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
自古至今,在各地,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佩戴五色线等,很多地方还有张贴“五毒符”的习俗。
2农历五月后,酷暑将临,瘟疫毒虫滋长,老话说:“端午节,景象热;五毒醒,不安宁。”人们把五月初五定为驱赶瘟疫毒虫的日子,驱赶蝎子、蛇、壁虎、蜈蚣、蟾蜍这五种毒虫,俗称驱五毒。
旧时民间端午节驱五毒的方法很多,张贴五毒符便是个中之一。
五毒符,便是在红或黄色纸上印画出五毒的图像,粘贴在屋内墙壁上,再拿五根针刺在五毒之上,意为刺杀五毒,驱除五毒,祈求百口人安然康健。
早期的五毒符大多采取雕版印刷,也有人工绘制。如民国初年“天师驱五毒”印版,呈长方形,高25厘米,宽15厘米,厚约2厘米,硬木材质。
印版的最上方刻有“天师”两字,笔力苍劲;主画面是一只巨大的葫芦,张天师立于葫芦中心,手抱牙笏,长须飘飞,面相威严。“五毒”分列于周围,看上去已被天师降伏。
整款印版,刻工博识,画面流畅。端午节前夕,这块印版的持有者,可印刷大量的五毒符发卖或赠予给百姓人家。
3张天师,便是张道陵,为中国玄门创始人之一。
古代民间传说他神通广大,有龙虎护法,用符除五毒,碎瘟消灾,以五雷驱“五鬼”霹妖镇邪,被民间尊称为天师。
其形象一样平常为身着道袍,五雷脱手,正是各种恶鬼邪神的克星。
有民谣曰:“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手持菖蒲剑,瘟神归地府。”以是,民间有人家习气在端午节悬挂张天师画像,以祛邪除祟、镇宅佑安。
五毒符上的葫芦图案,据《后汉书•方术列传•费长房》载:“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葫芦,指的便是盛药的葫芦,古代称作壶,俗称葫芦瓜。
医者仁心,以医技普济众生,众人称之,便有悬壶济世之说。有些人家,端午节门前还特地挂上一只大葫芦,又蕴含着去病化煞、辟邪驱瘟的吉祥之意。
--END
文/朱积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