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书中堂

中堂比条幅宽,比条幅稍短,有时是两个条幅之和。
整张三尺、四尺或五尺、六尺宣纸本身便是一幅中堂,最常用的是四尺中堂。
中堂和条幅一样,形取纵势,高下伸展,可用以表现较多的笔墨内容,字多而密,气势宏伟。
中堂可单独悬挂,亦可与对联相配。
题名在左边另起,韶光和署名之间空一个字的位置,稍低于正文(一样平常低一个字的位置)。
署名加印章以不超出正文长度为宜,稍长点反而补了空缺,恰到好处。

行书中堂在书法创作中用得较多,不管是写什么风格的行书书作品,洒脱的,古拙的,方正的等,都可用来表现笔墨内容较多的作品,尺幅大,有气势,在书法展览和比赛中随意马虎引起人的把稳。
如果在用笔、用墨、结字和章法布局方面再作一些有益的探索,充分接管和借鉴先哲在行书创作方面的成功履历,则会在创意上有较大的打破,形本钱身的艺术特色。

下面选取了13位行书名家书法作品的实例及章法剖析,通过对其作品的章法艺术形式进行欣赏和剖析,供大家在创作行书作品时做一个参考。

行书章法三行书中堂的章法实例与分析

1、马公愚

作者简介:马公愚(1890一1968)当代字画家。
别号范,号冷翁,别署耕石籍主。
浙江温州人。
书法精真、草、隶、篆各体,笔力憨实,气息淳雅。
出版有《书法讲话》、《书法史》 等。
生前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中国画院画师。

马公愚行书中堂:

章法剖析:马公愚师长西席这幅行书中堂用笔圆润,结字严谨,章法疏朗,格局和谐,以静取胜,为范例的行楷书作品。
正文作三行半处理,题款位置较宽松。
字形较严谨,字与字的笔画皆不相连属,但字的大小、是非都有差异。
每行十一、十二、十三字不等,字与字间,行与行间皆错落有致。
第一个字“王”字的字形本身虽稍小,但笔画却较粗重,以领全篇。
末行余三个字,空一个字的位置用来题款。
高下款写作一行‘德明仁兄大雅属,永嘉马公愚”。
作者题名很有特色,“马”字稍大,“公愚”两字较小,中间空开。
题名下盖有一白一朱两方印章。

作品释文:王谢承家学,字画皆佳。
假如其/人物非凡,有风味耳。
不雅观王濛书可/想见其人修整,所谓毫发无/余恨者。

------

2、王文治

作者简介:王文治(1730一1802) 清代书法家。
字禹卿,号梦楼。
江苏丹徒人。
乾隆间进士。
书法源出董其昌,上溯二王,风采柔媚,与刘墉、翁方刚、梁同书并称,有“淡墨探花”之誉。
能诗文,著有 《梦楼诗集》、《赏雨轩题跋》 等。

王文治行书中堂:

章法剖析:王文治此幅行书中堂字形清劲流畅,笔画有粗细变革,字与字之间连带较多,字距小,行距大。
整体章法有气势,高下映带,行草相间,布局折衷,以动取胜,为范例的行草作品。
正文作三行半处理,虽然每行皆为十一个字,但字的大小、粗细、是非都具变革,反而生动错落。
第一字“前”字稍大,并与“代“字相连,第二行末了一个“艳”字较大,与上部相呼应折衷。
题款较简明,用穷款,只题作者姓名“王文治”。
姓名下盖有两方白文印。

作品释文:前代银台第,流传七世孙。
苔/痕全上石,树影半遮门。
古艳/浓花发,残书旧泽存。
不嫌频/过此,诗卷与君论。

------

3、王遐举

作者简介:王遐举(1909一1995) 当代书法家。
号野农,湖北荆州人。
书法以隶书和行书著称。
隶书笔势开张,行草洒脱豪放。
出版有《王遐举隶书陶诗》、《王遐举隶书李白诗》 等。
生前为中心文史馆研究员、中国书协会员。

王遐举行书中堂:

章法剖析:王遐举师长西席的这幅行书中堂笔线变革丰富,粗细分明,大小由之,是非有别,强弱比拟光鲜。
第一行开始“为爱”两个字较粗大,第二行开始“红芳”二字较小,“章”字之长,“殿”字之大,“乞”字之小等,皆有变革,起伏跌宕,生动自然。
正文两行半,留有空缺,显得错落有致。
正文末行有六个字,接着题款“庚申夏书”。
其他款另行题写:“放翁诗,春日遍游诸家花园之一,王遐举”。
姓名下盖有一朱一白两方印章。
正文开始处盖有一方“游于艺”朱文引首印。

作品释文:为爱名花抵去世狂,只愁风日损/红芳。
绿章夜奏通明殿,乞/借春阴护海棠。

------

4、邓散木

作者简介:邓散木(1898一1963)当代字画篆刻家。
初名菊初、士杰,更名铁,号钝铁、老铁。
上海人。
工篆刻,善书法,师事赵石、萧蜕庵等。
书工诸体,俊挺敦厚,宽博洒脱。
出版有《篆刻学》、《邓散木转法集》等。
生前为中国书协会员等。

邓散木行书中堂:

章法剖析:邓散木师长西席此行书中堂布,字多而密,行草夹杂,流畅洒脱,个性光鲜。
正文处理为五行半,大小错落,周遭并用,点线变革丰富,整体气势较大。
正文第一个“余”字较粗大,笔力端实,以领全篇。
题款用穷款,“散木”二字奥妙地写在一起,简练明快。
姓名下盖有两方白文印章。
正文第一行“余清”二字之间盖有一方引首章。
“同学”二字之间盖有一方压角章。

作品释文:余清老旧与庭野同学,才性警敏,无所不能。
白头不倦,诙谐戏弄,似优于东方朔之为人。
然资亦乍急,少不当意,使酒呵骂,又似灌夫。
盖宽饶以是忿愠,欲祝产生发火宝塔,免于俗子浮沉。
余曰:“公能少自宽,俗子安能轻重”。

------

5、刘墉

作者简介:刘墉(1719 一 1804)清代书法家。
字崇如,号石庵。
山东诸城人。
官至东阁大学士,卒溢文清。
书法取法颜真卿、苏东坡、董其昌诸家,扭长楷书及行书,用墨丰硕,别具面孔,与王文治并称,被誉为“浓墨宰相”。

刘墉行书中堂:

章法剖析:刘墉这幅行书中堂写得是米芾的诗帖,正文三行半,笔画稍粗肥,墨色较浓润,字距行距亦较大,圆润茂密,大气磅礴。
个中如“金”、“来”、“天”、“家”、“蒙”、“名”、“无”等字,皆粗且肥,即所谓“浓墨宰相”。
题款用穷款,仅署“石庵”二字,极为简练。

作品释文:三枝朱草出金沙,/来自天口节想家。
/当日蒙恩预名表,愧/无五色笔头花/

------

6、李可染

作者简介:李可染(1907一1989) 当代字画家、美术史论家。
江苏徐州人。
山水画融汇中西,意境开阔,格调浓重,朴实凝练。
又工书法,善于行书,笔力遒劲,气韵生动。
出版有《李可染画集》、《李可染水墨山水写生画集》等。
生前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中心关术学院教授等。

李可染行书中堂:

章法剖析:李可染此作为行书大字中堂,正文“金铁烟云”四个大字遒劲有力,布局在纸的正中,右上方盖有一方“童子牛”白文闲章。
两行款字小而多,题写在左部,与正文形成强烈的比拟。
款的左边盖有“李”、“白发学童”、“可染”三方印章,周遭有别,朱白相间。
末款为“师牛堂可染”。

作品释文:“金铁烟云”。
此论家赞唐李邕法书语,极言事物相友相承之理。
历代字画篆刻名作无不以此为圭泉也。
书口王铺口弟共勉。
一九八三年笑执二花开,师牛堂可染。

------

7、李叔同

作者简介:李叔同(1880一1942) 当代书法篆刻家。
号漱简,又作瘦桐。
法名演音,号弘一。
祖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
性耽禅理,四十岁时披剃于杭州虎跑寺。
多作禅语书幅,署名弘一,宁静清逸。
出版有《李息庵法书》、《弘一法师书法集》 等。

李叔同行书中堂:

章法剖析:弘一法师李叔同此幅行书中堂是给 《 大方广佛华严经 》 题写的封签,完备以“静”取胜,“大方广佛华严. 经”七个大字笔线细劲而静,完备是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息,字与字,行与行皆显宽疏,字形亦以长方为主,整体疏朗宽阔,沉着祥和。
. 正文处理为一行半,为四三比例,末行所空之处用来题款。
题名亦别具特色,用斗方的形式题写“演音敬书”分两行写,左边盖有一方朱 , 文印“弘一”。
正文起始处“大”字右上方,盖有一方朱文“佛”肖形印。

作品释文:大方广佛华严经。

------

8、沈尹默

作者简介:沈尹默( 1883 一 1971 )当代书法家、墨客、学者。
原名君默。
浙江吴兴人。
曾任北平大学校长、北京大学文学系教授。
书法工诸体,尤以楷、行书著称,为当代书法大家。

沈尹默行书中堂:

章法剖析:沈尹默此幅行书中堂字数多而章法密,正文两行半,字距小而行距大,笔力细劲遒润,线条流畅清秀,宗法“二王”及褚遂良,兼有米芾之笔意,圆中有方,巧里显拙,雄秀兼备。
章法豁亮清明疏静,大小参差,是非错落,书卷之气浓郁。
正文第一字“旧”字稍大,以领全篇,题款末端‘西湖”二字亦较大,以压阵角。
正文在三分之二处作结。
题名紧随其后,与正笔墨大小同,折衷统一。
作者题名“尹默”二字,距正文较远,拉开间隔。

作品释文:旧想恩追后,春池赏不稀。
口庭分未到,/舟揖有广辉。
豉化口丝熟,刀鸣鲙缕/飞。
使君双早盖,滩浅正相依。
陪王汉州/留杜锦州泛房公西湖。

------

9、沙孟海

作者简介:沙孟海(1900一1992)当代书法篆刻家。
原名文若,号石荒、兰沙等。
浙江鄞县人。
书法沉雄茂密,气势磅礴。
出版有《沙孟海论书丛稿》、《沙孟海书法集》等。
曾为 中国书协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教授、浙江省一书协主席、西泠印社社长。

沙孟海行书中堂:

章法剖析:沙孟海师长西席此辐大字行书中堂笔力雄浑,气势宏伟,行草相杂,韵味淳厚。
”寿如金石”四个大字笔画联属,线条流畅,第一个字“寿”字粗大而草化,与下面的“如”字相连,“金”字稍小,亦用草书,“石”字将撇加长,与上部相呼应,形成称跌宕起伏之势,题名较为简练,作者的题名“沙孟海”三个字题在左中部,下边盖有两方白文印。

作品释文:寿如金石。

------

10、柳诒徵

作者简介:柳诒徵(1879一1956)当代教诲家、书法家。
字翼谋,一字希卝(读古文矿字),号劬堂,又号龙蟠钓叟、能稼楼主人。
三十岁举优贡。
精书法,生平创作甚丰,真、草、隶、篆诸体皆精。

柳诒徵行书中堂:

章法剖析:柳诒徵此幅行书中堂书得是苏东坡的诗,字数多而章法密。
正文四行,高下平齐,占整纸的三分之二,题名占三分之一,以错落的形式涌现,款作两行,一短一长,参差错落,第一行款“辛巳春正,录坡公诗”表明书写韶光和内容出处,第二行款“献愚仁兄属正,柳诒徵”,空一个字后,接着题写姓名。
姓名下盖有“劬堂”朱文印一方。

作品释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苇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扫地焚喷鼻香闭阁眠,潭纹如水帐如烟。
/客来梦觉知何处,挂其西窗浪接天。

------

11、费新我

作者简介:费新我(1903一1992)当代字画家。
字立千,号立斋,浙江湖州人。
书法诸体皆善,尤长行草,以画入书,跌宕多姿。
出版有《费新我书法选》等。
历任中国书协理事、江苏省书协顾问、江苏省国画院一级美术师。

费新我行书中堂:

章法剖析: .费新我师长西席是当代著名的书法家,晚年由于右手有疾,遂改用左手作书,在海内外颇具影响。
此幅行书中堂字数较多,字形多有变革,正文三行半,末了半行余一个字,款掉队便不显得悬吊。
款作一行“书诀一则,录与鸿桢同道,新我”。
姓名下盖有“新我左笔”白文印一方。

作品释文:书以骨气为体,以主其内;以肉/色为用,以彰其外;气宜清,色/宜温,骨宜丰,肉宜润,不失落其/所。

------

12、赵世骏

作者简介:赵世骏(?一 1927 )近代字画家。
字山木,又字声伯。
江西南丰人。
善花卉,书学钟蒜、王羲之,晚学褚遂良,神形逼似,在平津间,颇负盛名。

赵世骏行书中堂:

章法剖析:赵世骏此幅行书中堂字数多,字形小,书风清劲,圆润秀逸。
章法较疏朗,字距行距皆稍大,以显疏阔空灵。
正文和表明内容出处的题款秒连在一起写诗的内容从“郭外”开始。
共作五行半处理,末了半行仅余五个字,其下接着题其他款。
款字比正文稍小,作一行处理“莲生世叔大人教,世骏”,姓名下盖有“赵世骏”白文印一方。

作品释文:阮裴园偕倪穟畴,晚出西便门以迷/径, 歇老圃家诗“郭外灵源漾远空,人/家百口翠微中。
半湾柳散风前绿,一/路莺啼雨后红。
曲水清流王内史。
远山/低树米南宫。
何须更记西郊景,已与尘寰路不通。
” /

------

13、鲁迅

作者简介:鲁迅(1881一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浙江绍兴人。
善于书法。
1902年留学日本。
曾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教授,以新文学创作称著,曾大量翻译和先容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理论及作品,搜集汉魏六朝碑刻。
书法功力深厚,书卷气浓,风格浑穆朴茂,别成一体。

鲁迅行书中堂:

章法剖析:鲁迅师长西席无意成家而成为了书法大家,作品具书卷之气,笔力遒婉,线条圆浑,书风独特。
此中堂正文三行半,款作两行,正文末行下面的空处题写“二十一岁时作,五十一岁时写,书时辛未仲春十六日也,鲁迅”,颇具情趣。
姓名下盖有“鲁迅”白文印一方。

作品释文: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闇故宅。
寓意寒/星全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

下一篇接着发文--行书章法第二部分“行书条幅”名家章法实例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