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唐·崔颢《登黄鹤楼》

这句诗中的叠字“历历”是清楚可数的意思,比如针言“历历在目”中也是这个意思。
“历历”一词充分表示出了阳光照耀下的树木清晰可见。

下句的“萋萋”一词也是利用了叠字,写出了青草的茂密繁盛,令人面前生出一片芳草碧连天的俏丽景象。

唐宋诗词中十七个最美的叠字诗句喜好吗

白天阳光照耀下的汉江,连对面的树木都看得十分清楚。
远远瞥见鹦鹉洲上芳草茂密繁盛,风光无限好。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宋·晏殊《无题·油壁喷鼻香车不再逢》

“溶溶”一词描述出了月光像流水一样地流动,十分地生动形象。
“淡淡”一词则写出了风儿轻轻。

在那盛开着梨花的小院里,似水的月光照着我们相逢;微风吹过柳絮飞扬的池塘边,我们曾相偎着,在微风里倾吐着情衷。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宋·赵师秀《约客》

家家雨:家家户户都赶高下雨。
形容处处都不才雨。

处处蛙:到处都是蛙声,形容夏天时候的蛙声一片。

梅子黄时的五月份是梅雨时令,到处都笼罩在雨中。
长满青草的池塘边到处都是田鸡的叫声,写出了夏天的景致清新宁静、和谐美妙。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登高》

萧萧:象声词,指的是树叶飘落的声音。

滚滚:形容江水奔驰的形态。

无边无涯的树木萧萧地飘着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驰而来。

留连戏蝶时时舞,清闲娇莺正好啼。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时时:解释一贯有蝴蝶在飞舞。

正好:象声词,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

留恋花儿芬芳的彩蝶时时在花间飞舞,自由清闲的娇软黄莺在欢畅地啼叫。

年年纪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连用四组叠字,增加了音韵美,也充分表现出物是人非的感叹。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 秋归辋川庄作》

漠漠:形容广阔无际。

阴阴:幽暗的样子。

广阔平坦的水田上一行白鹭掠空而飞;野外边繁茂的树林中传来黄鹂婉转的啼声。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玉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唐·孟郊《游子吟》

墨客临行前母亲一针针密密地缝他的衣服,她害怕孩子迟迟不回来,以是要好好缝补,以免衣服随意马虎坏了,到时候出门在外,没有人为他缝。
一针一线都是浓浓的母爱。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仲春初。

——唐·杜牧《赠别二首·其一》

娉娉袅袅:形容女子体态轻盈美好。

那个俏丽的姑娘年芳13岁多,姿态美好,举止优雅。
她就彷佛仲春初在枝头含苞待放的豆蔻。
作为风骚才子的杜牧,一贯都是喜好小美女的,连刚年过10岁的小姑娘都十分欣赏爱慕。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宋·秦不雅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
这词出自宋玉的《高唐赋》。

只要两情死心塌地,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秦不雅观这两句词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磨练,只要能彼此诚挚相爱,纵然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名贵得多。
这两句感情色彩很浓的议论,成为爱情颂歌当中的千古绝唱。

寻寻觅觅,冷生僻清,凄悲惨惨戚戚。

——宋·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这首词的起句便不屈常,持续用七组叠词。
不但在填词方面,纵然在诗赋曲也绝无仅有。
但好处不仅在此,这七组叠词还极富音乐美。
宋词是用来演唱的,因此腔调和谐是一个很主要的内容。
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成绩,以是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觉得。
只觉齿舌音来回反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然而她还未开口就以为已能使听众觉得到她的忧伤,而等她说完了,那种伤感的感情还是没有散去。
一种莫名其妙的愁绪在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久久不散,余味无穷。

十年死活两茫茫,不斟酌,自难忘。

——宋·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旬日夜记梦》

苏轼这首悼亡词开篇就惊艳。
他跟妻子两人生平一去世,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
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宋·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春去夏来,花着花谢,亘古如此,唯有伤心的人、酸心的事,令人愁肠百结,一想到这些,还没有开口词人就泪如雨下。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上苍夜夜心。

——唐·李商隐《嫦娥》

月宫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永生不老药,现在只有那上苍碧海夜夜陪伴着她一颗孤独的心。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唐·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杨柳青青江水宽又平,少女听见情郎江上踏歌声。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渭城曲》

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来源:中华诗文学习

编辑:邓汝濛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通报更多信息之目的。
若有来源标注缺点或涉嫌陵犯您的合法权柄,请联系我们。
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