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有岁月可回顾,且以深情共白头。

切切没想到,这句常常被冠以“唯美古诗词”的名头,被万千文艺网友争相引用的网络盛行语,最近又被玩出了新花样。

一些短视频平台的“诗词国学”博主发布了一首名为《晚年》的诗,这句话便是该诗结尾一句。
而在这首诗的作者栏,赫然写着“唐·杜甫”……

视频加载中...

网红诗是杜甫写的诗圣遭诗词国学视频博主碰瓷

近日,一首名为《晚年》的诗在短视频平台流传,一些“诗词国学”短视频博主还打上了“唐诗宋词”、“中华文化”、“弘扬国学经典文化”等标签。

这首诗的内容是这样的:“你我晚年,闲坐庭院。
云卷云舒听雨声,星密星稀赏月影,花着花落忆江南。
你话往时,我话(画)往事。
愿有岁月可回顾,且以深情共白头。

说这是唐诗,但完备没有唐诗绝句和律诗的工致对仗,更谈不上音韵格律;说这是宋词,又不知押的是哪家词牌的平仄韵脚。

然而便是这样一个“四不像”作品,这些短视频博主公然碰瓷“诗圣”,作者一栏竟然写上了“唐·杜甫”。

不雅观察者网查询创造,诗圣杜甫并未写过这首诗(姑且称之为诗)。

而诗末的“愿有岁月可回顾,且以深情共白头”这句被无数文艺青年引用的深情诗句,被考据创造是出自于青年作家黄信然所著书本《和花和月长少年》中的目录,该书第四章标题为“愿有岁月可转头”,第九章节标题为“唯有深情共白头。

“愿有岁月可回顾,且以深情共白头”这句话首次涌现,则是豆瓣平台上关于该书的一则书评标题。

此外,杜甫诗风沉郁抑扬,且内容大都是感怀家国、忧民疾苦。
虽然晚年的杜甫定居成都草堂,有过短暂的幸福光阴,也曾写下“黄四外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这样志趣盎然的诗句。

但杜甫晚年大部分韶光还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其诗作大都有一股郁结悲怆之气,比如《登岳阳楼》里的“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登高》里的“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羽觞”。

而《晚年》这首诗里却是“闲坐庭院”、“听雨声”、“赏月影”、“叙旧事”、“共白头”,一幅闲适惬意,岁月静好的图景,其实不像是经历安史之乱、半生流落孤苦的诗圣杜甫所作。

这首诗在冠上杜甫的名头后,在短视频平台其实收割了一波流量。
一些“诗词国学”博主的干系视频的点赞量高达二十多万,转发量2.6万。

除了在短视频平台引发关注外,这首《晚年》还涌如今小红书、喜马拉雅和百度等网络平台,作者也全都写的是“杜甫”。

在评论区里,一些用户被这首诗冲动了,有人认负责真地写诗相和,或者仿作跟评。

也有许多网友站出来打假,明确指出这首诗不是杜甫写的。

“不用疑惑,确定不是杜甫的诗。

有人调侃:“的确是杜甫写的,当年写这首诗的圆珠笔保存在故宫博物院。

“大海啊,你满是水——唐·李白。

有人则剖析称,这首诗过于浅白,直言是“网红风格”。

只管被浩瀚网友指出错误,但这些博主却言之凿凿地表示,便是杜甫写的。

还有人打出了“杜甫这首诗颠覆以往,所有人都疑惑不是他写的”文案标题。

乃至一些网友也出言附和,声称:“英雄不问出处,好词无畏谁抒。

也有一些博主在被网友指出错误后,回答称“作者可能有争议”,但对视频内容不删也不改。

不雅观察者网查询创造,除了杜甫外,惨遭“毒手”的还有李白、沈复和汤显祖等古代文学大家。

汤显祖的《牡丹亭》原文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去世,去世可以生。
生而不可与去世,去世而不可复活者,皆非情之至也。
”被修改成了“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恨不知所踪,一笑而泯。
人间间有千娇百媚,唯独你是我情之所钟!

沈复《浮生六记》里的“闲时与你立薄暮,灶前笑问粥可温。
”被化用成了网红句“无人与我立薄暮,无人问我粥可温。
”但署名仍是沈复,且未标明是后人的二次创作。

而李白则在这些博主手里变成了“预言家”。
他们紧跟时势,趁着孟晚舟返国杜撰出一首藏头诗,堂而皇之地冠上了诗仙李白的大名。

截至发稿,打着杜甫旗号的《晚年》干系视频内容仍未删除下架,一些视频博主还连续创作,给这首诗配上了古风视频和唯美抒怀的音乐,再度传播……

本文系不雅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