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黑地白花划赤壁怀古词平面图》局部
诗词作为我国古代文学主要的内容
到唐宋达到了顶峰
古代文人留下的诗词歌赋
一样平常通过史籍、诗册广泛流传
然而,瓷器上也常常用诗词作为装饰
一方面通过器物反响时期的文化特色
另一方面表明大众对诗词的喜好
古人在购买商品的同时
能够理解和欣赏到诗词文化的艺术魅力
此梅瓶上划《念奴娇·赤壁怀古》词
便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代表作
此词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
曾被誉为“古今绝唱”
《宋元黑地白花划赤壁怀古词梅瓶》
《宋元黑地白花划赤壁怀古词平面图》
关于赤壁怀古诗文
《苏轼画像》
《念奴娇·赤壁怀古》
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代表作
词中上阕写景
描述了万里长江及其壮美的景象
下阕怀古
追忆了功业非凡的漂亮豪杰
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倾慕古代英杰
感慨自己未能建立功业的思想感情
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
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
将写景、咏史、抒怀融为一体
宋 苏轼《潇湘竹石图》局部 中国美术馆藏
清 陈祖章《橄榄核雕刻“东坡夜游赤壁”》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骚人物。
故垒西边,人性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宋 苏轼《枯木怪石图》纸本设色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意是:
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
淘尽了千古风骚人物。
千古英雄人物。那旧碉堡的西边,
人们陈说,三国周瑜破曹军的赤壁。
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
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
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
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
一韶光呈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
绝代佳人小乔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英气满怀。
手摇羽扇头戴纶巾,
从容洒脱地在谈笑闲谈之间,
八十万曹军如灰飞烟灭一样。
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
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
人生犹如一场梦,举起羽觞奠祭这万古的明月。
宋 苏轼《黄州寒食帖》局部
《苏轼画像》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
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
世称苏东坡 、苏仙 、坡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
祖籍河北栾城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佑二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
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任职
元丰三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登基后
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
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
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为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北宋《宋神宗坐像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金龙》缙云县博物馆馆藏
元《新刊全相三国志平话古籍书》局部 木板印刷
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词
是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
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四十五岁
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
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
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
心中有无尽的忧闷无从陈说
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感情
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鼻)矶
此处壮丽的风景使作者感触良多
在追忆三国期间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
也感叹光阴易逝
清《赤壁之战中的草船借箭》杨家埠年画
宋 马和之《后赤壁图赵构书赋卷》局部 绢本设色
苏轼被贬黄州期间
时常到赤壁矶头游览眺望
或泛舟江中
这时他已年近半坐在船上
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
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
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
便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其后,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
写下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金 武元直《赤壁图》纸本设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
由于苏轼所写《赤壁怀古》影响巨大
在宋金期间,《赤壁怀古》与《赤壁赋》
是当时画家创作的主要题材
金代画家武元直所作的《赤壁图》
便是个中很著名的一幅绘画作品
全画整幅的构图
自旁边二角的河岸展开壮阔的视野
这样宽银幕式的绘画场景
让人遐想到苏轼在《赤壁赋》中
所提及的"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从《赤壁图》的绘画创作中
人们从视觉上直不雅观感想熏染到苏轼词的含义
体验到以图象再现诗意的艺术魅力
金 武元直《赤壁图》局部
金代武元直绘《赤壁图》
描述了北宋苏轼泛舟游赤壁的故事
表现苏轼《赤壁怀古》《赤壁赋》之意境
此纸本水墨图卷原为清宫旧藏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武元直(公元12世纪)
〔金〕号广莫道人,字善夫
《图绘宝鉴》作字善天
北平(今北京市)人,生卒年不详
金章宗完颜璟明昌(1190-1196)时中进士
善画山水,曾画过《雪霁早行图》
《巢云霁雪图》《风雨归舟图》
《渔樵闲话图》《桃园图》《桃溪图》
《秋江罢钓图》等,惜皆散佚
金 武元直《赤壁图》局部
武元直绘的《赤壁图》
画中长江浩荡,烟波渺茫
两岸绝壁陡立,山势险要延绵
山顶崖岸间树木葱茏
江中一舟顺流而下
苏轼及同游诸友对坐舱中饮酒
形象地再现了苏轼携友
乘舟夜游赤壁《即黄州赤壁矶》的情景
表现了苏轼受诬遭贬黄州后
的清闲生活和豁达肚量胸襟
金 武元直《赤壁图》局部
整幅画面充满了氤氲迷蒙感
画面中,远处是无尽的长江下贱方向
也便是苏轼赋中所提到的夏口方向
江水左侧画有远山
以湿墨攃染表现,虽是湿淡墨
但通过不同的浓淡表现出山的葱郁感
画家以较为短匆匆的笔触来表现山石的质感
近看翻涌的江水在咆哮着
彷佛听见了江水拍打着山石的声音
金 武元直《赤壁图》局部
沿着远山向近移动视线
一条支流从左后方的江烟中流出
山与山之间被这条支流阻隔着
而支流这边的山石,比较对岸的山石
则要显得“温和”得多
这边的山石,线条显得更长且舒缓了许多
山的后面,则以更加简淡的笔墨来表现
险些是“淹没”在山水的烟岚雾气之中
山下的树,用了比拟非常光鲜的浓淡墨色
来表现出一种间隔感和远近关系
金 武元直《赤壁图》局部
画中强调风动松折
对山石之描述为范例之斧劈皴法
笔意健劲,宛如彷佛持利斧斫出山壁凹凸
对山石更是曲尽质感坚硬
扁舟虽小仅寸馀,但以小点连缀成形
点之跳动,如音符叮当有声
水流旋涡,回澜起伏,轮转旋律有韵
去而又还,笔调充满著音乐性
两岸之间,大江东去
气候万古雄伟,烟波浩渺
金 武元直《赤壁图》局部
关于画家武元直的历史记载很少
我们无法得知
武元直与苏轼之间存在着何种关联
但仅从这卷《赤壁图》来看
大体上可以得知
武元直非常欣赏苏轼的才情
并对苏轼的经历或多或少地知道一些
故他创作的《赤壁图》
更能真实、全面地表达出苏轼的诗意
关于赤壁图字画
宋 王诜《东坡赤壁图》绢本设色 北京故宫博物院
苏轼写的《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和《赤壁赋》成为千古名篇
由此托生出的《赤壁图》字画
也成为字画史中主要的题材
作为苏轼文人集团的两位主要人物
李公麟和王诜,他们都曾画过赤壁图
以图画的办法呼应着苏轼的笔墨书写
画家的创作建立了画史中的赤壁图式
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
宋 王诜《东坡赤壁图》局部 绢本设色 北京故宫博物院
《赤壁图》作为一个绘画题材
从宋代始到近代
基于苏轼创作的“一词两赋”思想内涵
而作图像化表达的画家不在少数
画家们为什么要画“赤壁”
仅从文人画家的视角来看
大部分画赤壁的文人
首先是对苏轼生平的经历产生强烈共鸣
其次是他们认为
只有苏轼真正做到了卸下传统文人的包袱
不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
而甘心在黄州时逍遥游而产生的共鸣
南宋 马和之《后赤壁图卷》局部 绢本设色
苏轼否定的是传统文人共同的
也是唯一的目标
故引得无数文人钦羡
以是他们画《赤壁图》
也是表达自己心中的桃花源和乌托邦
在赤壁原有的词赋空间之外
画家们又开辟了全新的图像空间
从后来画家创作的《赤壁图》绘画史中
我们看到的既不是三国鏖兵的“武赤壁”
也不是苏东坡的“文赤壁”
而是画家们创造出自己心中的《赤壁图》
北宋 乔仲常《后赤壁赋图》美国纳尔逊·艾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南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草书》局部
苏轼对赤壁的咏叹
在当时就已经产生很大影响
辛弃疾《念奴娇·三友会饮,借赤壁韵》
和《霜天晓角·赤壁》
陆游也曾写《赤壁词·念奴娇》等等
而《赤壁赋》作为常见的绘画题材
王诜、乔仲常、马和之、杨士贤、李嵩
与李龙眠、赵伯驹、赵伯骕等都曾绘《赤壁图》
个中乔仲常绘的《后赤壁赋图》
是目前所存最早的“赤壁画”
其余,苏轼还手书《赤壁怀古》和《赤壁赋》
南 苏轼《前赤壁赋行楷书》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 李嵩《赤壁图》美国艾京斯艺术博物馆藏
南宋 佚名《赤壁图》书页局部 绢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从乔仲常根据《赤壁赋》每段赋文
虔诚的用图像转译赋文的含义
到南宋李嵩和佚名画家的《赤壁图》
再到武元直将自己的感想熏染与赋文相结合
已然摆脱前后《赤壁赋》
对付画面表现内容的限定
而是借用《赤壁赋图》这一绘画母题
来抒发自身对前后《赤壁赋》的思想情绪
和对付苏轼处世哲学的体悟
这是《赤壁图》绘画母题的一大打破
同时也为后世浩瀚画家
参与《赤壁图》绘画创作供应了主要启迪
宋 杨士贤《赤壁图卷》绢本设色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宋 杨士贤《赤壁图卷》绢本设色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此宋代杨士贤绘《赤壁图卷》
画中的构图、画法和风格
类似于藏于台北武元直的《赤壁图》
在南宋孝宗期间
《赤壁赋》是当时画家创作的主要题材
因此,这件作品创作于南宋孝宗期间
此《赤壁图卷》山石水波画法、空间处理
以及细腻表现手腕和风格
可以理解南宋早期绘画的图式
宋 杨士贤《赤壁图卷》局部 绢本设色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宋 杨士贤《赤壁图卷》局部 绢本设色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宋 杨士贤《赤壁图卷》局部 绢本设色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杨士贤,生卒年不详
两宋之交时人,宣和画院待诏
后至钱塘,复原职,赐金带
工山水、人物,师郭熙
多作小景山水,林木劲挺,似亦可取
峰石水口,雄伟之笔,远不逮熙
宋 杨士贤《赤壁图卷》局部 绢本设色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宋 杨士贤《赤壁图卷》局部 绢本设色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宋 杨士贤《赤壁图卷》局部 绢本设色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宋 杨士贤《赤壁图卷》局部 绢本设色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元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与宋、金比较
元代留存至今的赤壁图和书法作品并不多
其间以赵孟頫为代表
赵孟頫著录和现存的作品共有四幅
楷书《前后赤壁赋》、行书《前后赤壁赋》
并苏东坡像、行草《前后赤壁赋》
行书《前赤壁赋》
另有鲜于枢行书《后赤壁赋》
虚菴题画诗《盛子昭< 赤壁图>》等
共同支撑起元代字画家“赤壁画”的轮廓
直至明代,《赤壁图》字画进入到高峰期
明 文征明《行书赤壁赋》局部
明人在人格精神上
对苏轼彷佛有一种非同一般的追羡
不止书法、绘画
明代直接以《念奴娇》和韵苏词的
至少在五十家以上,作品上百首
这还不包括间接的接管
明代文人对苏轼的追羡是纯人格的
不同于南宋佚名画家那样
更多融入自己对古今“赤壁”的理解
也无关于对苏轼《赤壁赋》词句的细节表现
他们彷佛更与苏轼所提到的那种文人
对“空想主义”的共鸣感
明 文征明《仿赵伯骕后赤壁赋图》绢本设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文征明《仿赵伯骕后赤壁赋图》
绘画于公元1548年
因苏州有人收藏赵伯骕《后赤壁图》
官吏索取献给严嵩之子世蕃
而画主人不愿給
文征明劝他不要因此惹祸
于是就画了此画,画题写自仿赵伯骕
明 文征明《仿赵伯骕后赤壁赋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文征明《仿赵伯骕后赤壁赋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题写的是仿自赵伯骕
然而画中色调的处理
青绿的铺陈,浓而不腻
已然是元代往后文人青绿山水的画法
山石的构造与堆叠
也非拘泥于装饰性的几何状
尤其是树干树枝
如松柏的纠曲,点叶繁密浓重
从画面笔法来看
反响出文征明自己的绘画本色
明 文征明《仿赵伯骕后赤壁赋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文征明《仿赵伯骕后赤壁赋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文征明(1470---1559),初名壁
字征明,更字征仲,号衡山居士
江苏长洲(今苏州吴县)人
他出身仕宦之家
资质不算聪颖,但学习十分勤奋
从前攻诗文字画
师从吴宽、李应祯、沈周等
文征明的仕途不太顺利.屡次科考不中
直到54岁时受工部尚书李充嗣的推举
才得以直接入吏部参加考察
授翰林待诏一职
此时他的字画已负盛名
购求其字画的人很多
他本人却受到翰林院同寅的妒忌和排挤
明 文征明《仿赵伯骕后赤壁赋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文征明《仿赵伯骕后赤壁赋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文征明《仿赵伯骕后赤壁赋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当时文征明心中悒悒不乐
三年中三次上书请辞才获批准
57岁辞归出京,放舟南下,回苏州定居
以文字自娱,无意做官
文征明诗、文、书、画无一不精
是被人称为"四绝"的全才
他擅画山水、人物、花卉、尤以山水著称
山水得沈周辅导,学习宋元诸家
紧张表现文人生活题材
他的山水画有"粗笔""细笔"两种风貌
人称"粗文"和"细文"
但细笔是其紧张风貌,最具特色
明 文征明《仿赵伯骕后赤壁赋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文征明《仿赵伯骕后赤壁赋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文征明《仿赵伯骕后赤壁赋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文征明《仿赵伯骕后赤壁赋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文征明《仿赵伯骕后赤壁赋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文征明《仿赵伯骕后赤壁赋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文征明《仿赵伯骕后赤壁赋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文征明《仿赵伯骕后赤壁赋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文征明《仿赵伯骕后赤壁赋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仇英《后赤壁赋图卷》绢本设色 上海博物馆藏
在中国,仇英所作《赤壁图》有三幅
一幅藏上海博物馆的《后赤壁图卷》
一幅藏辽宁省博物馆《赤壁图》
再一幅是石渠宝笈初编著录《夜游赤壁图》
由私人收藏
三幅《赤壁图》画家都未记年
上海博物馆一图,用笔峻健方硬
应是他得到周臣指授
力学李唐等南宋院画的盛年时作品
辽宁省博物馆收藏这幅《赤壁图》
与仇英在项元汴家《临宋人六景》画风附近
应是他较晚年之作
《石渠宝笈初编》著录这幅《夜游赤壁图》卷
画法细缜,淡冶蕴藉
明 仇英《赤壁图》绢本设色 辽宁省博物馆藏
明 仇英《夜游赤壁图》局部 手卷纸本设色 私人收藏
明 仇英《赤壁图》绢本设色 辽宁省博物馆藏
辽宁省博物馆藏此卷《赤壁图》
以石青、石绿为主色调
画苏轼携友泛舟夜游赤壁
本幅布局豁达、妖冶
用笔工细绵密,敷色淡雅清丽
技法纯熟稳健,具有笔致墨韵
为仇英绘画佳作之一
明 仇英《赤壁图》局部 绢本设色 辽宁省博物馆藏
明 仇英《赤壁图》局部 绢本设色 辽宁省博物馆藏
明代画家仇英画《赤壁图》最多
仇英(约1498年—约1552年)
字实父,号十洲,原籍江苏太仓
后移居吴县(今苏州)
仇英出身寒门,幼年失落学
初为漆工,后改学绘画
移居苏州后得识唐寅、文徵明等当代名家
并拜周臣为师
仇英博取众长,集古人之大成
形本钱身独特的艺术风格
山水、花卉、界画、人物、仕女无所不能
既工设色,又善水墨、白描
能利用多种笔法表现不同的工具
他与沈周、文徵明、唐寅并称为"明四家"
明 仇英《赤壁图》局部 绢本设色 辽宁省博物馆藏
明 仇英《赤壁图》局部 绢本设色 辽宁省博物馆藏
明 仇英《赤壁图》局部 绢本设色 辽宁省博物馆藏
明 仇英《赤壁图》局部 绢本设色 辽宁省博物馆藏
明 仇英《赤壁图》局部 绢本设色 辽宁省博物馆藏
明 仇英《赤壁图》局部 绢本设色 辽宁省博物馆藏
明 仇英《夜游赤壁图》手卷 纸本设色 私人收藏
这幅《夜游赤壁图》卷
由《石渠宝笈初编》所著录,为私人收藏
此幅为纸本而略长
后段多了苇汀浅屿,石桥曲涧
秋林霜浓,云房窅深等等山间夜景
不雅观者可以籍画家营造的美景
去想象完善苏轼舍舟登岸
“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
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夜游情节
此画其构思立意
较前二幅更为丰富美备
明 仇英《夜游赤壁图》局部 手卷纸本设色 私人收藏
明 仇英《夜游赤壁图》局部 手卷纸本设色 私人收藏
明 仇英《夜游赤壁图》局部 手卷纸本设色 私人收藏
明 仇英《夜游赤壁图》局部 手卷纸本设色 私人收藏
明 仇英《夜游赤壁图》局部 手卷纸本设色 私人收藏
近当代 冯忠莲《赤壁夜游》局部
明之后的清代
字画家创作的《赤壁赋》仍在连续
但艺术水平远逊前朝
见于著录和现存的绘画作品有
吕焕成的《赤壁图》
王梦龙的《前赤壁图》、钱杜的《后赤壁图》
徐坚的《临唐寅赤壁图》等
字画合璧作品有张在辛的《赤壁赋字画》
唐泰的《前赤壁赋字画》等
近当代 张大千《前赤壁赋图》纸本设色
绘画史进入到近当代
有关“赤壁”的作品
在数量上虽然不及明清两代
但许多大家,如张大千、傅抱石、李可染
和陈少梅、亚明、陆俨少、等都喜绘赤壁图
绘画在技法和个人风格上
都有各自突出的特点
近当代 傅抱石《后赤壁图》纸本设色
和古代许多画家一样
近当代画家面对的是前代无数大家
在“赤壁图”上已有的定论和造诣
但他们却能在从文本向图像的转述过程中
将个人的理解、意见意义乃至全体时期的印记
一起带入他们所理解的赤壁之中
以是仅从“赤壁图”这一题材来看
这些近当代大家
都是未与传统之间产生裂痕的文人画家
无疑也要被归纳进
“历代文人画赤壁”的主题之中
近当代 李可染《东坡夜游赤壁图》局部 纸本设色
《宋元黑地白花划赤壁怀古词梅瓶》
中国古代瓷器上绘画丰富多彩
以字画为装饰的形式的也特殊多
《赤壁图》题材在宋元明清瓷器上常涌现
特殊是清代为最多
通过剔划、青花、五彩等工艺
反响在文房、日常用品等瓷器上
明清《青花字画赤壁赋碗平面图》局部
苏东坡赤壁夜游故事
自宋代起即为士人传颂
康熙三十年后
由于康熙天子广开科举,发扬汉文化
瓷器上开始大量书写诗文辞赋
将历史典故的图文装饰于器物上的做法
亦随之蔚然成风
清雍正《青花字画赤壁赋碗》
清代瓷绘《赤壁图》的大量涌现
实在也与当时长期战乱有关
越来越多的人想明白了
为一个政权,争夺得誓不两立
又何必呢?金戈铁马,盖世豪杰
终极有谁能得到永恒的胜利
“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正是这种人生哲理
打动了大众饱尝战乱之苦的心
人们在瓷器上描述《赤壁图》
便是厌战反战、民心思安的文化征象
清雍正《青花题赤壁赋诗提梁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清雍正《青花题赤壁赋诗提梁壶》
由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画的右侧用石壁来表明地点在赤壁
苏东坡与两位朋侪
在船上饮酒、谈天的场景
画面中央的紧张人物
头戴一种分外样式的帽子,史称东坡巾
东坡巾是苏东坡发明的
用在这里是示意此人为苏东坡
天上画有星月表明这船人在夜游
此壶青花淡雅略有晕散
画面构图疏密有致
笔法简洁洗练,生动流畅
清康熙《青花赤壁赋诗图碗》阜新市博物馆藏
此康熙《青花赤壁赋诗图碗》
敞口,弧腹,圈足
胎质细腻,青花发色深入胎骨
一边绘画东坡夜游赤壁的场景
一边书写前赤壁赋
山水人物,维妙维肖
笔法工致流畅,色彩柔和
构图严谨,集书、画为一体
代表了康熙期间的陶瓷绘画特色
仿“大明成化年制”底款
清《青花苏东坡夜游赤壁图文笔筒》
清《青花苏东坡夜游赤壁图文笔筒》
此清《青花苏东坡夜游赤壁图文笔筒》
笔筒背面题七言诗:
“五百年前续此游,水光依旧接天浮,
徘徊今夜东山月,恍惚当年壬戍秋。
有客得鱼临赤壁,无人载酒出黄州。
吟成一浦千山寂,孤鹤横江掠小舟。”
瓷器题名“雅玩”
下钤一圆,一方形印章
笔筒形制规整,釉光莹润
青花发色纯洁
诗画相辅相成,相互映衬
《赤壁赋》一边是绘画,一边写字
此青花赤壁赋笔筒属字画俱全文房佳作
清《青花苏东坡夜游赤壁图壶》
清康熙《五彩苏东坡夜游赤壁图盘》
清《青花赤壁图碗》
清《青花夜游赤壁图提梁壶》残
清《青花赤壁图碗平面图》局部
清《青花夜游赤壁图碗》
徐之腾:2015年3月,创立徐之腾艺术空间;重庆南岸区书法家协会理事、重庆南岸区政协字画院画家。重庆大足石刻研究会会员;四川张大千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为艺术家和收藏家搭建互换平台;把中国艺术家及中国字画艺术先容到国外。
Zhiteng Xu Who is the founder of Zhiteng Xu's Art Space, aims to establish a communicational platform for artists and collectors. He is also committed to introduce talented Chinese artists and their artworks to the world. His other positions are as follows:
· Director of Chongqing Nan’an Calligraphers Association.
· Painter of Chongqing Nan’an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CPPCC).
· CPPCC Painting and Calligraphty Academy.
· Member of Dazu Stone Carving Research Association.
· Guest Professor of Zhang Daqian Art Academy.
徐之腾艺术空间 Art collections of Zhiteng
计策互助伙伴:
今日头条
https://www.toutiao.com/
一点资讯
http://www.yidianzixun.com/channel/m103633
搜 狐
https://mp.sohu.com/profile?xpt=eHlwMzMzMzhAc29odS5jb20=
新 浪
https://weibo.com/xyp6464/profile?rightmod=1&wvr=6&mod=personinfo&is_all=1
张大千美术学院
http://zdq.njtc.edu.cn/classes/myfc.html′"
学术支持:
重庆市艺术美学学会
西南大学中国当代城市美学研究中央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