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髧dàn彼两髦máo,实维我仪,

去世矢靡它。

母也天只!
不谅人只!

注音读书笔记45诗经鄘yōng风柏舟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

髧彼两髦,实维我特,

之去世矢靡慝tè。

母也天只!
不谅人只!

——一位姑娘违反父母之命,力争爱情自由的诗。

1. 鄘yōng:周朝诸侯国名。
商朝有个著名的陪都——朝zhāo歌,在商纣王期间,朝歌达到壮盛,繁华至极,所谓“朝歌夜弦五十里,八百诸侯朝灵山”。
武王伐纣后,盘踞朝歌一带,三分其地,北谓之邶bèi,东谓之鄘yōng,南谓之卫。
后来邶、鄘又并于卫,以是常日“邶风”、“鄘风”又被看作是“卫风”,邶、鄘、卫合为一卷。

2. 泛:浮行的样子。

中河:河中。

3. 髧dàn:头发下垂的样子。

髦máo:垂在前额与眉毛相齐的短发,是古代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式。

4. 维:为,乃。

仪:匹配,配偶。

5. 之去世:至去世。

矢:通“誓”,起誓。

靡它:无它。
这里是说,誓去世都无贰心,誓去世不会变心。

6. 也、只:语助词。

谅:体谅。

母也天只!
不谅人只:我的娘啊我的天!
为什么不能体谅我啊!

7. 特:配偶。

慝tè:同“忒tè”,变动。
《说文》:“忒,更也。
”靡慝,便是不改变初衷。

随感:

人们爱看天地的广袤,山水的壮阔,可终极,情怀却还是要在这无限的广阔中,找一个落点,微小的,平凡的。

江河弥弥,一叶扁舟。

高高低低的浪,起起伏伏的潮,进进退退的舟,便是它了。

邶风第一首也是《柏舟》,内容却全然不同。
一叶舟,可以是失落偶女子的自伤,可以是怀仁不遇男子的忧愤,却原来还可以是激烈地碰撞、顽强地迎浪而上。

这是个年轻的姑娘吧,彷佛只有少年人的气血,才可以引发出这么热烈直白的爱意;只有少年人的勇气,才可使这团为爱情而战的熊熊烈火燃烧不熄。

读到“母也天只”的时候,体谅我不厚道地笑了。
明明是沉痛的发声,可是因句式构造的特殊,以如今的措辞习气读来,不知怎么,莫名有一丝喜感。

可爱的姑娘啊,为了一个我实在想不出“髧彼两髦”能美到什么样的少年,你双颊如火烧,眼中有泪烁,你问天问地,誓不做随波逐流的舟,你叫嚣、挣扎、不肯退缩,于是你做了破浪的剑,开山的刀,劈开千年时空,终把这一叶舟,推至后人面前。

岁月如梭,孤舟空渡,碧波已白头。

该图片由Ирина Шутько在Pixabay上发布

读书条记参考资料来源:

[1]程俊英译注,《诗经译注》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65

[2]骆玉明解注,细井徇撰绘,《诗经》微信心书电子版,果麦文化,三秦出版社,2017-12

[3]王力、岑麒祥、林焘等编著,《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声明:本文个人原创,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