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75年的时候,宋军攻破了金陵,而李煜也因此被俘了,而南唐也就此覆没。
就在李煜被囚禁在东京汴梁的时候,他曾写下过这样一首诗: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兵戈?

一旦归为臣掳,沈腰潘鬓消磨。

 李煜被大年夜宋囚禁时写下了一首词把自己的痛楚全浇筑在了里面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南唐的开朝先祖于公元938年立国,而后主李煜于975年亡国,总计三十八年。
南唐共有三十五个州,周遭地皮三千里,定都金陵,在当时可谓是一个大国。
而李煜的这首《破阵子》的上阕描写的便是南唐的景象。
“一旦归为臣掳,沈腰潘鬓消磨”,这句中的沈就说的是一个叫做沈约的人,此人小的时候就很喜好读书,以是他只要一有韶光就会去读书,因此韶光一长他全体人也变得瘦削了,以是李煜才会用“沈腰”来比喻自己变瘦了。
“潘鬓”则说的是词人潘岳,还不到四十岁两鬓就涌现了白发。
而李煜所遭受的东西则比这些更为痛楚。

而就在李煜被俘了往后,和子弟四五十人被宋朝的士兵给押送到了北方,匆匆忙忙的就离开了自己的故土,在他辞别宗庙的时候,仿佛听到了离去的歌曲,不由得对着宫女痛哭流涕。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这句词就写出了当时李煜那种不舍以及绝望的心境。

但是李煜真的是一个无能的天子吗?但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他又怎么将自己的国家守了十余年呢?不过不得不说,五代十国那样一个十分混乱,随时都会发生朝代更迭的时期,李煜所接过的本来便是一个已经风雨飘摇的南唐了,面对当时宋兵的压迫,他却还能将这个国家守了整整十多年,以是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李煜实在并不是一个无能的天子。

而这个天下本来便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李煜或许错就错在不应该生在一个如此动荡的年代吧,手上握着一个如此的国家,无论是自己的命运还是国家的命运都不能很好的掌控。

不过福祸相依,虽然李煜在治国这方面是失落败和耻辱的,但是他在文坛之上的名气却是无法否认的。
如果南唐没有亡的话,说不定李煜还会成为一名更加精良的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