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仙姿

【后唐】李存勖

曾宴桃源深洞。
一曲舞鸾歌凤
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
如梦。
如梦。
残月落花烟重。

【美学评分】

9268分  李存勖忆仙姿曾宴桃源深洞美学鉴赏u0026查证

总体评分:92.68分

作品影响:5.00

合于章律:21.00

工于意境:29.78

臻于情绪:36.90

推举指数:★★★★☆

【美学详解】

作品影响:

依《钦定词谱》,本阙为词牌《如梦令》六体之第一体正格。

本阙也是历史上第一首《如梦令》。
宋苏轼词注:此曲本唐庄宗(李存勖是后唐开国天子,史称后唐庄宗)制,名《忆仙姿》,嫌其名不雅观观,故改为《如梦令》。
盖因此词中有“如梦、如梦”叠句也。

词人李存勖是五代十国期间,后唐的开国天子,并且是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填词的天子。

合于章律:【巧】【沉】【韵】

巧:本词非常奥妙,仿佛将词人四处征战的往事,都寄寓在本词之中。
史料记载,李存勖是一个恃勇矜功之人,打仗特殊厉害,生子当如李亚子,便是他的去世敌朱温对他的评价。
后来果真应验,李存勖亲手灭了后梁,并成为后唐的开国之君。
以是,我们再读这首词,“桃源深洞。
一曲舞鸾歌凤”带有富贵的皇家气息,李存勖父亲李克用,也是盘据一方的节度使,从小李存勖的物质生活环境,该当是优渥的;而“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仿佛是每次出门征战,爱人和他的生离去世别。
而等李存勖当了天子之后,再回忆以前征战四方的岁月,竟有如梦如梦的感慨。
或许,那些征战的日子,也是激情燃烧的岁月,才是最让词人眷恋的光阴。

沉:本阙压词林正韵第一部,韵脚为ing/ong/eng,其特色便是鼻音很重。
本词如梦、如梦,并且写月着落花的场景,合营鼻音深奥深厚的发音,有催人入梦之感。
后来,这首词也成了《如梦令》的词牌,或许也是由于此。

韵:残月落花烟重,写的是面前之境,颇有凄清之美,尤其是烟重,觉得目之所及,一片迷茫,在想起曾经的舞鸾歌凤、想起曾经的和泪送别,心里感慨颇多,真是曲终而意不尽。

工于意境:【渺】【艳】【隽】

渺:本词意境极为缥缈,我们可以想象,那场宴会、那场送别,都是往事,又一层回顾的斑驳之美。
而且词人当下,又是落花满地,月光迷离,烟雾重重。
这种如梦如幻的场景,显得虚无缥缈,游思无定,是缥缈美感的范例特色。

艳:一曲舞鸾歌凤、出门和泪相送。
本词中,该当有一位艳丽的女子,她衣着富丽,舞蹈唱歌都是善于,她也一往情深,每次分别,出门相送,哭成泪人。
史料记载,李存勖有皇后刘氏,庄宗对她极尽恩宠,乃至某种意义上,亦因她殒命,词中的女人,或许便是这位刘皇后。

隽:词中“泪眼”、“落花”,都是特写镜头,有隽永之美,而在特写之外,又有大量的留白,引人无限遐思 。

臻于情绪:【凄】【逝】

凄:过去的回顾,是桃源深洞、是舞鸾歌凤、过去的回顾,是深情告别,是和泪相送;然而如今,只是:残月落花烟重。
一个“残”字,写的是玉轮,更是自己的心情。
今夕比拟,特殊有凄清之美。
这种手腕,后世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一阙,基本与此非常类似。

逝:光阴飞逝、往事一去再难复返。
花落再开,又是明年,本词有光阴殇逝之美。

人本美学总评:

后唐庄宗,武能上马定乾坤,文却不能提笔安天下。
其生平的故事,让人扼腕嗟叹,但却不能否认他的诗词才华,对宋词做的贡献。
本阙小令,用韵深奥深厚,章法奥妙,韵致极佳,尤其具有缥缈之美,词中桃源盛宴,艳美女子,隽永泪眼,在残月落花的对照之下,更显一种凄清之美,光阴流逝,让人有殇逝之叹。

【名家不雅观点参考】

1、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评:五代词嗣响唐贤,悉可被之乐章,重在音节谐美,不在雕饰字句。
而好手作之,声文并茂。
此词‘残月落花’句,以闲淡之景,寓浓丽之情,遂启后代词家之秘钥。

笔者思考:笔者不认可:重在音节谐美,不在雕饰字句。
五代词在宋词历史上,可以说是非常富丽的,佳作频出。
此阙“残月落花烟重”,有落花满地、月光清清之美,而烟重更是让这片月色又带来朦胧缥缈之美,实属精妙。

2、褚人获评:李存勖搽画粉墨与敬新磨等日闹优场,粗犷之极,岂有清思者?乃其作《如梦令》词,‘曾宴桃源深洞’如斯,抑何婉丽如此?

笔者思考:李存勖也被称为伶官天子,自幼便喜好唱戏,常与戏子嬉戏厮混,称帝自取艺名为“李天下”。
有一则故事如下:李存勖与众戏子一同嬉闹,四处张望着喊道:“李天下,李天下何在?”戏子敬新磨越众上前,抬手便扇了他一个耳光。
李存勖顿时被打懵了,戏子们也都惶恐不已。
敬新磨笑道:“理天下的只有天子一人,你还呼喊谁呢?”戏子们尽皆失落笑。
李存勖非但不怒,还重赏了敬新磨。
可见,李存勖搽画粉墨与敬新磨等日闹优场,是多么的属实又荒诞。
李存勖的诗词才华,或许和他自幼喜好唱戏有关,这点并不虞外。
意外的是,这样一位戏子戏子,竟然灭了后梁、灭了北海国、灭了前蜀,还是后唐的开国天子,其前半生的功业,让人侧目。

3、张宗楠《词林纪事》评:叠二字最难,唯此恰好。

笔者思考:倘若叠二字最难,那《采桑子》常有叠四字的,而且李清照的“寻寻觅觅”,连叠七字,可还了得?对词坛浩瀚才子文人而言,叠字或无最难可言。

【诗词查证】

1、 本词有多个版本。

依学苑出版社《钦定词谱》,本阙为:曾宴桃源深洞。
一曲舞鸾歌凤。
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
如梦。
如梦。
残月落花烟重。
但依上海辞书出版社《唐宋词鉴赏》,则“一曲舞鸾歌凤”变成“一曲清歌舞凤”;“长记别伊时”变成“长记欲别时”。

笔者此处采取《钦定词谱》版本。
缘故原由如下:

舞鸾歌凤,句内形成对仗之美,舞对歌,鸾对凤,并且有歌舞升平的气氛。
而“清歌舞凤”的“清”字与桃源盛宴明显有些不谐;再者出门和泪相送,解释人都要出门了,用“别伊时”比“欲别时”更好。
其三,按照笔者的美学评分标准评分,《钦定词谱》版,评分92.68分,《唐宋词鉴赏辞典》版,评分90.06,故笔者采取更美的版本,和大家一起分享诗词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