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没有直接描写送别、惜别的场景,但是这末了7个字,却带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这种写法,比直抒别情更富传染力,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
又比如唐代墨客王昌龄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诗歌的前几句直接抒怀边塞,但是末了一句却并没有连续抒发,而是借用了“高高秋月照长城”的场景,在军营中热闹的背后,以月照长城的苍茫景象,授予诗篇壮阔而凄凉的情绪,一下子提升了诗篇的格调,也提升了诗歌的审美意蕴。
翻阅古代经典诗词,类似如此的诗篇还有很多。
比如王勃《山中》: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又比如白居易《游襄阳怀孟浩然》:旧隐不知处,云深树苍苍。
又比如李白《哭晁卿横》: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这实在是一种古典诗词的表达手腕,叫做以景结情。是诗歌结句的一种技巧,它也是借景抒怀的办法之一。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涌如今诗篇的结尾,而且是景致描写。上文中的“白云愁色满苍梧”、“山山黄叶飞”都是如此。
②以景致描写结尾,却可以对全文的思想主旨有明显提升。
许浑在《谢亭送别》中以“满天风雨下西楼”来抒发离愁,李白在《哭晁卿衡》以“白云愁色满苍梧”抒发对老友不幸的哀叹。
③以景结情,常日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以景结情的诗篇都是如此,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怀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虽然是留白,却起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使读者读来意犹未尽。
末了以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经典词句结尾,让我们更好地品味这一种写作艺术:“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