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诗仅仅五十六个字,却涵盖了四个中华著名典故。
晚唐墨客李商隐的代表作《锦瑟》历来众说纷纭,有人理解为“爱国诗”,有人理解为“悼亡诗”,也有人理解为“爱情诗”……
让读者体会到一种意象,彷佛明白,却又不详细,觉得就像诗中那两个字“惘然”。
接下来就让我陪你一起欣赏这首诗并理解这四个著名典故吧:
锦瑟
[ 唐 ]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里面的四个典故是这样的:
1)庄生晓梦迷蝴蝶
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过一下子梦醒来创造自己卧在床上,庄周迷惑到底是自己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变成了庄周呢?揭示了庄周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
2)望帝春心托杜鹃
望帝是传说中古蜀国的天子,名叫杜宇。望帝关爱民生,带领蜀国百姓开拓荒地,栽种五谷,百姓丰衣足食。望帝有一个最大的忧患,那便是水灾,后来有一个叫憋灵的人管理水灾很有方法,望帝为了蜀国百姓将王位传给了他。谁知那人逐步变得居功自傲,独断专行,百姓叫苦不迭,望帝又气又急,烦闷而去世。去世后化作一只杜鹃鸟,一到春季,他就飞来飞去,大声鸣叫,直至口中啼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
3)沧海月明珠有泪
在南海的水中生活着鲛人,像鱼一样生活,他们能编织俏丽的绸缎,眼睛里流出的眼泪是珍珠。有一次,鲛人从水中出来居住在一户人家好多天,编织绸缎卖过之后,将要离开这户人家时,索要来一个器皿,哭泣之后化为珍珠送给主人,用来报恩。
4)蓝田日暖玉生烟
相传良久良久以前,有一位名叫杨伯雍的年轻诗人。救活了一个穷苦潦倒的老人。被救的老人是太白金星。他送给杨伯雍一斗碎石子儿让他把这些石子种到地里,说能够成长宝玉,还能因此而娶得一位好媳妇。杨伯雍为人善良,见告所有穷汉都可以来采玉。
后来,很多王侯将相听说后派人入山大肆采玉。玉石便被他们掠抢一空。
太白金星在梦中对杨伯雍说: “可以让采玉的人在晴天日出时入山,瞥见若隐若不雅观有轻烟升起的地方,个中必有玉石。”他醒后立即把这个方法见告给百姓。
王侯将相们听说此法,便又蜂拥而来,但是他们睁大眼睛也看不见日暖生烟的奇不雅观。
李商隐把以上典故利用到《锦瑟》这首诗中,使人产生无尽遐想。创造出朦胧而蕴藉的意境。情深意切,动听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