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的诗词分类当追溯到《诗经》风、雅、颂的分类编排。
南朝梁任舫的《文章缘起》着眼于诗歌体式,分诗为三言、四言、五言、七言、九言诗,及赋、歌、离骚、乐府、离合、连珠等。
萧统《文选》按诗歌的内容性子,将诗分为补亡、述德、劝励、献诗、公谦、祖饯、咏史、百一、游仙、招隐、反招隐、游览、咏怀、哀伤、赠答、行旅、军戎、郊庙、乐府、挽歌、杂歌、杂诗、杂拟等二十三类。

一、按表达办法可分为抒怀诗、叙事诗、说理诗和写景状物诗。

抒怀诗包括爱情诗、离去诗、羁旅诗、爱国诗、亲情诗、吊古诗、述怀诗、感遇诗、颂赞诗、怫郁诗、哀悼诗、闲适诗等。

叙事诗包括史诗、故事诗、纪事诗、游记诗、风尚诗、童话诗等等。

说理诗包括玄言诗、哲理诗、讽谕诗、教诲诗(劝学诗、训蒙诗、劝戒歌、励志诗)、咏史诗、论诗诗、宗教诗(释道诗)、理学诗、科学诗等等。

古体诗近体诗词和曲这些古典诗词是怎么分类的

写景状物诗包括山水诗、田园诗、苑囿诗、游览诗、咏物诗(咏花诗、咏鸟诗、咏月诗、咏雪诗、器物诗等)、题画诗等等。

二、按形式系统编制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词和曲。

古体诗又称“古风”,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其名始于唐代。
在唐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庚信,都算是古体诗,如《诗经·蒹葭》《楚辞》《汉乐府·陌上桑》等。

古体诗分为两类: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言古诗,又称七古。

五言古诗每句五个字,全诗字数不限多少,如李白的《送朋侪》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七言古诗每句七个字,全诗字数不限多少,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近体诗又叫今体诗,是唐朝开始涌现的新诗体。
这种诗体在字数、声韵、对仗方面都有格律规定,是一种格律诗
唐人为了与以前的古体诗相差异,故名曰“近体诗”。
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

律诗分为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和排律三种。

五言律诗每句五个字,共八句,全诗四十个字,如杜甫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七言律诗每句五个字,共八句,全诗五十六个字,如陆游的《游山西村落》:

莫笑田舍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落。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打门。

排律就律诗定格加以铺排延长,每首至少十句,多则有至百韵者,如张巡的《守睢阳作》:

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

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

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挥。

裹疮犹出阵,饮血更登陴。

忠信应难敌,刚毅谅不移。

无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

绝句分为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两种。

五言绝句简称五绝,每句五个字,全诗四句,共二十个字,如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去世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七言绝句简称七绝,每句七个字,全诗四句,共二十八个字,如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纭,路上行人欲销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落。

词是一种合乐而歌、句式是非不齐的诗体,又称为“是非句”。
它始于南梁代,形成于唐代,五代十国后开始兴盛,至宋代达到顶峰,故俗称宋词。
它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词有定调,调有定格,句有定字,字有定声。
”从构造上看,词一样平常都分两段(叫做高下片或高下阕),极少有不分段或分两阕(片)以上的。
一首词有的只分一段,称为单调,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有的分两段,称双调,如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旬日夜记梦》:

十年死活两茫茫,不斟酌,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悲惨。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回籍,小轩窗,正装扮。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其余还有的词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这两类的很少见,不再列举。

曲是继诗、词之后而兴起的一种古典诗歌文体,盛行于元代,又称为元曲。
曲包括散曲和杂剧,个中散曲又包括小令和套数。
小令又叫叶儿,系统编制短小,常日只是一支独立的曲子(少数包含二三支曲子);套数则由多支曲子组成,而且哀求始终用一个韵。
杂剧便是戏剧,是将歌曲、宾白、舞蹈结合起来艺术形式。
它一样平常采取一本四折的形式,四折之外又可以加一、二个“楔子”。
“折”相称于一场戏,但在一折中,场景却可有所变换。
“楔子”的篇幅比较短小,常日放在第一折前,起类似序幕的浸染;也有放在两折之间作为剧情的过渡,它是四折一本形式的主要补充部分。
[4]个别杂剧亦有打破四折一本的形式的。
如《赵氏孤儿》为五折。
一样平常说来,一本为一剧,但也有一些作品超出一本,如《西厢记》即为五本。

杂剧可分为旦本(女主角主唱)和末本(男主角主唱)两种。
角色有正末、企旦、冲末、贴旦、净等。
如王实甫的《西厢记》、关汉卿的《窦娥冤》等。

其余还有其他分法,如按字数分为二言诗、四言诗、五言诗等;按句数分为独句诗、三句诗、六句诗等;按人不人乐分为乐歌、徒歌等;按声韵节奏分为平声诗、仄韵诗、齐言诗、变言诗等;按作者歌者分为渔歌、樵歌、童谣等;按地域分为吴歌、西曲、京师谣等;按时期分为秦时谣、汉乐府、盛唐诗等;按功用分为干渴诗、酬答诗、引雏诗等;按风格分为质气体、形似体、婉转体等。

其余还有一种杂言诗,诗中掺杂着五字句和七字句,至还有三字句、四字句、六字句、八字句、九字句等,如李白的《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上苍!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去世,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