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木

《南歌子·黄州腊八日饮怀民小阁》

【宋】苏轼

卫霍元勋后,

苏轼关于腊八日南歌子诗词赏析

韦平外族贤。

吹笙只合在缑山。

闲驾彩鸾归去、趁新年。

烘暖烧喷鼻香阁,

轻寒浴佛天。

他时一醉画堂前。

莫忘故人干瘪、老江边。

题目中的张怀民,字梦得,河北清河人,生卒年官职不详,在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时,也被贬于黄州齐安(今湖北黄冈),同苏轼、苏辙兄弟交好。
张怀民生性豁达洒脱,不以贬官为患,纵情山水,并在江边自己寓所西南修建一亭,尽收“江流之胜”,苏轼名之曰“快哉亭”,宋神宗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亭子建好后,苏辙应张怀民之邀写下了著名的散文《黄州快哉亭记》。

这首《南歌子》词是张怀民得知自己被解除贬谪生活,回京授命,临行前,苏东坡在腊八日前去饯行,开怀畅饮,有所感叹,因而作词赠别。

上阕开篇就用了三个典故,“卫霍元勋后”,“卫霍”指的是汉代大将军卫青和霍去病二人,卫青,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是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汉武帝在位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
霍去病卫青的外甥,卫青和霍去病虽然是皇亲国戚,然而二人功绩卓著,名垂青史。

“韦平外族贤”,“韦平”是西汉韦贤、韦玄成与平当、平晏父子的并称。
韦贤,鲁国邹人((今邹城东南)),汉昭帝的老师,汉宣帝时位至宰相;韦玄成是韦贤的小儿子,汉元帝时任宰相,文采过人,《三字经》“人遗子,金满籝;我教子,惟一经。
”,便是说的韦贤父子依赖儒家经典延续辉煌的故事。
平当,梁国下邑人,汉哀帝时宰相,平晏,五经博士,汉平帝时封防乡侯,王莽建立新朝后,被封为新公、太傅。
本句大意为:韦贤父子和平当父子虽然是外族,然而由于贤名得以官运亨通。

缑山升仙太子碑

“吹笙只合在缑山”,这句典故出自《列仙传·王子乔》,王子乔是周灵王的太子,喜好吹笙,在缑山修道羽化。
“缑山”即缑氏山,位于河南偃师,间隔河南嵩山不远,为道家洞天福地,唐代李白曾有诗《凤笙篇》:“绿云紫气向函关,访道应寻缑氏山。
”。

“闲驾彩鸾归去、趁新年。
”,趁着新年春节,清闲驾着鸾凤北归。
这句用比喻来形容朋侪张怀民心胸宽阔,得道羽化,同时也祝贺朋侪得以解脱恶运,希冀可以官运通达。

上阕连用三个典故,可以看出苏轼对当时北宋的政治环境感到不满,列举汉代不管是皇亲国戚卫青霍去病,还是外族贤达韦贤平当父子,都可以展现才能,施展抱负,然而自己虽然满腹经纶,忧国忧民,却被贬官黄州,生不逢时,因而发出“吹笙只合在缑山”之叹。
同时也对朋侪表达祝贺,赞誉朋侪张怀民生性豁达,因此否极泰来。

“烘暖烧喷鼻香阁,轻寒浴佛天。
”,烧喷鼻香阁里喷鼻香火兴旺,严寒冬日都会被烘烤的温暖如春,腊八日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四月八日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诞辰,被佛教称为浴佛节、佛诞日、佛诞节等。
腊八日和浴佛日人们会朝拜佛祖,亲朋聚会。
这句的“烘暖”和“轻寒”对仗工致,两个佛教节日前后相应,为下句铺垫。

“他时一醉画堂前。
莫忘故人干瘪、老江边。
”,异日若是得意之时,和朋友觥筹交错,醉倒在画堂前,千万莫忘了还有故交在迢遥的黄州,干瘪潦倒,终老江畔,不能北返。

关于下阕,有的翻译把烧喷鼻香阁和浴佛天说成二人的聚会地点,即张怀民的快哉亭,彷佛有点欠妥,由于下阕连贯表达一个意思,那便是希冀有人可以飞黄腾达之后,不要相忘故交。
个中的“轻寒”和“浴佛”明显是指的四月八日的浴佛节,并非寒冬尾月的腊八节,否则不可能轻寒,而是寒冷。
墨客只是用两个佛教节日作为泛指,意思是朋侪要记住我们曾经患难与共的真感情。

整首《南歌子》充满伤感情绪,似有哀怨。
虽然对朋侪得以摆脱恶运表示祝贺,然而对自己的困厄感到忧伤。
由于墨客曾因“乌台诗案”罹患大难,因此该词颇为隐晦,表达了对时局的不满感情,词尾自嘲干瘪苍老,表达心中的忧郁,同时也描写二人交情真笃,临别赠词,嘱友莫忘患难之情,感情朴拙,令人伤感。

2019/1/9榆木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