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躁鸦啼,并立枝头谈福祸;燕来雁往,相逢路上话春秋。
”古人普遍认为乌鸦是不祥的鸟,它通体乌黑,常出没在坟头、孤庙、沙场等荒凉之处。
因而在古典诗词中常指代衰败、凄婉、俗客庸夫、日暮思归、怀人等。

虽然乌鸦在隋唐以前也有玄鸟、金乌、孝鸟的隽誉,但随着乌鸦的神秘感逐渐消退,隋唐往后的墨客多以乌鸦来陪衬悲观意境,大量咏乌诗开始涌现,并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说诗画|诗词意象二十四沙鸥与乌鸦两种飞禽两种依附下篇

南宋 梁楷《疏柳寒鸦图》(局部)

乌鸦多是在薄暮、秋冬等悲惨倍增的时节涌现,再加上玄色的外面与聒噪的叫声,故成为传达悲惨的青鸟使。

在古代诗词中,乌啼声又常与月色、秋霜、残阳等意象交融,营造苍凉凄婉之境:朦胧月色下,乌鸦粗粝的嗓音在落榜考生耳旁回响;薄暮古道旁,乌鸦凄厉的哀鸣伴随断肠人走天涯。

比如唐朝张继的千古名篇《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苏州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安史之乱爆发后,张继辗转江南避难,客行他乡,志向难伸,孤身一人。
在这样一个夜晚,玉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墨客听着寒山寺的钟声,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惆怅难眠。

唐朝杜牧也写过一首《鸦》:

扰扰复翻翻,

薄暮飏冷烟。

毛欺皇后发,

声感楚姬弦。

蔓垒盘风下,

霜林接翅眠。

只如西旅样,

头白岂无缘。

墨客用扰扰、翻翻的叠词来描述乌鸦飞行的动态,描述了无可皈依、无所适从的情态。
又利用了薄暮、冷烟、急风、霜林等苍凉衰朽的意象,共同勾勒了一副渺茫压抑的景象。

又如宋朝秦不雅观的《满庭芳》:

山抹微云,

天连衰草,

画角声断谯门。

停息征棹,

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往事,

空回顾、烟霭纷纭。

斜阳外,寒鸦万点,

流水绕孤村落。

词中寒鸦意象,与衰草、烟霭、斜阳、孤村落相衬托,将人生苍凉感伤融入个中,无一词在说悲惨,但字字感伤,成为千古绝唱。
生平愁苦的秦不雅观将一身微官濩落,去国离群的游子之恨,以无言之笔陈说得淋漓尽致。

元代马致远有一首经典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墨客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落日图,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日思念故乡、倦于流落的凄苦愁楚之情。
全曲仅二十八字,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九种景物,措辞凝练却意蕴深远。
寒鸦一声更添孤寂,流落的游子,于此情此景,怎能不生羁旅悲?怎能不起故宅情?

南宋 赵伯驹(传)《老树寒鸦图卷》(局部)

乌鸦意象既然有游子思归,当然也有思妇怀人了。
乌鸦色彩的暗淡和夜啼的悲惨,与宫女的命运相结合就涌现了宫乌意象,抒发光阴易逝,红颜易老,冷落孤寂之叹。

例如唐朝王昌龄的《长信秋词》:

玉颜不及寒鸦色,

犹带朝阳日影来。

又如李白的《乌夜啼》:

黄云城边乌欲栖,

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

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痛惜忆远人,

独宿孤房泪如雨。

日暮薄暮,乌鸦尚且要归巢栖息,思妇惦记远在天涯的征夫游子,何日才能归家团圆呢?

乌鸦好食腐肉,喜好聚拢在荒郊野冢,古庙沙场等地,让本来就尸横遍野的沙场显得更加悲惨胆怯。
于是李白在《战城南》中写到:

征战无已时。

野战格斗去世,

败马号鸣向天悲。

乌鸢啄人肠,

衔飞上挂枯树枝。

李白用乌鸦食腐来描写沙场的悲惨画面。
战后之地本就荒凉颓败,乌鸦啄食战去世将士的尸体,更添萧瑟苍凉,尸骨无存之悲,墨客悼亡怀古之情油然而生。

杜甫也在《哀王孙》开篇写到:

长安城头头白乌,

夜飞延秋门上呼。

又向人家啄大屋,

屋底达官走避胡。

墨客通过白头乌鸦意象,追忆安史之乱发生前的征兆,乌鸦在延秋门上哀叫,在殿宇间纷飞,以此凄凉的意象,预示着胆怯而激烈的战役即将发生,从而渲染了全诗痛楚哀怜的气氛。

乌鸦通体乌黑与古代丧服一色,极易触动人们内心的去世亡意识,于是又暗喻国破家亡的悲惨。

李商隐在《隋宫》里哀叹:

紫泉宫殿锁烟霞,

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

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

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

岂宜重问后庭花。

墨客把萤火和腐草、垂杨和暮鸦联系起来,于一有一无的光鲜比拟中感慨今昔,深寓荒淫亡国的历史教训。
当年隋炀帝杨广为放萤夜游,穷搜极捕,弄得萤火虫绝种。
终古垂杨有暮鸦,则渲染了亡国后的悲惨景象。

清 八大隐士《枯木寒鸦图》(局部)

当然,在古诗文中,其他鸟类也有特定的意蕴,如伯劳鸟象征离去的亲人,鹧鸪鸟象征羁旅愁思,鸿鹄表示空想和追求,青鸾青鸟寓意青鸟使,鸳鸯表达恩爱夫妇,黄莺象征美好春天。

夕阳芳草平凡物,

解用都为绝妙词。

飞禽走兽本无情,是墨客的不同心境授予了它们爱恨情愁。
诗言志诗咏情,却蕴藉不言明,我们只有节制诗词中的意象密码,方能更好体悟古诗的精妙所在。

精彩回顾

说诗画|诗词意象(一):雨中芭蕉深秋梧桐,墨客的愁绪连波

说诗画|诗词意象(二):浮生若梦蝶,道不尽墨客哲学

说诗画|诗词意象(三):管鲍之交,藏在诗词里的“士为心腹者去世”

说诗画|诗词意象(四):莼鲈之思与杜鹃啼血,诗词里的千秋家国梦

说诗画|诗词意象(五):折柳与望月,汉民族的离去与相思

说诗画|诗词意象(六):归园田居,李子柒的田园生活尽在古代诗词里

说诗画|诗词意象(七):天下英雄谁敌手?诗词中的豪杰故事(上篇)

说诗画|诗词意象(八):天下英雄谁敌手?诗词中的豪杰故事(下篇)

说诗画|诗词意象(九):一壶酒一竿纶一片东篱,墨客千古桃花源记

说诗画|诗词意象(十):画眉情长、锦书难托,动人的古典爱情

说诗画|诗词意象(十一)鸿雁在云鱼在水 仙鹤传情志高洁

说诗画|诗词意象(十二)侠客与隐士,墨客的两种江湖梦想(上)

说诗画|诗词意象(十三)侠客与隐士,墨客的两种江湖梦想(下)

诗词意象(十四)不食周粟 抱柱而亡,这些古人是愚是诚?(上)

诗词意象(十五)不食周粟抱柱而亡,这些古人是愚是诚?(下篇)

诗词意象(十六)竹写历史,梅寓骄傲,我们的民族性在岁寒三友中

说诗画|诗词意象(十七)屈原爱花,由于花中是他的高洁

说诗画|诗词意象(十八)“扬州”—诗词中最美的古代名城

说诗画|诗词意象(十九)得意与失落意,就在花着花落之间

说诗画|诗词意象(二十)黍离—指代古人家国情怀的是何种作物?

说诗画|诗词意象(二十一)墨客笔下的美人,原来多是国君的化身?

说诗画诗词意象(二十二)一捧落花里,有少女愁思,也有亡国人的悲哀

说诗画|诗词意象(二十三)沙鸥与乌鸦,两种飞禽,两种寄托(上篇)

文章来源:【蓁熙文化】微信公众年夜众号,敬请关注

更多内容也可关注:喜马拉雅、bilibili平台【蓁熙文化】

更多学习内容可以关注小鹅通【蓁熙文化】

版权申明:

文中音视频作品及图片版权归【蓁熙文化】所有,未经正式容许或授权,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