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折颜上神是当之无愧的“桃花神仙”,坐拥十里桃林,桃花常开不败,还酿得一手桃花醉。
实在,在明代,就有一位自称“桃花神仙”的风骚才子,他便是唐寅,也便是风骚才子唐伯虎。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神仙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唐寅的这首《桃花庵歌》,我们都记得很顺溜,本日我们要说的是他的其余一首桃花诗。
《桃花庵遇仙记》
那时那日此门中,桃花树下初相逢。
只见神仙种桃树,未闻神仙看花红。
朝朝期待神仙顾,日日桃花笑东风。
忽闻仙踪一朝至,桃花人面分外红。
桃花谷里桃花仙,桃花美人树下眠。
花魂酿就桃花酒,君识花喷鼻香皆有缘。
美酒消愁愁不见,醉卧花下枕安然。
花中不知日月短,岂料世上已千年。
不入浊世凡尘染,宁愿枝头做花仙。
春来三月喷鼻香风送,便是花奴问君安。
这首诗,乍一看,和唐代崔护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很是相似。但意境上却完备不同。
崔护的《题都城南庄》讲的是男女之情,而《桃花庵遇仙记》写的却是空想与现实。
唐寅的诗,很口语化,诗的内容普通易懂。
诗的大意是这样的:
有一天,在一个庵里,我重逢了一位美女神仙。神仙在庵里种满了桃树,没等到桃花盛开她就不见了。
于是我就在庵里住下,每天等着神仙的涌现,在一年春天,桃花不负所望,开得灿若云霞。
溘然有一天,神仙回到了庵里,这一天她的脸就像粉嘟嘟地桃花花瓣,红得分外刺目耀眼。
从此往后,桃花庵里就多了一位桃花神仙,醒时摘花酿酒,醉后花下安眠。
我有缘分得一杯桃花酒,酒入愁肠,凡情顿消,那一夜,躺在桃花树下,我睡得安然。
身在花中不过是一场安眠,醒来才创造世上早已过了千年。比起凡尘里的污浊肮脏,我宁愿自己是枝头的花仙,悠哉悠哉,为所欲为。
这首诗,看似洒脱,实则对付唐寅而言,却是痛楚无处排解的苦闷。
你以为唐伯虎真的是《唐伯虎点秋喷鼻香》里那样,风骚倜傥,旁边逢源,集万千爱慕于一身?
实在,他的生平可以说是悲哀至极。
在奇迹上,少年唐伯虎才华横溢,犹豫满志,却不幸被卷入科举作弊案的漩涡,出狱后被责罚终生不得参加科考,从此断了仕途之路。
在感情上,结正室子早早病逝,续弦妻子也在他仕途无望的时候离开,跌入低谷的他从此流连青楼,纵情声色。
经济窘迫的时候,他还曾出卖自己的文才和画技,用一些不堪入目的诗和画换取银钱。
一代才子,沉沦腐化至此,悲哀!
后来,他凑钱在桃花坞买了一块地,盖了几间茅屋,遍植桃花,并取名“桃花庵”。
经历了官场的风风雨雨和感情的背叛之后,唐寅才真正地活得通透起来。
“别人笑我忒风颠,我笑他人看不穿。”晚年的唐寅在桃花庵过得洒脱肆意,时而赏花饮酒,时而赋诗作画,岁月留下来的创伤,也都在灼灼桃花中逐步抚平。
“不入浊世凡尘染,宁愿枝头做花仙。”唐寅的意愿很好,无奈却被浊世染了大半生,等他终于决定看淡统统时,定命却迫不及待地召他离开。
1524年,唐寅在桃花庵离世,结束了他悲哀的生平,享年54岁。
但愿老去世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好在他究竟是如他所愿了。
#「闪光时候」主题征文 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