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来,海南、陕西、河北、广东等地开展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事情,对居民区、大型建筑物和道路、街巷等地名中存在的“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处理。

这个事儿吧,有着强烈民族自满感、文化自傲心的岛叔,挺附和的,但舆论中的反弹声音也不少,为啥呢?

一个挺好的想法,如果不能按照令人信服的逻辑推进,如果不能按照合法依规的程序落实,那么就随意马虎引发物议沸腾。

海南省民政厅官网

侠客岛小区因崇洋媚外改名 好经别被念歪了

起洋名是不自傲的表现

改革开放,国门打开,我们创造跟天下一比,掉队太多了。
在奋起直追的过程中,涌现了大量崇洋媚外、殽杂外文的地名。

这个小区起名意大利风情,那个商业大厦就叫金源新燕莎mall;你起名曼哈顿城,我就叫奥特莱斯。
开拓个楼盘,不叫个塞纳河边就以为卖不动,也不管有没有真有条河。

卖个瓷砖家具,不名之曰马可波罗、达芬奇就以为没档次,也不管洋大人的名字、经历跟产品有没有关系。

这种傍洋名的做法,是不自傲的表现。

《西安市建筑物命名管理办法》7月起施行,不得利用怪诞、虚夸、含义不明的词语命名。

首先是经济上的不自傲——文化不自傲的根源。
咱们的产品、做事,过去十几二十年,品质也好、运用性能也好,跟国际一流水平,确实有不小差距。
这些都不是一时能遇上的,起个洋名,对消费者的选择生理来说,是有推动浸染的。

当然,消费者在选择楼盘、选择品牌时,第一考虑是产品的适用性、性价比等,但名字绝对有潜在的影响力。
岛叔不是营销专家,更深的道理也说不清,但有一句话肯定没毛病,买的没有卖的精嘛。

除了洋名外,一些刻意浮夸的地名,比如华人国际、龙御天下,一些不明觉厉的名字,比如丹玺琉泉、蔚澜喷鼻香醍等,可能是为了抓眼球,吸引更多关注,也可能是扯虎皮做大旗,为自己的产品矫揉造作。
还是解释底气不敷,产品质量不足,起个大名来凑。

以历史的眼力看,上述征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与一定期间经济发展程度、社会发展程度相适应的。
批驳之,完备可以,也有必要,但首先要明白,“大、洋、怪、重”地名的涌现,不是一种有时征象。

记得20年前,岛叔的家乡,涌现了一家本土蛋糕店,叫米莎贝尔,本日看是范例的崇洋媚外,可在当时当地是个大新闻,能去那里吃一次,对小朋友来说,是件多么愉快的事啊。

海南省民政厅办公室6月12日发布《关于需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清单的公示》

改洋名也是不自傲的表现

刚才说了,起洋名解释不自傲,那么,本日,我们已经成为天下第二大经济体了,美首都坐不住、想法设法遏制中国了。
我们在经济上有底气,增速放缓也不怕,家里余粮多。

与之相应,在文化上,我们也越来越自傲了。
以前,见到个把外国人,咱们就围着人家左看右看的,本日都习以为常了。

在这种情形下,近年来新建的住宅小区,商业项目,目力所及吧,贪洋求怪的越来越少了,有民族特色、历史秘闻,最少有根有据的名字,越来越多了。

相信今后,不用管它,那些攀附外国地名、人名的小区、商厦,自己就逐步消逝了。
由于消费者的生理变了,对文化本位的需求整体上升了。
今后新建的小区也好,商业举动步伐也好,规定不要用洋名怪名了。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市场行为,需求侧的升级,自然就倒逼供给端主动消灭虚火妄症了。
君不见,外国的商家好多都支持支付宝、微信支付了,还不是消费者话语权增大使然?

既然如此,政府主导改名,是不是有些多此一举了?岛叔不好下这个结论,说顺势而为,倒更贴切,但以为这个中多少也隐含了一种不自傲。

头些年,江苏有着千年历史的骆马湖闹了场“改名风波”,有人把湖名改成了“立时湖”,缘故原由听说是由于“骆马”谐音“落马”,犯了忌讳。
这便是不自傲的表现,后来也没改成。

小区起了个洋名、怪名,只要不违法,留着也无妨,相信群众的眼力是雪亮的,相信今后这种事儿就越来越少了,留着还可以当反面教员。

其余,如果一个住宅小区叫加州水郡,那确实是崇洋媚外,但对付我们的正常生活、对屋子的代价,没有影响啊。
有媒体宣布,一个起了洋名小区的住户说了,你假如能办理孩子就近上学问题,别说我们不叫东方罗马花园,叫长安县花园我们都乐意。

也便是说,在一些民生问题还没有得到更好办理的情形下,大张旗鼓改名字,很可能会给社会、给老百姓造成一种正事不干、搞表面工程的印象。

当然,这种情形当属少数,但改名过程中的本钱有多少?谁来承担?改名的标准,是不是合理?这些问题,有待明确。

日前,广东省民政厅发布了《关于公布需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清单(第一批)的通知布告》,广州市首批共有23个地名上榜

来时的火车票谁给报了?

改名不是说把小区门口的字铲了,换上新的就完了,这后面有一系列的事情,有好多本钱。

最先想到的,房本上的名字是不是也得改了?花费可能不多,但占用韶光啊。
身份证上的名字呢?户口本上的名字呢?

小区名字变了,商业项目换招牌了,那么城市舆图、导航、路牌、工商登记信息等持续串的更新,要付出多少本钱?多少韶光和精力?谁来承担?赵本山说了,来时的火车票谁给报了?

这须要明确和合理,才能让一项挺好的举措,不至于发生扰民的不愉快。

被点名的西安水晶·卡芭拉小区

其余,各地在推进改名事情中,标准上有分歧一、含混不清的地方,这也让人疑惑政府办事,没有经由充分的论证。

比如,某地在不规范地名认定原则和标准中提到,包含外国人名的地名要清理整治,但是反响中外公民友情的地名除外。
举例里提到林肯公寓、马可波罗大厦、哥伦布广场都得改,但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不用。

问题来了,林肯、哥伦布确实跟咱们没啥关系,但马可波罗不是向海外传播中华文化的青鸟使吗?他怎么就没反响出中外公民的友情呢?

还有,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地名的认定问题,天子、帝都、御府、王府都要改,那么北京王府井咋整?

还有,什么地名算怪异难懂?某地提出,“反修桥”算,还特殊标注含义怪诞离奇。
岛叔只能说这是缺少历史知识的表现。
反修防修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热词。

不用多举例了,这种很随意马虎让人挑出硬伤的原则、标准,只能解释好经给念歪了。
如果真像某地说的,“要采纳部门会商、专家论证、社会听证等办法,对拟清理的不规范地名充分搜聚各方见地”,相信效果会大不一样。

文/田获三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