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彦曾经在一个寒食节与一位青楼女子重逢,数年后重回京城,在寒食节再次出游,想起这件往事,不禁触物生情,引发了内心的惆怅之感,于是写下了这首《应天长》的著名词作。
在这首词中,周邦彦以跌宕起伏的笔触抒发了自己沉郁、惆怅的心情,借助于景物和回顾,创造出了一幅空灵深远的画面,让我们在淡淡的措辞中,感想熏染到词人为我们营造出的绝妙意境。

应天长

周邦彦

条风布暖,霏雾弄晴,池塘遍满春色。
正是夜堂无月,沉沉暗寒食。
梁间燕,前社客。
似笑我、闭门愁寂。
乱花过,隔院芸喷鼻香,满地散乱。

周邦彦最著名的应天长将今昔忆实交织成一片艺术佳境

长记那回时,重逢相逢,郊野驻油壁。
又见汉宫传烛,飞烟五侯宅。
青青草,迷路陌。
强载酒、细寻前迹。
市桥远,柳下人家,犹自相识。

上片起笔三句,便为我们描述了一幅活气盎然的春景画面,“条风布暖,霏雾弄晴,池塘遍满春色”,条风便是东风。
东风的无限温顺,将迷雾吹散,一轮春日上头,抚弄着池塘中的绿水,可谓春色盎然矣!

然而,这却并不是词人想为我们描述的基调,接下来两句才是,“正是夜堂无月,沉沉暗寒食”,寒食之夜的黯淡无月,将天地笼罩在一片阴郁之下,词人独坐堂中,心境也是这般。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开篇三句是白日的景象,此时的夜景才是词人的现实情形。

接着词人以物来“不雅观我”,“梁间燕,前社客;似笑我、闭门愁寂”,以燕子眼中所见之我来衬托自己的孤枯寂赖、苦闷与低沉。
寒食的韶光早于春社之日,此时燕子已经飞回,以是称燕子为“前社客”。

夜色无月、燕子笑我,实在都因此外界环境来反衬内心之低落,读来就已经够凄苦了,然而词人又出奇语,“乱花过,隔院芸喷鼻香,满地散乱”,落花纷飞,其景象本来很美,院外喷鼻香气扑来,更是极其舒适(芸是一种喷鼻香草,此处用其喷鼻香气),但是残花满地的景象,却又极悲,这种哀艳的景象,当真是奇笔奇语也。

下片以“长记”领起回顾,是词人伤感的缘故原由,“重逢相逢,郊野驻油壁”。
那一年双方也是在寒食节不期而遇,她乘着油壁轻车而来,情景宛如昨日,令人回味。
可是,一瞬间的美好之后,却是“又见汉宫传烛,飞烟五侯宅”,此处是化用了唐人韩翃的诗句“日暮汉宫传烛炬,轻烟散入五侯家”,渲染气氛,也将回顾拉回了现实。

于是词人高下求索,“青青草,迷路陌;强载酒、细寻前迹”,词人踏草而行,却由于芳草萋萋而迷失落了道路,词人不肯放弃,载酒细寻,可是依然无迹可寻。
终极只是,“市桥远,柳下人家,犹自相识”,当年陈迹犹在,当年的柳下人家仍旧是识得自己的,可是却绝非当年双双的景象了。
这种求索后的不遇,正是词人夜晚独坐的缘故原由。

周邦彦的这首词,从白日寒食所见之景写起,继而写夜晚独坐惆怅,回顾起当年寒食重逢的景象,想到今日重游不见的伤感,回顾与现实,往昔与今日,相互交织在一起,变幻莫测,但却层次分明的为我们展开,营造了凄楚回环的意境,可谓极尽刻骨铭心之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