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当官很多都是比较中庸,尤其是对付底层生活和边陲战事知之甚少的,但是有些读书人却是英气干云,豪情不逊武将,陆游便是个中之一,他生平最为怀念的光阴便是自己的那段军旅光阴,这在他的很多诗词中都有表达,而笔者本期要分享的这首词,便是来陆游晚年回顾军旅光阴的一首词作,上阕英气冲天,下阕又无奈凄凉到堕泪,末了一句令人拍桌赞叹。

《诉衷情》-(南宋-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年近70的陆游将生平豪情写进了这首词最后一句回味无穷

这首词的口语译文如下:回忆当年出路似锦寻求封侯拜将的机会,一个人骑着马就跑去边疆保卫梁州。
如今保卫边陲要塞的场景只能在梦中涌现,梦醒时分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处?便是的征袍也由于尘土铺满而变得晦暗。
胡虏还没有消灭,自己的鬓角已然泛白,只有无奈空留眼泪。
这生平谁有能预见,原来想一贯在天山抗敌,如今只能一辈子老去世在沧州!

写这首词时,陆游已年近70。
开篇词人就回顾自己当年的军旅光阴,那时候的陆游一腔年夜志壮志,就想北征收复失落地,报效国家,一个人就跑去参军,可见年轻时候的陆游是何等英雄年少。
但是在时局的变动下,当时的主和派霸占上风,墨客北征的抱负只能落空,而陆游这样的情形也是黯然罢官回籍,只能眼看着当年的征袍被尘土遮盖。
这是若何的无奈的心伤,这是现实和空想的差距,纵使有一腔年夜志壮志终极只能黯然神伤。

下阕开头三句短叹将词人无奈凄凉的感情渲染到极致,胡虏的忧患还没有解除,自己已经垂垂老矣,想报国却无门,这样的无奈和凄凉让墨客不由落泪。
末了一句是墨客对付自己平生境遇的总结,本想着在边塞杀敌,但是终极却只能在家中等着终老。
对付陆游这样的爱国墨客还有什么事情是比这更伤心的吗? 这一句短短通过比拟,将生平的悲壮写尽,令人拍桌赞叹。

实在隐居往后曾多次在梦中回到当初的峥嵘岁月,就像“更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中所描述的那样。
纵然陆游壮志未酬,在他临去世前也对付收复中原有着无比的信心,在给子弟的诗文中写道“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而陆游这样深奥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千百年来也传染着一代代的爱国人士,令人敬仰。

对付陆游这首《诉衷情》大家有什么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