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候虽已过了立秋,但景象依然酷热,秋老虎的余威犹存,树上的秋蝉依旧烦躁着一直。
或许是对生命的眷恋,亦或是对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的无奈,秋蝉的鸣叫带有几丝悲惨。
正如明代吴从先在《小窗自纪》中记载:“声之凄绝,无如衰树寒蝉,泣露凄风,如扣哀玉。
回听高柳雄声,火云俱热,至此易响,时异势殊,大抵类是。

秋蝉大多给人悲惨、惆怅之意。
蝉声在不同墨客的心中有着不同的意义,“蝉声到处何曾别,民气听来有悲悦”,在骆宾王心中,蝉声响亮而高远;在失落意人的心中,蝉声是悲惨而哀怨。
古往今来许多墨客留下浩瀚幽美动人的诗篇。

秋风起 秋蝉鸣,有关秋蝉的诗句,秋水如镜,体会初秋的韵道!

秋蝉声

秋风起 秋蝉鸣有关秋蝉的诗句秋水如镜体会初秋的韵道

唐-刘商

冷落旅舍客心惊,断续僧房静又清。

借问蝉声何所为,人家古寺两般声。

闻蝉寄贾岛

唐-姚合

秋来吟更苦,半咽半随风。

禅客心应乱,愁人耳愿聋。

雨晴烟树里,日晚古城中。

远思应难尽,谁当与我同。

秋蝉

宋-范成大

日落秋蝉噪柳津,为伤风露烟声频。

送晴送雨江亭外,偏感舟行晚泊人。

秋蝉

宋-释永颐

断角斜阳触处愁,长亭搔首晚悠悠。

世间最有蝉堪恨,送尽行人送尽秋。

秋蝉

明-朱有燉

败柳疏林寄此生,凉时不似热时鸣。

蜕形预言家金风动,轻翼偏嫌玉露清。

抱叶常如经雨态,过枝犹带咽寒声。

桑间此际螵蛸老,游息安闲莫漫惊。

秋蝉

清-上鉴

咽柳鸣槐较恨多,一声声送夕阳过。

朱楼尽是笙歌地,不解悲秋奈如何。

秋蝉

清-屈大均

梧桐一两叶,犹有暮蝉栖。

未忍辞风露,清泠只此溪。

声将泉水咽,影向月明低。

一片碧空外,行云更不西。

秋蝉

清-戴亨

清冷快露忽成啼,林远烟深望欲迷。

黄叶空山秋色里,断桥古渡夕阳西。

声闻已接犹难见,地步宁藏不肯低。

听汝去年曾醉后,黉宫松畔亦留题。

浪淘沙-秋蝉

清-刘嗣绾

门外易斜阳。
一片清商。

残声还向别枝长。

任是行云留不住,系了秋光。

倚树罢斟酌。
扇底新凉。

高槐古柳忆江乡。

薄鬓萧萧无定处,风为谁忙。

连理枝-秋蝉

清-周贻繁

淡日桐阴静。
戛戛来清听。

激越轻扬,短长摇荡,助人吟兴。

晚妆拈馀韵、写新声,正西风凄冷。

饮露情怀迥。
孑洁谁堪并。

细意偏怜,慧心能学,鬓梳轻影。

笑螳螂探叶、欲相窥,也应羞孤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