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片片蝶衣轻

朝代:宋 代 ‖ 作者:刘克庄

原文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
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古诗词不雅赏卜算子片片蝶衣轻 ▏ 刘克庄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
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译文

片片花瓣像蝶翅般轻盈,殷红点点,娇小可爱。

如果说上天不爱花,为何把它们设计得这么奥妙?

早上瞥见树上花儿朵朵,傍晚却剩下不多。

如果说上天爱花,为何又用风雨摧残它们?

注释

卜算子,《词律》以为调名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
《词谱》以苏轼词为正体。
别号《百尺楼》《眉峰碧》《缺月挂疏桐》等。
双调,四十四字,仄韵。

蝶衣轻,花瓣象蝴蝶翅膀那样轻盈。

猩红,象猩猩血一样鲜红。

了,尽。

赏析

辛派词人素以豪放有名。
刘克庄词,尤以豪放见长,不写儿女情长,晓风残月。
但刘克庄也写婉约词,而且糅豪放于婉约之中,更见其独具一格的豪放。
这首《卜算子》即是如此,用比兴手腕,委婉蕴藉地表达了词人才不见用的凄楚情怀。

上片先写花的可爱。
起首一韵为花描态绘色:片片花瓣儿宛如蝴蝶轻盈的翅膀;点点花朵儿猩红如染,那么鲜艳娇美。
上句写花之态,从花瓣儿着墨,因花瓣儿薄,故云“轻”;下句写花之色从全体花朵儿落笔,海棠花朵儿个小,以是在写花之色的同时再著一“小”字,并补足上文“轻”字。
两句同一写花,而角度互异,为下句“百种千般巧”伏笔。
而“片片”又见花瓣儿之多,“点点”又见花朵儿之密,为下片换头句“朝见树头繁”埋下伏笔。
歇拍一韵旨在写花的可爱,可词人偏不直说,而因此揣度的口吻插入一句议论,用“道是天公不惜花”衬起,然后再说出花的“百种千般巧”。
这样写,不仅沉着有力,使行文不板;而且,由于引进了“天公”即自然界的主宰“天老爷”丰富了全词的含蕴,突出了作者创作本词的寓意,很耐人寻味。
歇拍句的“百种千般巧”,当然包括上文所说的姿致轻盈、体态娇小、色彩鲜艳,但细味“巧”字,又分明包含着花的气韵美和内在美。
只有描述和气韵、外在的表现和内在的含蕴合营合适、谐和同等,方可谓之“巧”,谓之美。

下片写花被“雨洗风吹了”的惋惜之情。
上片极写花的可爱,这是为下片写花被雨打风吹去作铺垫。
以是过片一韵便说:“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
”这里,“繁”、“少”对写,“朝”、“暮”对提,不仅见花事变化之遽,亦且见词人对花事的关心。
从中我们可以想见“爱花成癖”的词人秉烛逐枝察看的忧惧情态,这一韵不似上片起首一韵,似对非对,却极有韵致,一段惜花情思宛然若揭。

末了一韵乃全词的核心所在,但词人也不直说,而先用“道是天公果惜花”句衬起,然后再说出花事被“雨洗风吹了”的可悲现实。
这话也很发人寻思,同样具有一种哲理性味道,由于同上片歇拍一韵所说,本来便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而且,上片的“道是”句是扬,这里的“道是”句是抑,欲抑先扬,抑扬之间,流露出词人对天老爷听凭风雨摧残花事的不满。

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墨客、词人、诗论家。
字潜夫,号后村落。
福建莆田人。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主要代表,词风豪迈年夜方。
在江湖墨客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造诣也最大。
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改造理论。

纸刊投稿邮箱:ahhfsk@163.com

主理:《淮风》诗刊社

支持:安徽佑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