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第一段

文章的第一段很多人都说是溜须拍马,可我想说,溜须拍马也见功力,这是基本的做人礼节。
有前辈和大人物在场,你压根没所表示,那切实其实便是吃米不知米价。
当然了,如李太白这样的人物可能真的不会管这些,但不是大家都是李白,李白那种狂,也是由于名声在外,王侯将相也得给他面子。

《滕王阁序》第二、三段

《滕王阁序》第四段

抄书第一天古今第一骈文滕王阁序江河不废万古流芳。

文章的二三四段是在进行景物描写,最出名的那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就出自于此。

王勃实在是在“画”滕王阁,「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在构图上,有背景,有主体,有点缀,画面感十足。

「潭清山紫,耸翠流丹。
青雀黄龙,白云绿竹。
落霞孤鹜,秋水长天。
画栋朝飞,珠帘暮卷。
」在色调上,有冷有暖,五彩缤纷。

这几段辞藻韵律意境都很舒畅,就像一个武林高手在演出,他的确是在炫技,但是你不得不承认,他的确是顶尖的高手,这些技,实际上的确做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但由于技巧太过闪耀,也会遮盖住它的内涵。
就像一个人如果外面长得太过于惊为天人,每每会让人忽略他的内涵。

《滕王阁序》第五、六段

《滕王阁序》第七段

文章的五六七段是作者的真情流露,也是最打动人心的章节。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三尺微命,一介诗人。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关山难越,谁悲失落路之人。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这些句子,要么写浩大的宇宙不雅观,韶光的史诗感;要么点评古人的机遇,勉励众生勇往直前;要么道尽空想的坚守,人生的艰辛坎坷。

哪一句写得不是智识丰满,透彻动人。
别的不说,就一句「萍水相逢」,写出了多少人与人之间,聚散无定的状态和感想熏染!

大家想想,一千多年过去了,《滕王阁序》里的这些句子所描述的宇宙不雅观、史诗感、勉励语、人生感想熏染,依然没有任何过期,依然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心声。

而这些,都是《滕王阁序》的内涵,谁敢说此文名不副实?

杜甫写过:「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王杨卢骆,初唐四杰,第一个夸的便是王勃!

当年滕王阁最早试行背诵全文免门票这项政策的时候,我去背了一下,越背越投入,背到“关山难越,谁悲失落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的时候,声音都哽咽了,搞得事情职员赶紧让我通过…...

滕王阁门票兑换券

「关山难越,谁悲失落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大学毕业后一个人在成都浑浑噩噩好几年,才真正体会到个中一些滋味。

但对付我个人来说,最让我动容的是“勃,三尺微命,一介诗人”这句,每次读到都让人有一种义务感,不禁热泪盈眶,男儿何不以身报国!

如今的滕王阁和原址已经不在一处,但大家在意的是那个文采飞扬的王勃及流传千古的滕王阁序,滕王阁只是一个载体,如果没有这篇序,滕王阁早就泯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了。

好了,本日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不雅观看,我们来日诰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