鬼画的咒语,胡乱涂抹。
比喻潦草难认的字迹。
也比喻乌七八糟不知再搞什么。

出自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万古文章有坦途,纵横谁似玉川卢?真书不入今人眼,儿辈从教鬼画符。

115

【和事老】

多指不讲原则,不问是非而一味劝使双方和解之人。
也指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的人。
和事:平息事宜或争端。
调解争真个人。

出自《新唐书·宗楚客传》:“中宗不能穷也,诏琬与楚客,处讷约兄弟两解之,故世谓帝为‘和事天子’。

117

【鸿门宴】

指不怀美意的宴请或加害客人的宴会。
鸿门:地名,今陕西临潼东北。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至鸿门,谢曰:……”

118

【集大成】

交融各方面的优点及造诣,以达到完备的程度。

出自《孟子·万章下》:“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

119

【佳弟子】

指德才轶群的晚辈。
佳:好,优。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下》:“汝是我佳弟子,当不减阮主簿。

120

【门第界】

指帝王把国家政权据为己有,世代相袭。

出自《礼记·礼运》:“本年夜道既隐,天下为家。

图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