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当过大官,是个大财主,大收藏家,这都是铁板钉钉的事实,不过,至今有人不理解,他怎么还是个大书法家呢?
董其昌的字,没有黄庭坚的长枪大戟,也没有颜真卿的沉雄厚重;没有王羲之的洒脱,没有王献之的精细,乃至连赵孟頫的稳定都没有,他一辈子就写着那么晕晕乎乎、飘飘摇摇的书法,却成了大书法家,这是咋回事?
董其昌生平都在和赵孟頫比,起初他以为赵孟頫不咋样,无非基本功超人;但当他老了,他创造基本功也是一种天才,赵孟頫的稳定性,他始终不可及。
然而如果由于功力而沮丧,便没有后来的董其昌了。当他创造没法和前辈拼实力的时候,他想到了变:前辈们把笔按下去,他却把笔提起来,玩起了轻功。而正好是这一点,让他的书法形成了洒脱,跳脱的独特风貌。
董其昌晚年有一卷草书,写的是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在东坡词的豪放情怀里,在大江东去的滚滚涛声中,董其昌的草书,恰如江上蒸腾的水雾,和飞扬的浪花……
董其昌草书《念奴娇 赤壁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