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周边的小学生们都在取成绩,而家长们都在谈论着自家孩子要怎么“打”,以及打完了又如何在暑假给他们“拔高”的事。
趣玩吧结合这一征象,这个暑期就给小伙伴们总结一些必学的知识点,分享给小伙伴们,希望你们放学期不再是“挨揍”的那个喽!

古诗词一向是作为语文知识中的重点,是必须中的必须要节制以及全部背诵的,本期就先从古诗词开始,为你奉上

41

望天门山

唐代:李白

小学生必须会背的80首古诗词后40首附译文及注解快收藏吧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决牝牡,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注释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
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

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楚江:即长江。
由于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以是叫楚江。
开:劈开,断开。

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一作“直北”。
回:回漩,回转。
指这一段江水由于阵势险要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彭湃。

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
出:突出,涌现。

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了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42

别董大二首

唐代: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纭。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译文】

千里黄云遮天蔽日,景象阴沉,北风送走雁群又吹来纷扬大雪。

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心腹,天下还有谁不认识你呢?

就像鸟儿四处奔波无果只能自伤自怜,离开京洛已经十多年。

大丈夫贫贱谁又心甘情愿,本日相逢可掏不出酒钱。

【注释】

董大:指董庭兰,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
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称“董大”。

黄云:天上的乌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以是叫黄云。
曛 :阴暗。
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

谁人:哪个人。
君:你,这里指董大。

翮(hé):鸟的羽翼。
飘飖(yáo):飞舞。
六翮飘飖,比喻四处奔波而无结果。

京洛:长安和洛阳。

43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唐代: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译文】

黄师塔前那一江的碧波春水滚滚向东流,温暖的春天使人困倦,只想倚着东风小憩。

一株无主的桃花开得正盛,究竟是爱深红还是更爱浅红呢?

【注释】

江畔:指成都锦江之滨。

独步:独自闲步。

塔:墓地。

一簇:一丛,无主--没有主人。

44

游子吟

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典?

【注释】

游子:古代称远旅客居的人。
吟:诗体名称。

游子:指墨客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临:将要。

意恐:担心。
归:回来,回家。

谁言:一作“难将”。
言:说。
寸草:小草。
这里比喻子女。
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报得:报答。
三春晖:春天残酷的阳光,指慈母之恩。
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仲春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
晖:阳光。
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45

山行

唐代: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深处 一作:生处)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仲春花。

【译文】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

停下马车是由于喜好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仲春春花。

【注释】

山行:在山中行走。

远上:登上远处的。

寒山:深秋时令的山。

石径:石子的小路。

斜:为倾斜的意思。

深:另有版本作“生”。
(“深”可理解为在云雾环抱的的深处; “生”可理解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

车:肩舆。

坐:由于。

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赤色。

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仲春花。

46

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纭,路上行人欲销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落。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小雨纷纭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销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落。

【注释】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
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纷纭:形容多。

欲销魂:形容伤感极深,彷佛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销魂:神色凄迷,烦闷不乐。
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一直;如此景象,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借问:叨教。

杏花村落:杏花深处的村落落。
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
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落”作酒店名。

47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代: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

长安街上周详的春雨润滑如酥,了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

一年之中最美的便是这早春的景致,远赛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注释】

呈:恭敬地送给。
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张籍(766—830年)唐代墨客。
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天街:京城街道。
润如酥:细腻如酥。
酥,动物的油,这里形容春雨的细腻。

最是:正是。
处:时。

绝胜:远远赛过。
皇都:帝都,这里指长安。

48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唐代: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小雨不须归。

【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

渔翁头戴青色笠帽,身披绿色蓑衣,冒着斜风小雨,悠然自得地垂钓,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注释】

渔歌子:词牌名。
此调原为唐教坊名曲。
分单调、双调二体。
单调二十七字,平韵,以张氏此调最为著名。
双调,五十字,仄韵。
《渔歌子》别号《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
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由于船破旧了,请颜真卿帮助改换,并作《渔歌子》。
词牌《渔歌子》即始于张志和写的《渔歌子》而得名。
“子”即是“曲子”的简称。

西塞山:浙江湖州。

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时令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鳜(guì)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箬(ruò)笠:竹叶或竹蔑做的笠帽。

蓑(suō)衣:用草或棕体例成的雨衣。

不须:不一定要。

49

望洞庭

唐代: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山水翠 一作:山水色)

【译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宛如彷佛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田螺。

【注释】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和谐。
指水色与月光相互照映。

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了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犹如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山水翠:也作“山水色”。
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形容沉着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白银:一作“白云”。
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50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唐代: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译文】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如今彷佛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平步青云,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注释】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
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万里沙: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

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
浪淘:波浪淘洗。
簸:掀翻,高下簸动。

自天涯:来自天边。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
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
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

51

枫桥夜泊

唐代: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苏州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

玉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傍愁而眠。

苏州城外那寂寞寂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注释】

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

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乌啼:一说为乌鸦啼鸣,一说为乌啼镇。

霜满天: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该体会作寒冷;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江枫:一样平常阐明作“江边枫树”,江指吴淞江,源自太湖,流经上海,汇入长江,俗称苏州河。
其余有人认为指“江村落桥”和“枫桥”。
“枫桥”在吴县南门(阊阖门)外西郊,本名“封桥”,因张继此诗而改为“枫桥”。

渔火:常日阐明,“鱼火”便是渔船上的灯火;也有说法指“渔火”实际上便是一同打渔的伙伴。

对愁眠: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
便是后世有不解诗的人,疑惑江枫渔火怎么能对愁眠,于是附会出一种讲法,说愁眠是寒山寺对面的山名。

苏州: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苏州山而得名。

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
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
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
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别号枫桥寺;另一种说法,“寒山”乃泛指肃寒之山,非寺名。
寺曾经数次重修,现在的寺宇,为太平天国往后新建。
寺钟在第二次天下大战时,被日本人运走,着落不明。

夜半钟声:当今的佛寺(春节)半夜敲钟,但当时有半夜敲钟的习气,也叫「无常钟」或「分夜钟」。
宋朝大文豪欧阳修曾提出疑问表示:“诗人为了贪求好句,以至于道理说不通,这是作文章的毛病,如张继诗句“夜半钟声到客船”,句子虽好,但那有三更半夜打钟的道理?”可是经由许多人的实地查访,才知苏州和临近地区的佛寺,有打半夜钟的风尚。

52

滁州西涧

唐代: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

最是喜好涧边成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

春潮夹带着暮雨流的湍急,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清闲地横在水面。

【注释】

⑴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
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⑵独怜:唯独喜好。
幽草:深谷里的小草。
幽,一作“芳”。
生:一作“行”。

⑶深树:枝叶茂密的树。
深,《才调集》作“远”。
树,《全唐诗》注“有本作‘处’”。

⑷春潮:春天的潮汐。

⑸野渡:郊野的渡口。
横:指随意飘浮。

53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唐代: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译文】

去世寂之夜,乌云遮月,天边大雁惊飞,单于的军队想要趁着夜色悄悄潜逃。

正想要带领轻骑兵一起追赶,大雪纷纭扬扬落满了身上的弓刀。

【注释】

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

月黑:没有月光。

单于(chán yú ):匈奴的首领。
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遁:逃走。

将:率领。

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逐:追赶。

满:沾满。

54

忆江南·江南好

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译文】

江南是个利益所,那里的风光我曾经很熟习。
春天的时候,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注释】

忆江南:唐教坊曲名。
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
”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
”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
这里所指的江南紧张是长江下贱的江浙一带。

谙(ān):熟习。
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江花:江边的花朵。
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红胜火:颜色鲜红赛过分焰。

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
如,用法犹“于”,有赛过的意思。

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55

江南春

唐代: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落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

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映,水边村落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飞舞。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 如今有多少笼罩在这蒙蒙的烟雨之中。

【注释】

莺啼:即桃红柳绿。

郭:外城。
此处指城镇。

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

四百八十寺:南朝天子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
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

楼台:楼阁亭台。
此处指寺院建筑。

烟雨:小雨蒙蒙,如烟如雾。

56

唐代: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劳为谁甜?

【译文】

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山峰,及其美好的风景都被蜜蜂霸占。

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劳,又想让谁品尝喷鼻香甜?

【注释】

山尖:山峰。

无限风光:极其美好的风景。

占:霸占,霸占。

采:采纳,这里指采纳花蜜。

57

江上渔者

宋代: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译文】

江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只喜好味道鲜美的鲈鱼。

你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注释】

渔者:捕鱼的人。

但:只

爱:喜好

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 味道鲜美的鱼。
成长快,体大味美。

君:你。

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出没:若隐若现。
指一下子看得见,一下子看不见。

风波:波浪。

58

夏日绝句

宋代: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去世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译文】

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去世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注释】

人杰:人中的豪杰。
汉高祖曾夸奖开国元勋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

项羽:秦末时自主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尽。

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59

元日

宋代:王安石

炮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炮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由去,迎着和暖的东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注释】

元日:农历正月月朔,即春节。

炮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
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化成放鞭炮。
一岁除:一年已尽。
除,逝去。

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百口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龟龄。

千门万户:形容门户浩瀚,人口稠密。
曈曈:日出光阴亮而温暖的样子。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尚,农历正月月朔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
也尴尬刁难联。

60

泊船瓜洲

宋代: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东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

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钟山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

和煦的东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注释】

泊船:停船。
泊,停泊。
指停泊靠岸。

绿:吹绿。

京口:古城名。
故址在江苏镇江市。

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

一水:一条河。
古人除将黄河特称为“河”,长江特称为“江”之外,大多数情形下称河流为“水”,如

汝水、汉水、浙水、湘水、澧水等等。
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一水间指一水相隔之间。

钟山:在江苏省南京市区东。

61

书湖阴师长西席壁

宋代: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推门送青来。

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喷鼻香暗度垣。

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

【译文】

茅草房庭院常常打扫,清洁得没有一丝青苔。
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将绿苗牢牢环抱;两座青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桑树枝叶繁茂,楝花也十分繁盛。
清风吹送楝花余喷鼻香,悄悄地送过墙头。

黄鸟数声啼叫惊起了午间的残梦,恍恍惚惚,我还以为身在旧居半山园中。

【注释】

书:书写,题诗。
湖阴师长西席: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今江苏南京)紫金山时的邻居。

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
无苔:没有青苔。

成畦(qí ):成垄成行。
畦:经由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护田:这里指护卫环抱着园田。

推门(tà):开门。
闼:小门。
送青来:送来绿色。

楝花:苦楝花,常见于北方地区,花淡紫色,有芳香。

敛:收敛。
垣(yuán):矮墙。

黄鸟:黄莺。
午梦:昼寝时的梦。

半山园:王安石退隐江宁的住所,故址在今南京东郊。

62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代: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裴回。

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不雅观,滞留江海得加餐。

献花游女木兰桡,小雨斜风湿翠翘。

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辞招。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译文】

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妖冶温顺。

放生出去的鱼鳖追赶着人们来,到处都开着不知谁种的荷花。

躺在船里的枕席上可以以为山在一俯一仰地晃动,飘荡在风里的船也知道和玉轮徘徊留连不已。

湖里成长的乌菱和白芡不用论钱,水中的雕胡米就像包裹在绿盘里。

忽然回顾起在会灵不雅观尝食新谷之事,如要滞留在江海之上需多进饮食,保重身体啊。

兰舟上的采莲女把湖上的荷花采下来送给游人,在小雨斜风里,她们头上的翠翘被打湿。

芳草丛生的小洲上长满了喷鼻香草,这些采莲女又如何能逐一认识?

做不到隐居山林,暂时先做个闲官吧,这样尚可得到长期的清闲赛过暂时的休闲。

我本来就没有家,不安身在这里又能到哪里去呢?何况就算是故乡,也没有像这里这样幽美的湖光山色。

【注释】

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
望湖楼:古建筑名,又叫看经楼。
位于杭州西湖畔,五代时吴越王钱弘俶(别号钱弘)所建。
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

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
遮:遮盖,遮挡。

白雨:指夏日阵雨的分外景不雅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跳珠:跳动的水珠(珍珠),用“跳珠”形容雨点,解释雨点大,凌乱无序。

卷地风来:指狂风席地卷来。
又如,韩退之《双鸟》诗:“东风卷地起,百鸟皆飘浮。
”忽:溘然。

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样平常开阔而且沉着。

放生鱼鳖:北宋时杭州的官吏曾规定西湖为放生地,不许人捕鱼,替天子延寿添福。

“水枕”句:躺在船里看山,不以为水波起落,只见山头忽上忽下。
水枕,即是“载在水面的枕席”。

风船:指的是“飘荡在风里的船”。
裴回:即徘徊。

乌菱:指老菱。
菱角老则壳黑,故名。
芡(qiàn):大型水生植物。

青菰(gū):俗称茭白。
生于河边、沼泽地。
可作蔬菜。
实在如米,称雕胡米,可作饭。

尝新:古代于孟秋以新收成的五谷敬拜先人,然后尝食新谷。

游女:出游的女子。
木兰桡:常用为船的美称,并非实指木兰木所制。
桡(ráo):划船的桨,这里指小船。

翠翘:古代妇女首饰的一种,状似翠鸟尾上的长羽,故名。

芳洲:芳草丛生的小洲。
杜若:喷鼻香草名。
多年生草本,高一二尺。
叶广披针形,味辛喷鼻香。

吴儿:指吴地之人,这里也代指采莲女。
吴地,指现中国长江下贱南岸一带地域的一个总称。

小隐:谓隐居山林。

63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蒙 通:濛)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合适。

【译文】

在残酷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注释】

湖:即杭州西湖。

潋滟(liàn yàn) :水面波光亮灭的样子。

方好:正是显得很美。

空濛:小雨迷茫的样子。

西子:西施,春秋时期越国有名的美女,原名施夷光,或称 先施 ,居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之首。
家住浣纱溪村落(在今浙江诸暨市)西,以是称为西施。

合适:也显得十分俏丽。

64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宋代: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早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北飞的大雁就像那向北归去的人一样平常,依依不舍,差一点掉队离群。

远隔千里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渡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

【注释】

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
《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
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

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
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
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
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上:指逆江而上。

归鸿:归雁。
破群:离开翱翔军队。

依依:不舍之貌。
归人:回家的人。

朔漠:北方沙漠之地。
杜甫诗:“一去紫台连朔漠。

更待:再等;再过。

65

题西林壁

宋代:苏轼

横算作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孔,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侧面看庐山岭连绵起伏,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呈现不同的样子。

之以是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孔,是由于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便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孔:指庐山真实的景致,形状。

缘:由于;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
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66

三衢道中

宋代: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译文】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每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连续前行。

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最近时更增长了些幽趣。

【注释】

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
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时令。

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
小溪,小河沟。
泛,乘船。
尽,尽头。

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
却,再的意思。

绿阴:苍绿的树阴。
阴,树阴。

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黄鹂:黄莺。

67

示儿

宋代:陆游

去世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文】

原来知道去世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悲哀没有见到国家统一。

昔时夜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落地的那一天时,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见告我!

【注释】

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元知:原来知道。
元,通“原”。
本来。
在苏教版等大部分教材中本诗第一句为“去世去元知万事空”,但在老的人教版等教材中为“去世去原知万事空”,由于是通假字,以是并不影响本诗的意境,尚有争议。
人教版等教材多为“元”,不常用通假字。

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但:只是。

悲:悲哀

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
古代中国分为九州,以是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同:统一。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北定:将北方平定。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略的地区。

家祭:敬拜家中先人。

无忘:不要忘却。

乃翁: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68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宋代:陆游

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几次再三鸣。

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译文】

迢迢万里的银河朝西南方向下坠,喔喔的鸡叫之声在邻家不断长鸣。

疾病折磨我险些把救亡壮志消尽,出门四望不禁手搔白发抱憾平生。

三万里长的黄河奔驰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西岳耸入云霄上摩上苍。

中原公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愿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注释】

将晓:天将要亮。
篱门:竹子或树枝编的门。
迎凉:出门感到一阵凉风。

天汉:银河。
《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
”毛传:“汉,天河也。

搔首:以手搔头。
发急或有所思貌。
怆(chuàng):悲哀。

三万里:长度,形容它的长,是虚指。
河:指黄河。

五千仞(rèn):形容它的高。
仞,古代打算长度的一种单位,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
岳:指五岳之一西岳西岳。
黄河和西岳都在金人盘踞区内。
一说指北方泰、恒、嵩、华诸山。
摩天:切近亲近高天,形容极高。
摩,摩擦、打仗或触摸。

遗民:指在金盘踞区生活的汉族公民,却认同南宋王朝统治的公民。
泪尽:眼泪流干了,形容十分悲惨、痛楚。
胡尘:指金人入侵中原,也指胡人骑兵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和金朝的暴政。
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南望:远眺南方。
王师:指宋朝的军队。

69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宋代: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落落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译文】

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落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会种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放学着种瓜。

【注释】

耘田:除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

各当家:每人担当一定的事情。

未解:不懂。

供:从事,参加。

傍:靠近。

70

四季田园杂兴·其二

宋代: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洁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惟 通 唯)

【译文】

初夏正是梅子金黄、杏子肥的时节,麦穗扬着白花,油菜花差不多落尽正在结籽。

夏天日长,篱落边无人过往,大家都在田间劳碌,只有蜻蜓和蝴蝶在款款飞舞。

【注释】

篱落:竹篱。

71

春日

宋代: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涯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东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注释】

春日:春天。

胜日:景象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寻芳:游春,踏青。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滨:水边,河边。

光景:风光风景。

等闲:平常、轻易。
“等闲识得”是随意马虎识别的意思。

东风:东风。

72

题临安邸

宋代: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译文】

【韵译】

西湖四周青山绵延楼阁望不见头,湖面游船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

温暖馥郁的喷鼻香风把人吹得醉醺醺的,切实其实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散译】

远处青山叠翠,近处楼台重重,西湖的歌舞何时才会停滞?

淫靡的喷鼻香风陶醉了享乐的朱紫们,切实其实是把偏安的杭州当作昔日的汴京!

【注释】

临安:现在浙江杭州市,金人攻陷北宋都城汴京后,南宋统治者亡命到南方,建都于临安。
邸(dǐ):旅店。

西湖:杭州的著名风景区。
几时休:什么时候休止。

熏(xūn):吹,用于温暖馥郁的风。

直:切实其实。
汴州:即汴京,今河南开封市。

73

游园不值

宋代: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不安于室来。

【译文】

大概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我轻轻地敲打柴门久久不开。

满园子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开得正旺的红杏有一枝枝条伸到墙外来了。

【注释】

游园不值:想游园没能进门儿。
值,碰着;不值,没得到机会。

应怜:概是感到心疼吧。
应,表示预测;怜,怜惜。

屐(jī)齿: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

小扣:轻轻地拍门。

柴扉(fēi):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74

不雅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宋代: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那 通:哪)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壁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由于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运送活水。

【注释】

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
朱熹父亲朱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
落絮如飞,肯向东风定。

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
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
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响在塘水之中,一直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徘徊:来回移动。

为:由于。

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那得:怎么会。

那:怎么的意思。

清如许:这样清澈。

如:如此,这样。

清:清澈。

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利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前辈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75

村落庄四月

宋代: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村落庄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译文】

山坡野外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照映。
杜鹃一声声啼叫在如烟如雾的蒙蒙小雨中。

村落庄的四月正是最忙的时候,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注释】

山原:山陵和原野。
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
川:平地。

子规:鸟名,杜鹃鸟。

才了:刚刚结束。
蚕桑:种桑养蚕。
插田:插秧。

76

墨梅

元代: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版本一)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版本二)

【译文】

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像是用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

它不须要别人称颂颜色多么好看,只是要将暗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注释】

墨梅:用墨笔勾勒出来的梅花。

吾家:我家。
因王羲之与王冕同姓,以是王冕便认为王姓自是一家。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
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池头:池边。
头 :边上。

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四种,如,清墨、淡墨、浓墨、焦墨。
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痕:痕迹。

清气:梅花的暗香之气。

满乾坤:弥漫在天地间。
满:弥漫。
乾坤:天地间。

77

石灰吟

明代: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点火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明净在人间。

(一作:千锤万击出深山 / 千鎚万击出深山)

(一作:粉骨碎身全不惜 / 粉身碎骨浑不怕 / 粉身碎骨全不怕)

【译文】

经由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它把熊熊烈火的点火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纵然粉身碎骨也绝不畏惧,只要把高尚的节操留在人间间。

【注释】

石灰吟:赞颂石灰。
吟:吟颂。
指古代诗歌文体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困难。
千、万:虚词,形允许多。
锤:锤打。
凿:开凿。

若等闲:彷佛很平常的事情。
若:彷佛、好似;等闲:平常,轻松。

浑:全。

明净: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人间:人间间。

78

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清代: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译文】

只有依赖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抖擞勃勃活气,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究竟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注释】

九州:中国的别称之一。
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生气:生气勃勃的局势。

恃(shì):依赖。

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喑(yīn),沉默,不说话。

天公:造物主。
抖擞:振作,奋发。

降:降生,降临。

79

所见

清代: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洪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于是立时停滞唱歌,悄悄静地站立在树旁。

【注释】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振:振荡;回荡。
解释牧童的歌声洪亮。

林樾(yuè):指道旁成阴的树。

欲:想要。

捕:捉。

鸣:叫。

立:站立。

80

竹石

清代: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坚劲 一作:韧)

【译文】

竹子捉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听凭你刮酷暑的东熏风,还是隆冬的西北风。

【注释】

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墨客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殊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立根:扎根,生根。

原:本来,原来,原来。

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磨:折磨,挫折,磨炼。

击:打击。

坚劲:倔强有力。

任:听凭,无论,不管。

尔: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