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街杨柳绿似烟,画出清明三月天。
清明敬拜、思念先人,寄托心中的戴德之心、哀思之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
然而,与往年不一样的是,疫情冲破了我们原来的岁月静好、沉着祥和。
网上祭扫、居家追思等安全文明的思念办法,越来越成为2022“壬寅”年清明国人寄托哀思、吊唁逝者的办法。

身不能至,心牵挂之。
幸好无数贤人先贤、文人墨客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有关清明的千古佳句,就让我们随着唐诗宋词的脚步,按照春花、春雨、祭扫、启新、踏青、嬉戏、相会七种清明意象,共同感想熏染一样平常风景、别样心情的春和景明吧。

清明:春花烂漫、芳草萋萋

“春三月,此谓发陈”,春天的生发之机在清明时节表示得最为集中。

14首清明诗词7种意象带您感想沾染别样心情的春和景明

01、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
--唐.韦应物《寒食》

清明寒食时节正是繁花似锦,万物成长的时候。

02、著处繁花务这天,长沙千人万人出。
--杜甫《清明》

清明时节,春花繁盛,长沙城人流如织、摩肩相继。

清明:东风化雨、润物无声

“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春雨滋养万物。

01、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节选

春雨绵绵,淅沥滴答,杏花如沐甘霖,一夜绽放。

02、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
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
--宋.范成大《清嫡狸渡道中》

经由春雨滋润津润的山花分外红艳,彷佛要燃烧起来。
柳条更加青翠欲滴、拂躺在水面上。

清明:祭祖扫墓、慎终追远

尊亲敬祖、隆宗重嗣的悠久传统,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一种特殊表达。

01、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唐.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乌鹊啼躁、哭声一片、纸钱纷飞,清明扫墓,氛围悲惨。

02、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明.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凄风冷雨,梨花素雅,送友回籍上坟祭扫,心情惆怅。

清明:开启新火、岁月循环

清明也是新生命旅程的开始,有开新火的习俗。

01、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宋.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02、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宋.王禹偁《清明》

昨天从邻家讨来新燃的火种,清晨时就在窗前点灯,坐下来潜心读书。

清明:踏青游春、走进自然

清明时节踏青游春,走近自然,借天地活气。

01、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宋.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清明的江南正是“梨花万朵白如雪”的时令,青年人结伴出城,踏青寻春。

02、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宋.程颢《郊行即事》

清明春光妖冶,郊野踏青饮酒,乐不思蜀。

清明:惬意嬉戏、尽赏春光

思念逝者的同时,生者还要连续更故意义的生活。

01、石马当道立,纸鸢鸣半空--宋.范成大《清嫡狸渡道中》

石兽立在道路两旁,鹞子在半空中旋飞。

02、好似隔帘红杏里,女郎缭乱送秋千。
--唐.韦庄《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其一

隔着门帘,红杏喷鼻香中,婆娑疏影里,女孩子在欢荡秋千。

清明:春心萌动、浪漫相会

《礼记·月令》记载:仲春之月,令会男女,奔者不禁。
清明的踏青游春习俗成为了青年男女相会的好机遇。

01、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唐.孟浩然《清明即事》

小路上传来了阵阵吱吱嘎嘎的行车声,原来他们是到东城去折柳踏青。
花儿轻盈地飘落,小草齐刷刷地探出了头,群莺自由清闲地翱翔,俏丽的蝴蝶成双成对地嬉戏。

02、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五代.冯延巳《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放眼望去尽是落絮纷纭,正当杏花盛开,娇艳无比之际,却下起清明雨。
在如此深重的幽情之中,她沉沉睡去,正在睡酣梦甜之际,却被窗外清脆的莺啼声惊起,而美梦也再也无寻处了。

清明,我们追思先人的功绩,汲取先人的情怀;清明,我们走进自然的怀抱,感想熏染我们与天地的关系;清明,我们勾留反不雅观,积蓄力量,是为了更好地拥抱残酷的来日诰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