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试题
参考答案
试题
参考答案
英语
试题
参考答案
从省教诲考试院获悉,2019年浙江语数高考命题思路已经公布!
命题思路文后,我们还附上了试题评析,赶紧一起来看看——
2019年浙江高考命题思路
语文(语文学科组)
2019年是“新高考”改革第三年,也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版)颁布第二年。今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命制的总体思路为“求稳不守旧”“求新不刻意”,“求稳”指传承浙江卷多年来传统,命制造风上保持基本同等,让学生“不感到意外”;“求新”指在方向、内涵上表示新课标理念、新考改精神,强调在“真实情境”“范例任务”中稽核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进一步加强高考的选拔功能和传授教化勾引浸染,突出高考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一、突出“立德树人”,强调语文育人功能
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高考科目体系中“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特有功能,坚持以“立德树人”基本导向,推动“立德树人”教诲任务的实现。
所选语料格调积极,富有教诲意义。比如措辞笔墨利用第2、3题“国家宝藏”,落脚“文化自傲”;第4题警示人们要阔别毒品;实用类文本阅读“苗绣”,先容中华大家庭中一种美好的艺术形态;文学类文本阅读《呼兰河传》(节选),从孩子的眼力来看天下,温暖,美好,又活气勃勃;古文阅读《<宗子相集>序》,主人公宗臣“宁瑕无碔”的品质追求,值得学习;古诗鉴赏《早秋过龙武李将羽书斋》,塑造了一位有文人雅兴又不失落勇武本色的将军形象;传统文化经典(《论语》)题呈现“仁者”心怀天下之“忧”。
题目表述看重勉励,追求正向勾引。如语用题第6题,哀求考生从“为老百姓办实事”角度评价“赤色议事厅”;写作题“如果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个中“创造生活”用语,对正处于发展关键节点的青年来说,饱含鼓励和期待,能引发考生“我的生活我创造”的自满感。
二、创设“真实情境”,表示“实践性”哀求
重视在考生个体体验、社会生活、学科认知等详细情境中,稽核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实战”能力。
所谓创设“真实情境”,便是让考题努力靠近人们日常的语文学习内容、办法。比如阅读题,实用类文本阅读为考生供应三则与“苗绣”有关出惩罚歧的材料,符合人们通过阅读理解实用性新知识的阅读常态。文学类文本阅读从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节选,在担保文本的文学品味、暗合新课标提倡的“整本书阅读”理念之外,也靠近人们阅读文学作品时“读经典”的普遍哀求。古文《<宗子相集>序》语料看似有难度,但题目设置贴近课内知识,相符“读懂浅易文言文”的高中生古文阅读的“真实”水平。
看重在措辞利用语境中稽核学生能力。比如,第1-4题,连续在详细语境中稽核字音字形、词语辨析、标点利用、语病等,内容涉及“历史文化名城”“超级真菌”“芬太尼类物质”等当下热门话题,富有生活真实感;第5题,哀求学生根据高下文逻辑进行“填空”;第6题,哀求学生看懂“流程图”,隐含“跨媒介阅读与互换”学习任务群哀求之外,也正是这个“读图时期”真实情境的表示。
三、看重“范例任务”,凸显“综合性”特点
在现实生活中,办理问题的方法总是多种多样,“真实情境”题目的解答也不应过于受限,也更符合语文学科特点。
答案只管即便“开放”多样,即在担保设题科学性的同时,避免那种问题层层设限而答案指向单一的情形,把较充分的思考空间、个性展示机会留给学生。比如第10题,哀求考生“简析措辞特点”,之以是考“措辞特点”,一是由于它包括修辞、用语、句式、语气、风格等诸多内容,学生可以多角度回答问题;二是由于“措辞特点”更贴近文学作品实质,更能稽核学生的审美能力,且学生又难以用“答题套路”应对。还有第12题“叙事特点”、第20题“如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等,都呈现“开放”多样却不大略的特点。
解题须要“综合”能力。毫无疑问,只需某种单一能力就能回答的试题已越来越少,须要考生综合利用多种能力解答的题目渐成趋势。不言而喻,今年的作文题最能表示这种综合能力特点。“如果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将如何对待你的‘读者’?”直接提问“你怎么对待?”固然是应试收紧话头的须要,但与以往相对模糊的“对此你怎么看”比较,它连用四个“你”,直指每一个“我”的意味更为强烈。而“我”的各不相同,为这个看似大略的问题留出了足够大的个性发挥余地、综合能力展示空间。学生在理解、写作中,除了遐想、想象能力,对生活的理解、方案能力,质疑、创新的能力外,可能还须要激情亲切的投入、精确代价不雅观的加持:考生要细读材料,摸准问题的背景,即“我”在发展过程中如何积极处理与他人关系的社会现实问题;然后是“我的生活我创造”,点燃展望“新生活”的激情;学生进而可以畅想“如何对待”,或尊重“读者”(他人),或与“读者”(他人)对话、互换,或不为“读者”(他人)影响或旁边,或既尊重“读者”(他人),又不为“读者”(他人)影响或旁边,或引领“读者”(他人)等。不仅可以写“怎么对待”,更可以深入地写“为什么要这么对待”“有没有其他的对待办法”等。
总之,2019年浙江省语文高考命题思路清晰、同等:求稳求新,表示新课标理念、新考改精神,在真实情境、范例任务中稽核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数学(数学学科组)
2019年是浙江省高考改革数学文理合卷考试的第三年,试卷进一步稳定了考试的哀求与形式,稳固了稽核的根本与重点,稳妥地进行了调度与优化。
一、稳定依据标准
试卷严格遵照《2019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解释》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传授教化辅导见地》的哀求,全面覆盖高中数学根本知识,突出主干知识,重视知识的内在联系,难度稳定。
试卷保持各题型题目数量的稳定,题型稽核功能的稳定,试题表述简练精准,考点清晰,梯度明显。
试卷面向全体考生,为不同根本、不同能力水平的考生都供应了适当相应的思考空间,表示了较好的区分度。
二、稳固稽核重点
试卷重视稽核根本知识、基本技能,贴近高中数学传授教化实际。稳固稽核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解析若干好多么高中数学主干知识,试题的设计看重通性通法。
试题关注对数学观点的理解。第7题哀求理解分布列、期望、方差的观点,再剖析打算;第8题哀求在理解空间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内在联系的根本上,确定角度的大小关系。
试题在看重根本的同时,把稳稽核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7题可以通过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转化问题;第19题以证明线线垂直为根本,探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第20题利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布局不等关系;第22题以基本的函数为背景,常见的问题为根本,常用的方法为手段设计问题,通过新的设问角度、新的解题策略、表示了问题的新高度。
三、稳妥调度优化
试题对问题的设计不断优化,设问由浅入深,总体打算量适当。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三种题型的题目都表示了一定的层次。第20题、第21题、第22题三题的第(I)题分别是求等差数列的通项、抛物线的准线、函数的单调区间等最常见的问题,这样的设计放低了出发点,为三题的第(II)题的深入研究供应了思路分解了难度。总体上表示了入口随意马虎、深入稍有难度,能充分反响不同学习程度学生的真实水平,使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有学习造诣感的思路。
有的试题可以进行多角度思考剖析,兼顾不同能力水平的考生。第15题既能从曲线方程的角度思考,也能利用椭圆定义简化打算;第10题通过打算创造数列项的变革规律,探求到办理问题的路子;第4题用中国古代数学文化和三视图相结合,表示数学文化的意义。
综上所述,2019年全国高考浙江省数学试卷,进一步稳定了文理合卷后的考试哀求与特点,表示了稳中有进的思想,做到面向全体考生,合理区分,精确勾引高中数学传授教化。
试题评析
续浙江卷之沉稳,见新课程之先声——2019年高考浙江省语文试题评析
杭州学军中学 正高等西席 特级西席 童洪星
浙江省台州中学 特级西席 毕本弓
2019年高考浙江语文卷是一份信度和效度俱佳、有较好区分度和适当难度的好试卷,得到了广大师生和社会的普遍认同。我们认为,本试卷指向核心素养,有效地稽核了学生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详细说来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构造稳定,难度略降
整份试卷基本沿袭了2018年浙江卷的构造,唯一的变革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由四个材料变成了三个材料,去掉了一个图表阅读材料(第6题考图文转换)。这该当说是近几年来试卷最为稳定的一年。
从难度看,较去年略有降落。措辞笔墨利用的前四题答案指向都较为明确。文学类文本阅读四道题均与常规传授教化紧密联系,紧张稽核学生的知识迁移,大多数学生会有一种“熟习感”。文言文阅读的文本有一定的难度,但几道题目都比较平和。其余实用类文本阅读去掉了一个图表材料,减轻了学生的阅读量,客不雅观上也降落了试卷的难度。
二、贴近教材,重视能力
今年的试卷中很多题目都能够从教材中找到援引。如第12题“剖析本文阐述上的特色”,稽核了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中有关“阐述”话题的干系知识,同时也涉及苏教版必修二“和平的祈祷”专题的写作知识“恰当选用阐述的角度”。再如第11题对“我的形象”的概括、第19题对“过”和“豪门”的讲授、第21题对“役夫之道”和“我无能”的理解,均能让考生自然地遐想到教材,有效地稽核了考生的干系知识及迁移能力。
三、立德树人,关注人生
从选材看,整份试卷生活气息浓,时期感强。第2、3题的《国家宝藏》便是央视热播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苗绣”2018年亮相伦敦时装周的T台,很多学生都非常熟习,能让他们感悟到传统文化的深厚与自满,增强文化自傲,较好地表示了立德树人的命意。
尤其是今年的作文题,命题者要考生谈论的实在是“我们到底该当为自己活还是为他人活”的问题。这个问题看起来大略,实则有较好的区分度,或者说命题者在这里给考生设置了一个小小的“陷阱”。“如果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将如何对待你的‘读者’?”这是一个比喻的说法。如果考生仅仅纠缠于“作家”“作品”“读者”三者的关系,不知其比喻意义,就随意马虎偏题乃至跑题。这个作文题贴近学生生活,值得学生思考,能让学生反思自我,思考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自我与时期的关系,思考如何于家国社会中找寻自我,很好地稽核了考生思维的辩证性、深刻性和丰富性。
四、瞄准新课程,表示新理念
第6题哀求学生从图表中读出“赤色议事厅”的事情职能和事情机制,指向真实的语文学习任务,表示了新课程跨媒介阅读的思想。文学类文本阅读材料节选自萧红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的第七章,这种取材方法符合新课程倡导整本书阅读的理念,为新课程整本书阅读作了一个很好的导引,同时也有效地规避了猜题。实用类文本阅读延续了去年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命题办法,进一步强化了新课程中群文阅读的观点。
立足根本,揭示课改方向 提升素养,展现课改目标——2019年高考浙江省数学试题评析
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 特级西席 沈新权
浙江省德清县高等中学 特级西席 江战明
2019年浙江省高考数学试卷依然保持了 “出发点低、坡度缓、层次多、区分好”的命题思路,严格按照《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浙江省普通高中数学学科传授教化辅导见地》(2014版)以及《2019年浙江省高考数学考试解释》的哀求,系统全面地稽核了高中数学的根本知识,多角度、多层次地稽核了高中数学的基本技能、方法和思想,深度稽核了学科核心素养,反响了新课程改革的方向。试题背景公正熟习、入口宽易上手、看重分层设计、不超纲不打擦边球,都这天常高中数学基本知识和常规方法,可较好地区分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在促进有利于高校合理选拔人才、高中数学传授教化的科学评价上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一、保持特色,立足数学根本
试卷坚持稽核高中数学的根本知识,试题设计环绕高中数学中的基本问题和观点展开,如第1,2,3,4,5,11,12,13,18等题或是源于教材或是教材的改编题,让学生有似曾相识的觉得。还有如第6题稽核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第7题稽核统计中的方差观点,第8题稽核立体几何中的三种空间角等问题都立足于教材,它们背景公正,随意马虎入手。
二、突出重点,强调知识核心
试卷重点稽核了高中数学核心内容——函数、数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与三角函数等。如第6,9,16,22题,突出了函数在高中数学中的主要地位,22题虽然是末了的压轴题,但第(Ⅰ)问的出发点低,易入手,第(Ⅱ)问则稽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充分表示了函数的核心地位;第14,18题是两道较为根本的三角题,稽核通性通法;第10,20两道数列题,在整卷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突出的也是函数思想与数列中的核心问题;第4,8,19三道立体几何题知识覆盖面虽广,但难度不大;第2,12,15,21四道解析几何题,多角度稽核了学生对解析几何观点的理解及推理运算能力。整份试卷充分表示了“对核心知识、核心能力重点关注、重点稽核”这逐一以贯之的命题理念。
三、坚持稳定,表示核心素养
试题的设计返璞归真,又在学科核心素养的稽核高下了功夫。如第20(Ⅱ),源自教材例题,稽核了数学归纳法,哀求西席和学生重视教材每个知识点,希望传授教化“不跑偏”,回归教材。再如第9,19题侧重稽核直不雅观想象和逻辑推理,第20(Ⅰ),21题侧重稽核数学运算,第22题侧重稽核逻辑推理,还有第9,10,16,17,18等题在着重稽核数形结合思想的同时又稽核了数学抽象与逻辑推理,这样的试题在整份试卷中比比皆是。这与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表示,是在数学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一脉相承。
四、导向课改,重视实质探究
试题重视对数学实质的挖掘,如第10,16,18(Ⅰ),21(Ⅱ),22(Ⅱ)等,只有在捉住实在质的根本上才能迅速而又精确的解答,又如第20(Ⅰ)既可以从数列的分外项入手进而归纳出数列的通项,也可以从整体出发利用合理的算法快速求解问题,这种“想得多一点,算得少一点;想得少一点,算得多一点”的命题理念在第16,17,21(Ⅱ)以及22(Ⅱ)中都得到了很好的表示,这些试题既有很好的区分度,又有利于勾引高中数学传授教化突出数学实质,重视学生对数学的探究;有利于落实新课程改革精神,实现高中数学传授教化的高质量运行,进一步推动中学的本色教诲。
来源:浙江考试(ID:zjsjyksywx)、浙江新闻客户端( 纪驭亚),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点一下文末的
↘
小编人为涨 5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