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 一千年前,唐代墨客张祜漫游江南时,登楼临江远眺,面对月挂高天、星火闪烁的岑寂景致,走笔抒怀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年的七言绝句《题金陵渡》。

诗中的“金陵渡”究竟位于何处?很多人会误以为渡口位于南京。
实在不然,“金陵渡”是镇江的西津渡。
唐时,那里叫蒜山渡,宋代始称西津渡。
西津古渡依山临江,风景峻秀,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都曾在此候船或登岸,留下了浩瀚千古传颂的辉煌诗篇。

西津渡位于镇江城西的云台山麓,地处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自三国以来一贯是兵家必争之地。
溜达个中,宛若走入了一幅古朴素雅的山水画。
青石板路面在脚下蜿蜒延伸,砖石中间留下的深深车轴印,诉说着前朝旅人的劳碌,也印证着这里的历史和变迁。
街道两旁,青砖黛瓦、翘角飞檐、雕梁画栋,诸多明清建筑鳞次栉比,透溢着浓郁的古风神韵,让人发思古之幽情。
“西津古渡一开始是一个军事渡口,在三国时,驻有东吴的水师,它是由破山栈道形成的一个渡口。
隋唐期间,隋炀帝开凿了大运河往后,这里成为了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一个交汇点,因此西津古渡不仅是军事渡口,而且也是大江南北商业物资的主要集散港口。
在陆路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水路航运成为了货色运输、职员往来的紧张路子,从此这里便变得逐渐繁华起来。
”镇江文史专家裴伟先容说。

沿着古街一起往西,便可以创造一座建于清朝的待渡亭,这是古代等待渡船时安歇的地方。
在待渡亭对面,悄悄地耸立着一尊人物雕像——清癯瘦削、右臂微抬、满目迷蒙,他便是唐代墨客张祜。
“镇江在唐朝期间被称为‘润州’,润州的金陵渡是古代连接南北陆路交通的主要渡口,与扬州的瓜洲隔江相对。
这里是北方人南下渡江第一站,也是张祜踏上润州的第一处所。
”裴伟先容说,张祜是中、晚唐之际的墨客,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绅士”之誉。
张祜生平有近500首诗词传世,这个数量在唐代墨客群中相称可不雅观,杜牧曾夸奖他“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当年,张祜曾经北上寻求仕途,但因受到元稹的排挤,没能得到官位。
在漫游江南时,羁旅愁绪涌上心头,遂用寥寥几笔描述出清冷凄迷的江上夜景。

读经典诗词 品美丽江苏⑧西津渡文脉悠长一眼看尽千年沧桑

张祜的这一首小诗,提及了两个地名:一是金陵,一是瓜洲。
古代诗词中的金陵,大都指南京,但瓜洲在扬州邗江县南,张祜如果身处南京的长江边,怎么可能看到对岸瓜洲灯火?裴伟阐明,六朝古都的南京,到了隋唐期间,被朝廷打压,贬为县,属当时润州(也便是镇江)统领。
按照老例,属县的别号会在文人墨客口中成为州的别号。
于是当时润州的蒜山渡也就被张祜称之为“金陵渡”。

从南朝到唐代前期,以扬州为中央的淮南多年都是南方最发达的地区,人烟辐辏,商贩往来不止。
而且扬州夜间处处灯火,水边停泊的船只比比皆是。
正如墨客李绅在《宿扬州》中写道:“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但是张祜眼中,对岸瓜洲为何是“两三星火”?裴伟说,到了晚唐,经由战役洗礼和漕路断绝的影响,润扬的繁华成为往事,墨客韦庄途经此地时满眼是清冷萧瑟的景象,只能写下“二十四桥空寂寂,绿杨摧折旧官河。
”以是,到了晚唐期间的张祜,他眼中的瓜洲也就只余“两三星火”了。
张祜笔下的“小山楼”,曾经是唐代“金陵渡”渡口一家堆栈的名字,详细位置位于何处,如今已不可考。
据称,当年的堆栈位于划子埠街,这条街只有一边有店铺,另一边则临长江,因此站在街边的店铺都能看到滔滔长江,但随着岁月的变迁,北岸那个“两三星火”的古瓜洲在晚清期间全部坍塌于滔滔江中,从此踪迹难寻。

与北岸坍塌对应的是,南岸诸渡则开始淤积,西津古渡现在离长江江岸已有300多米的间隔,失落去了原来的面孔。
从小在江边终年夜的裴伟对两岸的变迁印象深刻,“我是扬州人,从小就随父母在镇江终年夜,对岸有我的家,我的老屋子,小时候坐轮渡来回于两地之间,现在汽车走润扬大桥。
” 只管古渡不再,古街换貌,但西津渡“活化石”般的古代风貌却得以基本完全保存,其所承载的历史与厚重的文化,更加熠熠生辉。
目前,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是镇江文物古迹保存最多、最集中、最无缺的地区,是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所在。
古栈道上、古渡口边,深厚的历史堆积层,已经被厚厚的玻璃罩精心地保护起来。
全国仅存的元代过街石塔——昭关石塔,天下第一个水上救生组织展馆——救生会,佛教玄门相邻并济的宗教文化展馆——不雅观音洞、铁柱宫,全国文保单位——划子埠街历史风貌建筑组群……古街上浩瀚的历史文化景点,仿佛是一座天然历史博物馆,处处是文化,满眼皆历史。

古街上还完全地保存了江南民居、宗教建筑、民国建筑等风格迥异的古建筑样本,许多在江苏乃至在全首都堪称“孤本”,著名古建筑专家、中国文物学会原会长罗哲文师长西席曾评价说,西津渡是“绝无仅有的古渡遗存”,“它留下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是不可代替的”。

如今的西津渡,不再有渡。
早起,可品早茶,晚来,可赏夜景。
徜徉在这片历史文化街区中,无数赏心悦目的体验纷至沓来。
游人可以溜达于西津古街的青石板路上,想象着盛唐期间车水马龙、人潮如织的盛况。
若从古街入口走到底,还可以登上半山腰,远眺滔滔长江水,俯瞰西津渡古街。
待到夜幕降临时,屋檐上挂着的灯笼亮出发点点红光,沧桑古街变得朦胧而神秘,仿佛回到了舟楫交织、人声鼎沸的古代。
“白天看一眼千年的历史街景,夜晚看热闹的西津大市,西津渡真是越来越美了。
”一位来自徐州的游客由衷地赞赏。
西津渡正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八方游客,而这热闹、繁华的背后,正是古镇里最真实的“人间烟火”。

西津渡是古老的、历史的,同时又是年轻的、当代的。
西津渡运营部经理仲纯见告,今年,西津渡打造了持续五个月的艺术生活节,新锐艺术家和青年匠人们将潮流文化创造性地融入了千年古街。
未来,西津渡历史街区将汇聚西津渡之“人文”、云台山之“青山”与西津湾之“绿水”,培植一个功能完好、配套做事完善的国家级示范综合旅游度假区。
游人既能在西津画苑、中国救生博物馆等文化展馆品悟历史之厚重,又能在主题文创产品中感想熏染古迹与当代元素的奇妙领悟。
古老与当代交相照映、传统与经典相融共生,经历沧桑风雨的西津渡正以历史文化资源作笔、全域多样风光为墨,描述一幅闪耀千年的历史画卷。
交汇点 王慧 演习生 刘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