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出身草莽,戎马生平,他的诗词没有太多华美辞藻,但诗句间透露着一股滔滔不绝的霸气,笔墨行云流水,一泻千里,通读后无不叫人拍桌赞叹。
本日,我们一起来感想熏染朱元璋笔墨的力量。

众所周知,朱元璋幼年贫穷,出身于草莽,末了建立明朝,成为开国天子。
他生平劳苦功高,在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均有伟大功绩。
人们的聚焦点在朱元璋的劳苦功高上,但每每忽略的是他诗词方便的代价。

如果论文采,朱元璋在我国诗坛比较暗淡,由于他的文化水平比较低,取得如此造诣全部是自学。
但如果单论气势,能与朱元璋比较的墨客可能没有几个。
据记载,朱元璋生平写了大量诗文,个中诗词现存百余首,有一大部分是抒发自己远大空想和抱负,直抒胸臆,气势宏伟,霸气十足。

除了舍我其谁的霸气外,朱元璋的诗还有另一个特点,便是笔墨朴实无华,用最大略的话表达出自己所想。
虽然笔墨朴实无华,但在字里行间,能够表示臣服万物、国度栋梁、笑傲天下的霸气。
朴实的笔墨与霸气的气势相领悟,这便是朱元璋诗词的最大魅力所在。

朱元璋十首霸气实足的诗词如斯恢宏气势尽显一代枭雄之气

当然,你可能以为这种诗词有点"大老粗"的觉得,没故意境,没有深意,光有霸气有何用?不过,在现存的诗词当中,朱元璋也有笔墨细腻,颇有韵味的诗句。
比如,《征东至潇湘》这首诗,笔墨清丽隽咏、意味深长,声情并茂表达朱元璋一代枭雄之气。

1398年6月24日,朱元璋逝世,走完71岁的生平。
本日是他622周年忌辰,我们就用他笔下的十首诗来感想熏染他笔墨的霸气。

咏菊

朱元璋[明]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咏竹

朱元璋[明]

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

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

雪诗赓曹文寿韵

朱元璋[明]

翩翻飞舞布田垓,似絮还疑玉蕊梅。

一夜扑窗春蝶戏,好风吹去又推来。

庐山诗

朱元璋[明]

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

路遥西北三千界,势压东南百万州。

美景一时不雅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

咏李白早发白帝城·其一

朱元璋[明]

白帝城高万叠间,江云朝出暮犹还。

信知千古英雄地,虽险应须德作山。

示僧

朱元璋[明]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哓哓问姓名。

目远山

朱元璋[明]

云蔼远山风送雨,一薕高揭暑咸收。

太平无事民康日,正在调和理顺秋。

卢汀洲隐浦

朱元璋[明]

泛入遥江渐渺茫,芦花飞落雪飞扬。

天边云影浮舟静,村落外秋光列雁行。

觅隐谁知栖所在,存心无处不筹量。

卢生避世深幽迹,故入沧浪野水乡。

咏唐陶将军率舟师

朱元璋[明]

前人奉命驾兵船,为国精忠突晓烟。

令出三军凭战鼓,呼来万马仗龙泉。

相加若肯存买卖,比并何须用著鞭。

必定清尘要服外,收功应达九重天。

赠刘伯温

朱元璋[明]

妙策良才建朕都,亡吴灭汉显英谟。

不居凤阁调金鼎,却入云山炼玉炉。

奇迹堪同商四老,功劳卑贱管夷吾。

师长西席叱去归何处,朝入青山暮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