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田达理书法作品

天天一首唐诗宋词刘长卿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附朗读

【注释】

①李中丞:平生不详。
中丞:官职名,御史中丞的简称,唐时为宰相以下的要职。

②流落:流落失落所。
征南将:指李中丞。

③师:军队。

④旧业:在家乡的家当。

⑤明时:对当时朝代的美称。

⑥三边:指汉代幽、并、凉三州,其地皆在边陲。
此处泛指边陲。

⑦轻生:不畏去世亡。

⑧江汉:指汉阳,汉水注入长江之处。

⑨日暮:天晚,语意双关,暗指朝廷不公。
何之:何往,何处去。

【翻译】

这位流落流落的征南老将,当年曾经指挥过十万年夜军。

后来他罢职还乡没有家当,到老年他还留恋贤明之时。

少壮时独立功绩三边沉着,为国轻生只有随身佩剑知。

在茫茫的汉江上飘来荡去,日到薄暮你还想要去哪里?

【作品简介】

《送李中丞之襄州》是唐代墨客刘长卿的作品。

此诗以深厚的感情颂扬了李将军的英雄气概、忠勇精神和卓著功绩,对老将晚年罢归流落的遭遇表示了无限的同情。
诗的前六句,都是刻划老将形象的,用语豪壮,老将舍身为国、大胆奋战的神威形象表现得非常突出有力。
结尾一联,寓情于景,以景衬情,蕴藉地表现老将日暮途穷的不幸遭遇。
全诗情调悲怆,动听至深。

【创作背景】

《送李中丞之襄州》,又作《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大致为安史之乱平息不久后,刘长卿为李中丞被斥退罢归的不幸遭遇所感而作。

【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公元709—789年),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唐代天宝进士。
青少年读书于嵩阳,天宝中进士及第。
肃宗至德年间任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尉,因事贬潘州南巴尉。
上元东游吴越。
代宗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任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诬贪赃,贬为睦州司马。
德宗朝任随州刺史,叛军李希烈攻随州,弃城出走,复游吴越,终于贞元六年之前。
因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其诗气韵流畅,意境幽深,婉而多讽,以五言善于,称“五言长城”。
有《刘随州诗集》。
词存《谪仙怨》一首。

赛大家集字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