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与人之间的间隔彷佛也变得迢遥起来,明明就生活在一个城市的好朋友,有时候一年也见不上几面。
由于是心意相投的朋友,以是见与不见都不会妨碍彼此之间的交谊,由于想见的时候,纵是隔了山隔了海,都可以朝发夕见。
可是过去弗成,从前慢,节奏慢,行程慢,音书慢,目前一别,不知再见何年。
以是,伤离去,惜相逢,并不是古人煽情,而是聚散苦匆匆,别时随意马虎见时难。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本日就与您分享两首情深义重的惜别诗,感想熏染石友久别相逢的喜悦和转身离去的悲哀之情。
01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唐 戴叔伦《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赏析:这是一个满月的秋夜,京城夜色浓重,作者在客舍有时重逢多时不见的故友。
乍然相见,一顷刻竟然有些恍惚,这情景像极了昔日在江南之地的聚会,是如此的不真实,真疑惑自己是不是在梦中了。
窗内,老友久别相逢,执手相看,总有说不尽的离愁别绪;窗外,秋风瑟瑟,鸟雀在枝头盘旋,露冷霜寒,秋草中的寒虫不住地悲吟。
彼此都是客居他乡的游子,今日相遇,是多么的不随意马虎,就该当开怀畅饮来排解心中的愁闷,羁旅流落之人,即便是酩酊大醉又如何呢,今夜就与老友彻夜长谈,共叙离情。
只是,作者害怕听到报晓的钟声,由于,天明时故友又要踏上旅途,转眼分离乍,不知道下一次相见又该是何年了。
本诗写作者与故友有时相逢的欢畅和忧闷,首联和颔联写相逢的韶光和地点,一个月色泠泠的秋夜,作者在京城的客舍与故友不期而遇。
二人一定是相交多年的石友,不然怎会有江南旧梦呢,乍见的欢欣和相逢的喜悦,尽在这一句“翻疑梦里逢”里了,真是“唯恐相逢是梦中”啊。
颔联写窗外秋夜的凄清和寒凉,秋风起,鹊无依,秋草黄,寒虫悲,这统统实在也是流落在外游子的心绪,此情此情愈加衬托出了窗内人的满腹惆怅之情。
尾联二句一个“长”字和“怕”字,则把惜别的感情推向了一个高潮,只愿长相守,不远久别离,怕就怕天一亮,故友各东西,江湖路远,再见无期。
整首诗措辞精练,感情饱满,意蕴凄美,相逢的喜悦,离去的不舍,无不表示在字里行间中,可见二人情谊的深厚,读来令人动容。
墨客简介:戴叔伦,唐代中期的著名墨客,字幼公,自幼聪慧过人,唐德宗贞元年间进士,在任期间政绩显著,今存诗近三百首,《全唐诗》录其诗三卷。
02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唐 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赏析:官场浮沉,两个情意深厚的老朋友屡次分别,山南海北,相隔甚远,想见一壁极其不易。
想不到,今夜忽然在住宿的驿馆中相逢,这环境就像是做梦一样啊,真是悲喜交集,赶忙讯问别后的光景。
窗外,冷雨淅沥,缥缈事物云烟笼罩着幽深的竹林,窗内,两个久别相逢的老朋友挑灯夜话。
多年未见,总会说不完的离愁,诉不尽的别绪,酒逢心腹,一杯又一杯,只管举杯畅饮,及至到了天亮,彼此又要说再见了,谁知道又要等到何时才能再相见呢。
据《全唐诗》注,韩绅,又作韩升卿,此人是韩愈的四叔,与司空曙同时期,做过泾阳县令,本诗中的韩绅即是其人。
长离去,短相聚,人生的境遇总是令人无可奈何,就如司空曙的这首惜别诗一样,乍相见转身又要依依惜别,怎不令人黯然神伤。
诗的首联写二人别离韶光之长,和间隔相隔之远,一别数年,山川阻隔,音书难通,即便是惦记,也无从寄托。
颔联写乍见的惊喜,“乍见翻疑梦”,短短五个字,极尽神韵,把作者的惊异和欣喜之情可谓刻画得淋漓尽致,呼之欲出。
颈联写景,一灯如豆,烟雨蒙蒙,竹林深幽,悲惨的景象把即将到来的别情渲染得愈加浓郁。
尾联写驿馆中彻夜长谈,虽是举杯劝饮,却仍旧免不了心中的无限痛惜,欢聚是如此的短暂,离去的时候又要到来。
司空曙的这首惜别诗情意绵绵,极具传染力,读来琅琅上口,久别相逢的欢畅即将离去的悲愁在其笔下收放自若,让人冲动。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颔联的这两句已经成了久别相逢的绝唱,备受推崇。
墨客简介:司空曙,字文初,唐朝墨客,大历十才子之一,与钱起、卢纶等齐名,诗多幽凄情调,常有好句涌现。
写在后面:
以上分享的两首惜别诗,都是被蘅塘退士孙洙精选入《唐诗三百首》里的佳作名篇。
能从大唐五万多首残酷的唐诗中脱颖而出,而被蘅塘退士甄选出来作为儿童的启蒙读物,可见其诗的魅力所在。
久别的人盼相逢,相逢又怕聚匆匆。
这两首惜别的古诗,都抒发了故友久别相逢的喜悦,和不忍即刻别离的惆怅之情,情真意切,意蕴凄美,读来令人动容。
注:本文刘玲子candy原创,回绝搬运和抄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著者,如有欠妥联系立即删除,感激您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