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狂夫》

(唐)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喷鼻香。

狂放不羁需要底气八首很狂的诗词李白佩服的狂士无人不知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悲惨。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唐肃宗上元元年的夏天,奔波许久的墨客终于在浣花溪畔的草堂安顿了下来。
面前的俏丽景致和困窘的生活形成光鲜的比拟,“自笑狂夫老更狂”,无官无钱的墨客想想自己都笑,穷苦至极没有最狂放、只有越来越狂放的一个老头!
诗圣的狂有风骨、有气节。

(图片来源于头条免费图库)

【二】《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斗志昂扬、少年般年夜志壮志,作者以“狂”开篇,出猎的雄姿让人热血沸腾。
三十八岁的文学家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挽弓射箭的英雄形象,旨在表达自己杀敌卫国的豪情壮志和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欲望。

【三】《一剪梅•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

(宋)刘克庄

束缊宵行十里强。
挑得诗囊,抛了衣囊。

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

酒酣耳热说文章。
惊倒邻墙,推倒胡床。

察看犹豫拍手笑疏狂。
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词人被贬履新广东与好友王实之夜饯风亭。
自比刘禹锡的词人也是豪放不羁的性情,两人分别在即,痛饮酒酣、高谈阔论,甚至惊动左邻右居。
两个狂士却全无顾忌,面对察看犹豫者的嗔笑,两个狂士回应,粗疏若何,狂放又若何!
肆意洒脱的行为正是对严厉礼法制度的抗媾和对自身愤懑的宣泄。

【四】《漫感》

(清)龚自珍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墨客第四次会试落第,已经32岁的他,痛感报国无门,于是写下此诗来抒发自己的志向。
赋诗抒怀、仗剑抗敌是平生夙愿,如今十五年过去,还是一事无成,白白辜负了狂士的声名,纵有满腔热心、满腹才华也无处施展。

(图片来源于头条免费图库)

【五】《贺新郎•甚以吾衰矣》

(宋)辛弃疾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
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
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以吾衰矣。
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
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
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
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
回顾叫、云飞风起。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知我者,二三子。

宋宁宗庆元四年,辛弃疾已经罢职闲居四年,意气消沉的词人取陶渊明《停云》诗意,为新居“停云堂”题写此词。
为国担忧,却因志同道合的朋友不多,空余孤寂与落寞。
“不为没有见到古人(陶渊明)而感到遗憾!
遗憾的是像陶渊明那样的古人未曾见识我这样的疏狂”,词人将壮志难酬的愤恨都融入到一个“狂”字之中。

【六】《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秋日的辋川,苍翠寒山、潺潺秋水、渡口夕阳、墟里炊烟,宁静的田园风光。
墨客倚杖柴门、临风听蝉,“我似五柳、君似楚狂”,超然物外的共同心境,裴迪的狂士风范让墨客心生好感,沉醉狂歌的年轻朋友得到了墨客的赞许。

(图片来源于头条免费图库)

【七】《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唐)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生平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喷鼻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彤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不雅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神仙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唐肃宗上元元年,遇赦后的诗仙李白重游庐山。
一样的景致,不一样的韶光,历经磨难的墨客始终不愿折腰事权贵,再见庐山盛景,避世求仙的愤世之情诉诸笔端,墨客写下这首名篇寄送卢虚舟。
“我本是像那个接舆楚狂人,年夜声唱着凤歌去嘲笑孔丘”,开篇用典,表达自己豪放的胸襟,不似痴迷做官的孔子,对政治出息极度失落望的墨客以楚狂自比,洒脱地挥一挥手,见告好友我要寻仙访道,追求闲适隐逸的生活。

【八】《对酒忆贺监二首•其一》

(唐)李白

四明有狂客,风骚贺季真。

长安一相见,呼我谪神仙。

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

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后人称其为“诗狂”。
贺知章性情豪迈、狂而不傲,身居高位仍与好友平等相待,“金龟换酒”传为嘉话。
贺知章也曾向朝廷举荐李白,以是在他故去三年后李白游会稽时思及两人的交情,写下了《对酒忆贺监二首》来吊唁贺知章。

在我们看来,贺知章的狂是分歧凡响的,他深谙从政之道,身居高位,却未有阿谀之名;他交友广泛,却没有孤傲之事,他的狂士之风才是最令人佩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