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半山春晚即事
宋·王安石
东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
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
惟有北山鸟,经由遗好音。
暮春,东风虽然带走了百花,却把清凉浓密的树荫酬谢给我。池边有一条宁静的小路,草木掩隐的园屋一派深奥深厚。
我时而打开床铺稍事安歇,时而拄动手杖溜达园中。园中万籁俱寂,只有北山的鸟儿经由时,留下了一串动听的歌声,为这安谧的山园增长了几分活气。
公元1076年,王安石二次出任宰相,与守旧派发生争端,当年二次罢相,次年六月退居江宁,并营建半山园,自号半山。
此诗开篇两句,寥寥十字,写尽春色的变革,呈现出一派绿肥红瘦的暮春景象。墨客以一颗清闲的心,感想熏染着自然的律动,过着闲适的生活,隐约地流露出一种孤寂和无人相知的心境。
【2】
即事
唐·杜甫
暮春三月巫峡长,皛皛行云浮日光。
雷声忽送千峰雨,花气浑如百和喷鼻香。
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不妨。
飞阁卷帘图画里,虚无只少对潇湘。
皛皛(xiǎo):洁白通亮的样子。
巫峡的暮春三月,光阴彷佛要比其他地方更显悠长,天空中,洁白的云朵随风疾行,与日光交相照映。
忽然间,雷声隆隆,下起大雨,群峰在苍茫的雨幕中,若隐若现,大雨骤然而至,又骤然而止,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百花的暗香。
黄莺儿面对突如其来的雷雨,飞过水面,又翻飞回来;而燕子则冒雨劳作,衔着湿润的泥土,丝毫不受雨水的影响。
轻轻推开卷帘,一幅俏丽的画卷映入眼帘,巫峡的风景壮丽而险要,但彷佛短缺潇湘洞庭空旷与浩渺。
公元767年春,杜甫客居夔州西阁。这首诗描写暮春巫峡雨过天晴的自然景致,表达了墨客对雨后初晴的巫峡自然景致的热爱和惊叹之情。
【3】
郡圃春晚
宋·韩琦
溶溶春水满方塘,栏槛风微落蕊喷鼻香。
尽日杨花飞又歇,有时林鸟见还藏。
沉疴不为闲来减,流景知从静处长。
欲战万愁无酒力,可堪三月去堂堂。
春水融融,贮满春水的方塘碧波粼粼,花儿随风飘落,送来阵阵淡淡的暗香。
柳絮漫天飞舞,刚刚落地又被东风轻轻扬起,偶尔可见林中嬉戏的鸟儿,时而涌现,时而隐蔽、
我的病久治不愈,并没有由于空闲而减轻,在流逝的光阴中才知光阴如此漫长。
想要一醉解万愁,但无奈因病戒酒,这美好的阳春三月即将逝去,我又怎能弗成惜呢?
韩琦,北宋名将,官至宰相,封为魏国公。宋仁宗时任陕西经略招讨使,与范仲淹等指挥防御西夏战事,久在军中,时称“韩范”。
韩琦生平以天下为己任,但晚年久病不愈,只能赋闲在家,虽有为国效力之心,但却年迈多病。面对郡圃的暮东风景,不仅感慨万千,产生伤春之愁,勾画了一幅春天将尽,万物凋零的画面,蕴含深深的无可奈何之情。
【4】
三月晦日赠刘评事
唐·贾岛
三月正当三旬日,风光别我苦吟身。
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晦日,指农历每个月的末了一天。
本日是三月三旬日,三月的末了一天,春天无限的风光即将离开我这位苦吟墨客了。
今晚就不必睡觉了,我与您共同珍惜这美好的光阴,在报晓的钟声敲响之前,仍旧还是春天吧。
贾岛,唐代苦吟墨客,善于五律,“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都是为后人所称颂的千古名句。
这首送春七绝,感时抒怀,至性至情。春天即将归去,心中虽万般不舍,但又无计可施,只能选择默默地陪伴,与春天一起度过末了的光阴,抒发对付春天的眷恋不舍、怜爱惋惜之情,令人为之心动。
【5】
送春
宋·王令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已至暮春三月,春天的花凋落后,来年依旧重开,屋檐下的燕子,纵然飞走了,也有归来的时候。
那杜鹃鸟不分昼夜地哀婉啼鸣,直到啼出血来,它们不相信,呼唤不回正在消散的春天。
王令,北宋墨客,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为推许,可惜天妒英才,27岁就因病去世。
杜鹃在每年春夏之际,都会彻夜啼鸣,加上杜鹃的口腔上皮和舌头都是赤色的,古人误认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因而便有了“杜鹃啼血”的传说,很多诗篇也以杜鹃啼鸣表达思乡之情。
这首写景诗,寓情于物,借“残花”、“燕子”、“子规啼”等暮春之景,抒发惜春之情。
【6】
春兴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小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东风一夜吹乡梦,又逐东风到洛城。
一个小雨初晴的春日,柳树已经从早春的鹅黄,变得苍翠欲滴,枝头的花朵也在雨中凋零落尽,疏落的枝头,露出了在枝头啼鸣不止的黄莺。
夜间和煦的东风,唤起了我的思乡之梦,而这思乡之情随着东风,超越千山万水,飞回了日思夜想的洛阳城。
暮春时节的景致,触动了墨客的思乡之情。诗中东风,仿佛知晓墨客的心思,它触发了乡思和乡梦, 又殷勤地为他吹送乡梦,使得这首诗,既带有伤感惆怅的情调,又透露出温馨明丽的色彩,营造出一个动人的意境。
【7】
蝶恋花·送春
宋·朱淑真
楼外垂杨千万缕。
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
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
把酒送春春不语。薄暮却下潇潇雨。
楼外,垂杨依依,万千枝条摇荡生姿,仿佛要拴住春天的脚步,春天只是稍作勾留,究竟还是要拜别。只有柳絮随风飘舞,彷佛在追寻春天的踪迹,看看春天究竟去往何处?
山川之间,一片浓绿蔓延开来,偶尔传来杜鹃悲惨的啼鸣,即便是那向来无情的人,面对此情此景,也会愁肠百结。想要举杯为春天送别,却创造春天已经悄然拜别,薄暮时候,落下一片漫天的大雨,在薄暮的小雨中,告别了春天。
朱淑真出身官宦世家,从小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诲,是个不折不扣的大才女。
可惜的是,婚后生活十分不快意,早早便喷鼻香消玉殒。
这首惜春词,通过想象和拟人的手腕,将赏春、惜春、留春、送春的生理进程,循规蹈矩地展现出来,表达出词人凄苦缠绵的情绪。《左庵词话》的评价此词“情致缠绵,笔底毫无沉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