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岁晚寒侵游子衣,拘留幕府报官移。
五更归梦二百里,一日思亲十二时。
车上吐茵元不逐,市中有虎竟成疑。
秋毫得失落关何事,总为安然书到迟。

作者:

黄庭坚,生于公元1045年6月12日,卒于公元1105年9月30日,字鲁直,乳名绳权,号清风阁、山谷道人、山谷老人、涪翁、涪皤、摩围老人、黔安居士、八桂老人,世称黄山谷、黄太史、黄文节、豫章师长西席。
宋江南西路洪州府分宁人(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
祖籍浙江省金华市。
北宋墨客黄庶之子,南宋中奉大夫黄相之父。
北宋大孝子,《二十四孝》中“涤亲溺器”故事的主角。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书写经典收集展第611期黄庭坚宋思亲汝州作

黄庭坚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造诣。
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不雅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的诗,被苏轼称为“山谷体”。
黄庭坚的书法独树一格,自成一家,他和北宋书法家苏轼、米芾和蔡襄齐名,世称为“宋四家”。
在文学界,黄庭坚生前与苏轼齐名,时称“苏黄”。
作品有《山谷词》、《豫章黄师长西席文集》等。

解读(郝乙):

母亲对孩子的思念和挂牵是永恒的,孩子对老人最大的孝,是不要让父母担心, 这首诗表露了黄庭坚朴拙的思母情。

解读(孟艳云):

这一件“游子衣”,可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那一件吗?古今中外人类思念亲人的感情都是共通的,什么时候收到报安然的书信,这一颗悬着的心才会放下。

本期书写作者:

郝乙(河北石家庄、1974年),师承河北名家牛逍师长西席,石家庄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金融书法家协会会员。

张长义(四川乐山、1959年),字常宜,号宜斋主人,退役军官,四川乐山市天开书法艺术研究会副会长。

刘国华(湖南岳阳、1945年),岳阳市教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岳阳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字画协会会员。

姚淑芳(湖南邵阳、1965年),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经济师,书法及古诗词爱好者。

陈长水(河南郑州、1945年),河南广播电视台二级美术师,中国文艺家艺术研究院会员。

陈永强(广东惠州、1973年),字俞秀,广东惠州,自幼喜好书写,爱好文史,现为书法培训者。

中华文化博大精湛、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传承中,诗词和书法的结合,实现了文化传承的记录载体,使中华文化成为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

信息技能和存储技能的飞速发展,使羊毫这种书写工具,在近几十年中逐渐退出实用书写工具的历史舞台,成为艺术范畴。
随着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进程,羊毫书法又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重新进入了教室,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重新拿走羊毫,书写羊毫字。

书写经典网络展,便是顺应这种历史潮流,约请全国各地的书法爱好者,共同书写历史经典诗词,让中华诗词以书法形式重新展现在网络中,为诗词爱好者和书法爱好者,供应一个互换的平台。

郝乙

张长义

刘国华

姚淑芳

陈长水

陈永强

姚淑芳

郝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