飒飒秋风透树林,燕山赵野阵云深②。

河旁堡垒随波涌,塞上烽烟各处阴。

国贼难逃千载骂③,义师能奋万民气④。

沧州战罢归来晚⑤,闲眺滹沱听暮砧⑥。

感事八首用杜甫秋兴韵

其二 贺晋察冀军区歼蒋第三军

南合村落中晓日斜⑦,频呼救命望京华⑧。

为援保定三军灭⑨,错渡滹沱玄月槎。

卸甲咸云归故里,离营从此不闻笳。

请看塞上深秋月⑩,朗照边区胜利花。

其三 新屯子千门万户喜朝晖,处处村落头现紫微。

解放农夫歌得意,跋扈地主莫高飞。

平田有份躬耕乐,得地无余苦处违。

后起青年多俊秀,秋高试马壮而肥。

其四 十月战景

战事从来似弈棋,举棋若定自无悲。

公民解放成新主,封建灭亡异当年。

北地早成磐石固,南征犹怨义旗迟。

秋风送雁归传语,共除蒋顽莫再思⑪。

其五 占领石门⑫

石门封锁太行山,勇士掀开指顾间。

尽灭全师收重镇,不教胡马返秦关。

攻坚战术开新面,久困公民动笑脸。

我党英雄真辈出,从兹不虑鬓毛斑。

其六 战局时局

兴安岭下楚江头,万里烽烟接素秋。

灭敌缘故原由分地遍,发兵只为解民愁。

法西当道如豺虎,民主高潮胜美欧。

四切切人争解放,革除封建建神州。

其七 寄南征诸将⑬

南征诸将建奇功,胜算全操在掌中。

国贼军心惊落叶,年夜军士气胜秋风。

独裁政体沉云黑,解放旌旗满地红。

锦绣河山整顿好,万民尽作主人翁。

其八 寄东北诸将⑭

南人北去自逶迤,转战辽阳入岭陂⑮。

勋业辉煌欣共举,名花残酷喜连枝。

邻居友善长相问⑯,仁里安康永莫移。

扫尽法西归马日⑰,伫看四海耀红旗。

【注释】

①冀中战况:1947年6月、9月和10月,公民解放军晋察冀野战军相继取得了青沧战役、保北战役、大清河战役和清风店战役胜利。

②燕山赵野:即燕、赵之地,指华北。

③国贼:蒋介石。

④义师:中国公民解放军。

⑤沧州:在河北省冀中平原的东部。

⑥滹沱:即滹沱河,源出山西,流经河北,至天津市会北运河入海。

⑦南合村落:在河北省定县清风店东。

⑧京华:北平(今北京)。

⑨保定:河北省城市。

⑩塞上:边塞之上,长城附近。

⑪蒋顽:蒋军执拗派。

⑫占领石门:石门,今河北省石家庄市。
1947年11月12日,晋察冀军区部队占领石家庄,全歼守敌24000多人。
在这次战役中,我军在朱德总司令辅导下,创始攻坚战术。

⑬南征诸将:1947年夏秋之际,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陈赓、谢富治等将领。

⑭东北诸将: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等将领。

⑮辽阳:即辽宁省辽阳市。

⑯邻居:苏联。

⑰法西归马:法西,法西斯;诗中指国民党蒋介石反动派。
归马,比喻不再打仗。
《尚书·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
”唐·孔颖达疏:“此是战时牛马,故放之,示天下不复乘用。

【赏析】

这组七律作于1947年11月,朱德时年61岁。

第一首,写我军对蒋军作战的冀中战役情形。
6月12日,青沧战役打响。
这一带守军大多是国民党收编的伪军,老百姓称之为“铁杆汉奸”,解放军以第三、第四纵队为主力,配以察哈尔军区、冀中军区、渤海军区等地方部队,发起进攻,激战3天,胜利结束,共歼国民党军1.3万余人,解放了青县、沧县、永清三座县城,掌握了80公里的铁路,阻挡了敌九十四军出关声援东北,有力地增援了东北我军的作战行动。
后来解放军相继发起保北战役、大清河战役和清风店战役,并取得彻底胜利。
“飒飒秋风透树林,燕山赵野阵云深。
”首联,墨客用秋风飒飒、阵云深深,营造出一种肃杀的沙场气氛。
颔联“河旁堡垒随波涌,塞上烽烟各处阴”,给我们描述了公民战役中堡垒如波、烽烟各处的景象,凸现公民战役的巨大威力。
“国贼难逃千载骂,义师能奋万民气。
”颈联中,墨客以议论的形式,对国民党、蒋介石挑起内战难逃千古骂名、公民解放军大胆奋战振奋民气正反对比,形象光鲜、突出,对翼中战役胜利的意义加以强化。
尾联“沧州战罢归来晚,闲眺滹沱听暮砧”,墨客对激烈的战役没有作正面描写,而是用“战罢归来”的闲笔,写出了一种悠然而闲适的心态,通过统帅举重若轻的散淡,侧面陪衬解放军将士的大胆无敌。

第二首,祝贺晋察冀军区歼蒋第三军。
在1947年10月的清风店战役中,公民解放军全歼敌第三军军部、第七师及第六十六团,活捉了第三军军长罗历戎、副军长杨光钰、副参谋长吴铁铮、第7师师长李用章等。
清风店一仗,罗历戎的第三军主力1.3万余人,全部被歼,这一仗,是解放战役中最著名最成功的运动战之一。
“南合村落中晓日斜,频呼救命望京华。
”首联写出蒋军第三军被我大军围困、频呼救命的绝望挣扎。
颔联“为援保定三军灭,错渡滹沱玄月槎”指出蒋军之以是被围,是由于他们缺点地估计了形势。
颈联和尾联,“卸甲咸云归故里,离营从此不闻笳。
请看塞上深秋月,朗照边区胜利花”,“卸甲咸云归故里”指解放军优待俘虏的政策。
凡乐意回家的俘虏,我军一律发给路费,遣送回家。
这几句,透露出墨客对战事胜利的喜悦与欣慰。
结句平和淡定,但有韵味。

第三首,描写华北屯子新气候,表现农人翻身得解放的躬耕之乐。
“千门万户喜朝晖,处处村落头现紫微。
”紫微,中国古代星区名,有星十五,以北极星为中枢。
北极星居正北,指示方向。
这里指解放区的广大群众,热烈欢呼公民救星毛主席。
此诗突出一个“新”字,以展现共产党领导的屯子的新面貌。
全诗丰裕着一种春风得意的氛围,犹如清新的民歌一样,给人线人一新之感。
个中的对仗“解放农夫歌得意,跋扈地主莫高飞。
平田有份躬耕乐,得地无余苦处违”,以新词入诗,不仅毫无生硬的痕迹,而且无比地妥善,可见墨客对古典诗歌格律的利用,已经达到非常自若的高度了。
结句“后起青年多俊秀,秋高试马壮而肥”,可见墨客的闲适与自满。

第四首,通过对战事的议论,展望公民解放的前景,勉励军民不屈不挠。
“共除蒋顽”,早日赢得公民战役的末了胜利,建立崭新的公民民主共和国。
个中的“南征犹怨义旗迟”,指南方国民党统治区的公民,渴望解放军早日南下去解放他们。
《孟子·梁惠王下》:“(汤)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

第五首,高度肯定我公民解放军的攻坚战术,对解放军的战绩表示由衷的讴歌。
诗中的“胡马”,代指国民党反动军队。
“石门封锁”,明战役之难;“指顾间”,一指手、一转头,言韶光之短,明解放军之大胆无畏;“尽灭全师”,言战绩之佳;“我党英雄真辈出,从兹不虑鬓毛斑”,仿佛让我们看到作为三军统帅的墨客颔首微笑的慈祥神态。
这首诗,犹如墨客的战役指挥艺术一样,举重若轻,游刃有余。

第六首至第八首,墨客对战局、时局作了客不雅观而镇静的剖析,对南征诸将、东北诸将,进行了一番勉励,对即将到来的胜利,作了热烈的展望和科学的预言。

这组《感事八首用杜甫<秋兴>韵》是朱德解放战役期间诗歌的代表作。
它是解放战役由计策防御转入计策反攻阶段的诗史。
墨客高瞻远瞩,统不雅观全局,用高度概括的诗句写出战役总的进程,形象地揭示出战役的实质特点,突出地展现了公民必胜的前景。
“国贼难逃千载骂,义师能奋万民气”,“北地早成磐石固,南征犹怨义旗迟”,正是这种民气向背,昭示理解放战役一定胜利的根本缘故原由;“南合村落中晓日斜,频呼救命望京华”,是对反动军队灭亡时的绝望挣扎的生动描述;“千门万户喜朝晖,处处村落头现紫微”,形象地展现理解放区屯子翻天覆地的变革;“国贼军心惊落叶,年夜军士气胜秋风”,“锦绣河山整顿好,万民尽作主人翁”,真实地表现出解放战役的浩大声势,倾吐了胜利的喜悦心情。

这组诗意境开阔,熔铸了深广的历史内容,无疑是抒写解放战役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