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相信大家对这首词都很熟习,偏口语的语体,一眼就能看出是来自元代的作品。元代是大概中国古代所有朝代中,文人存在感最弱的一个朝代,失落去了晋升通道的文人们,或者隐居山林,或者投出生俗,为百姓创作更普通接地气的民间文学。
由于是少数民族的统治,以是更多的只是为了压迫中原地皮上的利益,而不会为地皮上生活的公民考虑。
什么经济与文化艺术统统莫去管,只管着征税,搜刮,来供我们便足。
在这种统管理念的使令下,元朝无论中心政府还是地方政府的制度都迥异于前朝,涌现了很大的问题。在地方上最明显的是行省制,实质上只是为了更方便地管理“被统治区”罢了;而对公民生活影响最明显的,则是朝廷不给地方官员发放俸禄这一条。
这都已经不是潜规则了,朝廷不给发钱,难道让官员“用爱发电”给你干活吗?这便是摆明了让你去搜刮,去抢夺你治下老百姓的财富。
【临其诗境】
本日要给大家带来的这首曲子也是来自于元代,同上面的《朝天子·咏喇叭》一样,都是针砭时弊,讽世讥时之作。
是人皆有希望,而对付那些地方上的大小官吏来说,自己对付金钱的希望更是得到了上头的默许,自然可以变本加厉,可以穷尽统统手段方法来压榨百姓。这一首《醉太平·讥贪小利者》正是详细化了官员抢夺百姓,以及百姓之间相互抠搜的场景,虽然不免夸年夜,却也足写当时情态。
【经典原文】
醉太平·讥贪小利者
佚名 〔元代〕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
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先生长西席下手!
【条分缕析】
这首佚名词让我想到一个道理,也是前两天老板说的:“越是有钱人实在越好奉养,由于他们知道要买到好东西就要付出代价,以是不会跟你讨价还价,问东问西。”“穷汉才爱占便宜,占小便宜的同时却没故意识到自己是在用改名贵的东西来交流这一点便宜。”
所谓改名贵的东西,我的理解是韶光,信誉或者在社会眼中的形象。俗话也说“占小便宜吃大亏”,道理就在这里。
来看这首词,词通篇下来实在便是一个个奥妙形象的比喻连缀成篇,普通易懂的同时又能够博人一笑,感同身受。
从燕子口中夺下它们衔来筑巢的春泥,从针头上削铁屑,从镀金的菩萨脸上细细刮磨,想要蹭一点金屑下来。这切实其实便是无中生有!
前几天看到一幅当代的国画作品,一展开阁下的老师就在感叹,这幅画可下了功夫了,上面还有银箔呢!
我记得是储金山老师的作品,色彩艳丽光鲜,银箔也用得厚重。这假如被词中人物看到了,怕是也难逃一“刮”了。前面几个比喻已然让人以为夸年夜,下面这几个就更加叹为不雅观止了。从鹌鹑的喉囊里找还没消化的豌豆,从鸳鸯腿上硬是要劈些精肉下来,乃至还要从细细的蚊子肚里搜刮油脂。末了这一个我是真的没有想到,蚊子那身子里还有脂肪呀!
末了,作者用一句话总结了这6个比喻:“亏先生长西席下手!
”亏您下得去手呀!
【顾无说】
既然知道贪小便宜无论于人于己都不是什么好事儿,那要如何避免自己落入陷阱之中呢?我想分享一下自己发展的经历。
就像我们老板说的,贪小便宜的人每每家境不怎么好,而且越是贪小便宜,家境转好的概率也越低,这也是“免费的东西最贵”的道理,你在贪小便宜的过程中,也损失了让自己和家庭发展和致富的潜在成本。
最好的办法该当是给自己树立一个长远的,终生的目标;树立几个终生遵守的原则。唯有明确了自己活着的意义,明确自己希望是什么在人生尽头等着自己,明确梦中的自己是什么样子,自己又要如何才能做到。明确了这些,才不会活着活得浑浑噩噩,才能够认负责真地生活,才能够不计较身外得失落。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如此,自然无闲情文雅再去贪小便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