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草枯矣,重阳后,黄叶树骚骚。
玉勒青丝,落花时节,曾逢拾翠,忽听吹箫。
今来是、烧痕残碧尽,霜影乱红凋。
秋水映空,寒烟如织,皂雕飞处,天惨云高。

人生须行乐,君知否,随意马虎两鬓萧萧。
自与东君作别,地无聊。
算功名何许,此身博得,短衣射虎,沽酒西郊。
便向夕阳影里,倚马挥毫。

巨室子弟多风骚,喜好“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纳兰这位巨室子显然有所不同,他确实是玉勒雕鞍,却没有流连于章台路——歌妓聚居之所。
他所神往的,是能够尽情驰骋、实现男儿报复的苍茫大地:

重阳节过后,平原上的草都枯萎了,黄叶在疾风中凋落。
记得春日骑马来此踏青时,多么斗志昂扬。
如今故地重游已是萧瑟肃杀,空旷凋零。
秋水映破长空,寒烟弥漫,苍穹飞雕,一片苍茫。
人生涯着,年华易逝,须及时行乐。
春天过后,依旧心绪无聊。
想想功名利禄算得了什么,不若沽酒射猎,英姿勃发,在夕阳下挥毫泼墨那是何等畅快!

秋水映空寒烟如织皂雕飞处天惨云高。风流子平原草枯矣

这首词是词人经邦济世的抱负难以实现的慨叹。
纳兰性德并不仅仅是一位只会感伤、吟风弄月的文弱诗人。
作为满人的后裔,八旗子弟在清初,还较多保留着善骑射、骁勇尚武的传统习俗,纳兰性德作为御前护卫更是不可能例外。
韩说他“上马驰猎,柘弓作霹雳声,无不中”;徐乾学赞他“有文武才,每从猎射,鸟兽必命中”,可见其武功与技艺。
特殊当他不在帝王身边时,沽酒射猎,更是英姿勃发,神采飞扬。

纳兰性德在京西郊猎时有词《风骚子·秋郊射猎》,正表明他血脉中仍有这种武士豪迈激情的涌动,只管他终想回避尘寰闹市,于宁静淡泊中觅诗寻梦,只管他诗词有卿卿之情,不乏细腻精细,但柔中不软,悲中不颓。
抑或有绵绵凄婉之致,却不同靡靡之音,更没有摇摆之态。

人们喜好转述张爱玲的话:“大概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殊不知,男人的生命中还有两个梦。
一个是女儿梦,梦想的便是美女佳人,希望自己能采得一朵红玫瑰或白玫瑰;另一个梦是男儿梦,梦想自己挥戈四野,马踏苍原。
苏东坡都一把年纪了,还想在游猎中找到青春的觉得:“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而他梦想的并不是射射兔子、打打鹿,他真正希望的是为国建功立业,“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当时他已是“鬓微霜”的年纪,却依然英气不减。

纳兰性德年纪轻轻,正是有血性的年纪,且又弓马娴熟,又怎会没几分年夜志壮志呢?攻打吴三桂时,纳兰以为机会来了,多次要求出征,可是无论是父亲还是天子,都没有赞许他的要求。
他固然是满洲的勇士,更是明珠的儿子、康熙的近臣,他们关爱他,不许可他用生命去冒险。
大清国的勇士不缺他纳兰一个,他纳兰的生命却短缺了为国拼杀、男儿志气这一环。

布衣子弟由于穷苦出身卑下而郁郁不得志,富贵公子纳兰却由于过于有才有权而郁郁不得志。
命运自古以来都是喜好捉弄人的,有钱没钱都让你憋屈,从这点上说,也算是“众平生等”了。
不过这种“平等”,多少有些荒诞。

①骚骚:形容大风的声音。

②玉勒:玉饰的马衔。
青丝:青色的丝绳,指马缰绳。

③皂雕:一种玄色大型猛禽。

④萧萧:花白稀疏的样子。

⑤地:还是,依旧。

⑥短衣:指带短下摆或短后摆的紧身上衣,指打猎的装扮服装。
射虎:指汉李广和三国吴孙权射虎的故事,诗文中常用以形容英雄英气。

⑦沽酒:买酒。

⑧挥毫:写羊毫字或作画。

纳兰诗词

「最受欢迎纳兰词容若"大众号 最具人气的纳兰词解读」诗词 | 纳兰词 | 古文 | 唯美 | 短篇 | 随笔

王国维:“北宋以来,一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