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秋风拂过广袤的大地,一抹抹残酷的红,将山峦装扮得分外妖娆,绘就了一幅令民气醉的秋日画卷。

红叶,是秋日的符号,承载着无尽的诗意与情愫。

片片红叶,低吟着秋日的故事,每一抹嫣红,都流淌着岁月的醇厚韵味。

满山红叶醉民气,于唯美的诗词中,赴一场红叶之约。

7首唯美的红叶诗词重逢最美的秋色

〔1〕

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宋·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
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秋风起,红叶落,犹如离人远去的背影,让民气生惆怅。

深秋时节,枫叶如火,菊花残酷,为大地披上一袭斑斓的外衣。
光阴流逝,闺中人不由得惦记起千里之外的游子。

仰望天空,云彩不断向远处飘去,归来的大雁,却未带来他的只言片语,不知道该如何将这份思念,寄到他的身边。

站在窗前,泪水扑簌簌地从脸颊滑落,滴到砚台里,和着泪水研墨,将深深的思念,化作一行行深情的笔墨。

每一笔都饱含情意,一贯写到分别后的环境。
情到深处,泪水喷涌而出,滴到信笺上,赤色的信笺被泪水湿褪了颜色。

〔2〕

谢亭送别

唐·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劳歌: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后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深秋时节,许浑在谢亭送别朋侪。

唱完一曲悠长的送别之歌,解开船缆乘船驶向远方。
正值秋季,两岸的青山上,枫叶流丹,层林尽染,一江碧绿的江水向前奔流而去。

酒醒后已是傍晚时分,才意识到,朋侪乘坐的客船早已远去。
天下着雨,统统都笼罩在苍茫的暮色中,只好在满天风雨中,独自走下西楼。

青山、绿水、红叶,一幅色彩斑斓而又动感十足的画面,凄清而又唯美,进一步渲染了离去的氛围。

〔3〕

山中

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荆溪,源出陕西蓝田县西南秦岭山中。

初冬时节,王维溜达山林。
荆溪之水缓缓地流淌,溪水清莹澄澈,露出形态互异的白色石头。
景象变得愈发寒冷,山间的红叶,也不似昔日那般繁盛,疏落地挂在枝头。

行走在空寂的山林中,明明未见雨滴,却感到一股湿润之气迎面而来。
四周是苍松翠柏,满山的苍翠,浓郁得像是能溢出水分,仿佛要将人的衣裳润湿。

这首诗好似一幅幽雅的山水画,“白石”、“红叶”、“空翠”,色彩错落有致,既有视觉上的享受,又有心灵上的洗礼。
苏轼曾赞颂此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4〕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仲春花。

深秋时节,墨客驱车行至山间,本是匆匆过客的墨客,被面前那风起云涌的枫林所吸引,停车容身。

沿着蜿蜒弯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升起的地方,模糊约约住着几户人家。

市价薄暮,之以是停下车来,是由于那经霜的枫叶,比早春仲春的鲜花还要红艳。

枫叶流丹,层林尽染,如满山云锦,这份视觉的冲击,让墨客忘怀了旅途的怠倦,即便在万物凋零的秋季,也能创造别样的活气。

〔5〕

韦处士郊居

唐•雍陶

满庭诗境飘红叶,绕砌琴声滴暗泉。

门外晚晴秋色老,万条寒玉一溪烟。

红叶随风飘落,铺满全体庭院,置身个中,仿佛走进诗意瑶池一样平常。
叮叮咚咚的琴声,萦绕在耳边,转身一看,原来一道暗藏的飞泉,滴滴答答。

夕阳西下,晚霞染红了天空,已至深秋,万物在经历了一季的繁华后,逐渐失落去了亮丽的色彩。

万竿冷森森的寒竹,耸立在山间,一条溪流从竹林蜿蜒穿过,溪面上烟雾环抱,为秋日的景致增长了几分朦胧与梦幻。

这首诗,清幽文雅,动静合适,勾勒出韦处士隐居之地的宁静与文雅,抒发墨客寻友不遇的寂寞情怀。

〔6〕

秋山

宋·杨万里

乌臼平生老染工,错将铁皂作猩红。

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

乌桕树平生便是一位老染工,但每年在这个时节,都错将深奥深厚的黑褐色,调配成刺目耀眼的猩赤色,点缀在枝头。

而那些经霜后的小枫树,叶片变得通红,犹如偷饮了天宫的仙酒一样平常,醉态可掬。
它含羞地躲在松树后面,试图掩蔽自己醉酒的容颜。

这首诗新颖新奇,清新自然,想象力出神入化,将秋山描述得形象生动。

〔7〕

秋月

宋·朱熹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尘凡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清澈的溪水缓缓地流过碧绿的山头,月色如水般倾泻而下,寥阔的夜空与流动的溪水,像秋色一样豁亮清明、澄碧。

面前的美景,像是一道无形的樊篱,隔绝了尘世的鼓噪。
白云悠然自得地漂浮在空中,片片红叶在秋风中摇荡,白云与红叶,构成一幅动人的画面,令人陶醉个中

这首诗清新淡雅,青山、碧水、白云、红叶交相照映,如同一幅明丽淡雅的水墨画,缓缓呈现在面前,也寄托了墨客宁静与淡泊的情怀。

来源:一诗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