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区第一届老年人讲故事大赛一等奖作品:古塔凌云。
作者:郭文祥。
在北京通州的运河桥上向西岸看去,有一座小塔好象被夹在高楼大厦的缝隙里,它便是千年古塔:燃灯佛舍利塔,简称燃灯塔。实在从塔下的西海子公园看去,那些高楼并不在塔跟前,它们与燃灯塔之间还隔着北运河进京的通惠河。
这座燃灯塔可一点也不小,它曾经是通州古城的最高建筑,是通州古城北门西侧三教庙的建筑标志,也是全体通州地区的地理标志。它与城东的大运河相距只有三百米,南来的运河漕船老远就能看到燃灯塔,也就知道通州到了,北京到了。
燃灯塔前面是三教庙中规模最大的儒教文庙,文庙建于元代,它实际上也是一所儒家学院。这里先后有两千多逻辑学子科举中榜、功名显赫,以是现在文庙里设有科举文化主题展览,乃至展出了考生夹带的小抄和状元的卷面作文。文庙的核心便是这座大成殿,里面供奉着孔子和其浩瀚弟子的牌位。
文庙后面便是佛教的佑胜教寺和玄门的紫清宫,它们分别建于北齐和明代,它们与文庙成为海内唯一的三教紧邻互通建筑群,形成儒、释、道三教睦邻四百多年,表示了中华文化既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
佑胜教寺西侧便是它的专属建筑燃灯塔,它从北周建塔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被列为古代"通州八景"之首。来到燃灯塔下容身仰望,好一座俊美古塔,这真是精工细作、整洁俊秀、端庄完美、祥云显灵。
这是一座八角面的密檐式实心砖木塔,塔高56米,有13层密檐,是北京最古老的密檐塔。它的八面檐头下共悬挂2248个铜铃,是海内悬挂风铃最多的古塔。塔内天宫藏有佛牙和舍利子,塔外每层每面石檐下的小空格里都雕有白石佛像,正面供奉燃灯佛。
燃灯佛是佛教三代大教主之首,其余两代大教主是他的继续佛释迦牟尼和弥勒佛,他们三位依次掌管着韶光的过去、现在、未来,以是燃灯佛有着更高的佛学地位。
燃灯塔巍峨耸立在北运河的出发点处,被誉为京杭大运河的"四大名塔"之一。其余三大名塔分别是山东临清的舍利塔、江苏扬州的文峰塔和浙江杭州的六和塔。可见燃灯塔具有极高的历史地位,它的身体也成为京杭大运河的航标。
清代墨客王维珍为燃灯塔写下《古塔凌云》诗:云光水色潞河秋,满径槐花感旧游。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枝塔影认通州。
王维珍是1840年鸦片战役时的科举进士,他做梦也不会想到一百多年后的中华大地会天翻地覆,中华民族扬眉吐气,昂首阔步,走向辉煌!
郭文祥微制品,20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