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

少有才名,十八岁时以善文为郡人所称。
汉文帝时任博士,迁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谪为长沙王太傅,故后世亦称贾长沙、贾太傅。
三年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坠马而去世,贾谊深自歉疚,烦闷而亡,时仅三十三岁。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长沙过贾谊宅》是唐代刘长卿创作的怀古诗,是一首七律佳构之作。
它通过对汉代文学家贾谊不幸遭遇的凭吊和痛惜,抒发了墨客自己被贬的悲愤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感情。
全诗意境凄凉,朴拙动听。

以长沙过贾谊宅为例说明若何三步掌握怀古伤今诗

作为一首怀古伤今诗的代表之作,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赏析。

01怀的什么古(古人古事)

怀古诗,首先就要搞清楚作者怀的什么古?详细来讲,便是写了什么古人?什么古事?什么古迹?

现在我们详细来剖析《长沙过贾谊宅》涉及到什么古人、什么古事、什么古迹。

首先通过标题《长沙过贾谊宅》我们就知道了,作者在这里写的古人便是“贾谊”。

关于“贾谊”这个人,我们该当并不陌生。
在七年级的语文教材里,我们学过一首诗,唐朝李商隐写的《贾生》。
个中“宣室求贤访逐臣”中的“逐臣”便是“贾谊”。
贾谊是西汉有名的文学家、政论家,少有才名,十八岁时以善文,为郡人所称。
汉文帝时任博士,迁太中大夫,由于他的才华受到天子重用,就遭到大臣周勃、灌婴排挤,天子不得已,把他贬谪为长沙王太傅,故后世亦称贾长沙、贾太傅。

首联“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谪宦”便是被贬谪在外做官,“栖迟”是“勾留”之意,首句就点明贾谊被贬在长沙勾留三年之事;把稳“楚客”便是在楚地的客居之人,也便是“贾谊”,历经岁月沧桑,只有他的悲哀留了下来。
这个“悲”字,奠定了全文悲惨悲愤的感情基调,墨客悲的不仅是贾谊,更包括自己被贬谪的生平。

颈联,“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这里,作者认为,汉文帝是有道明君,但即便这样,不还是刻薄寡恩,把这样一个有才华的人给贬到长沙了?“吊”是“凭吊”之意,谁凭吊谁?屈原当年遭到冤屈,被贬在外,在汨罗江自沉而去世。
贾谊被贬到长沙后就在这里写了一首《吊屈原赋》来凭吊屈原。
我们不难想象,当时贾谊内心的悲哀痛楚。
但是贾谊凭吊屈原有用吗?湘水是毫无情绪的,听凭你痛哭失落声,它也是不动声色的。
这里,以“汉文有道”来反衬贾谊被贬的悲惨,以“湘水无情”陪衬贾谊的痴心。
实在,贾谊凭吊屈原,墨客又凭吊贾谊,这里有个循环,反响了千古文人同样的悲剧命运。

好了,我们通过标题和首联颈联,搞清楚了作者便是写了一个怀才不遇的贾谊,被贬长沙三年,空有满腔抱负,却报国无门,充满伤感之情。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伤的什么今(找到情绪爆发点)

怀古伤今诗,我们赏析时,除了搞清楚墨客写的古人古事古迹之外,一定还要弄明白的是,诗人为何要写这个古人古事古迹?

探求墨客和古人之间的情绪共鸣点,是搞清楚写作缘由的最佳路子。

我们来看墨客刘长卿,非常长于描述自然景物,尤其善于写作五言七言,自称“五言长城” ,因其一身多次遭贬,其诗多写政治失落意之感。
唐代宗大历年间,墨客因诬陷,被贬到长沙。
一个秋日的傍晚,墨客独自一人来到贾谊的故居,想起贾谊和自己相同的遭遇,墨客不禁惺惺相惜,伤感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七律佳构之作《过长沙贾谊宅》。

由此可见,墨客和贾谊之间的共鸣点,就在于都是无辜被贬,内心都是充满悲愤伤感之情。

以是,在本诗里面,就有对贾谊被贬的同情,对自己被贬的伤感,除此之外呢?还有没有其他情绪?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冷寂的江山,一片“摇落”之景。
“摇落”是什么意思?曹丕《燕歌行》中写到“秋风萧瑟景象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诗句中的“摇落”意为“凋零、凋落”之意,在这个诗句里,渲染出一派萧瑟悲惨的氛围。

那么在刘长卿的诗句里,“摇落”也有树叶凋零凋落之意,但是除了这个意思,我们看他写的是“寂寂江山摇落处”,冷寂的江山,树叶凋落,感伤的是环境,更多的还有便是对当时王朝衰落的伤感。

“怜君何事到天涯!
”无疑处设问,这个“君”是谁啊?是贾谊啊,你由于什么事被贬到这个地方?在唐朝,“长沙”还是属于比较偏远的地方。
他知不知道贾谊为什么被贬呢?肯定知道的,这里,故意设疑,既可怜了“贾谊”,更可怜了墨客自己。
我们通过为什么被贬背后的缘由,就明白墨客表达了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之情。

总之,整首诗,通过对贾谊不幸遭遇的凭吊和痛惜,抒发了墨客自己被贬的悲愤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之情。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3用了什么手腕

首联“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三年”和“万古”,利用比拟,点出韶光流逝,但却消耗不了贾谊的悲哀之情,实在也是墨客自己的伤感之情。

颔联“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借景抒怀。

“秋草”“寒林”“日斜”这是写什么?这是写景,诗歌中写景是为什么?为了抒怀。
抒什么情?“秋草”,是秋日的草,刘禹锡说过“自古逢秋悲寂寥”,秋日在诗歌中,基本都有“萧瑟悲惨”的觉得,这里也是;“林”是“寒林”,一个“寒”字,让民气坎顿生凄凉之感;好不容易看到一点暖色调的太阳,结果还是下山的太阳。
我们从“秋草”“寒林”“日斜”中,就可以看到它们渲染了一种萧瑟悲惨的氛围,这种氛围,陪衬了墨客孤独寂寞的心情。

墨客独自来到贾谊故居啦干什么?来探求当年贾谊的生活痕迹。
但是现在只剩下什么呢?只有“秋草”“寒林”“日斜”,太阳还是当年的太阳,可惜它再也照耀不到当年的人,这里“空”就给人一种物是人非的觉得,抒发了墨客的怅惘和痛楚之情。

颈联“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用典,借用贾谊的典故,以“汉文有道”来反衬贾谊被贬的悲惨,以“湘水无情”陪衬贾谊的痴心,也表现了千古文人的悲剧命运。

尾联“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尾联出句刻画了一幅秋风吹、黄叶落的荒村落日暮图,这正是刘长卿活动的范例环境.它也象征了当时国家的衰败场合排场,与第四句的“日斜时”映衬照料,加重了诗悲哀之感;“君”,既指代贾谊,也指代刘长卿自己;“怜君”,不仅是怜人,更是怜己;“何事到天涯”,可见二人原来不应该流放到天涯,这里的弦外音是,我和您都是无罪的呵,为什么要受到这样严厉的惩罚!
这是对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不合理现实的强烈控诉。

这是间接抒怀。

以是,《长沙过贾谊宅》用了怀古伤今、用典、比拟、借景抒怀、间接抒怀等手腕。

怀古伤今诗,总体便是这样三个步骤。
在弄清什么古、伤什么今的时候,须要一点历史文化知识的积累,在剖析手腕时,对诗歌写作手腕要有整体的把握。
任何技巧没有知识的支撑,都将是水中月镜中花。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祝你阖家安康!
阖家团圆!
祝祖国繁荣昌盛!

逐日美言

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 。

——庄子

-感激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