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熊言安就一贯在探索用吟唱的办法来教授古典诗词,他把公选课《唐诗宋词名篇选讲》作为创新传授教化模式的“实验基地”,在这门课上,学生不仅要学习诗词知识,鉴赏诗词,还要学会把诗词“吟唱”出来。

熊言安希望通过吟唱的传授教化办法,让更多学生体会到诗词的魅力。

5月中旬,熊老师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说:“公选课的学生来自学校各个专业,诗词根本不同,对诗词的理解能力也参差不齐,用吟唱这种办法传授教化诗词能够生动教室气氛,使学生随意马虎接管。

在他看来,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吟唱办法,个人对诗词本身的理解并把这种理解用感情传达出来是最主要的。
目前,他正打算考试测验和著名作曲家陈儒天老师互助编曲,完成一些原唱曲目,并积极探索古典诗词与黄梅戏曲调的领悟,把带有地方戏声腔的诗词吟唱推广到安庆地区的中小学,让更多的人传唱。

师者|安徽一副教授用吟唱教古诗词恢复古诗文本真

对此,中华吟诵学会秘书长、中心民族大学副教授徐健顺对澎湃新闻表示,严格意义上的吟诵是指“汉诗文的传统读法”,“推广吟诵实在是在规复古诗文的本来面孔”。

创新吟唱传授教化,提高学生兴趣

熊言安1967年出生,在都城师范大学攻读硕士期间,他开始学习吟诵。
当时,他的导师刘占泉教授在教室上讲授了吟诵知识,重点先容了王力、赵朴初、文怀沙、陈少松等师长西席的吟诵艺术,并示范吟诵,还给学生们推举了一些吟诵资料。
2009年,研讨吟诵近30年的南京师范大学陈少松教授到北京做讲座,熊言安听了这次讲座,又买了陈老师的磁带回家听,以为“很有味道”,于是对吟诵更加有兴趣了“诗文吟诵是我们的国学,该当发扬光大。

2011年,熊言安在讲授唐宋诗词时,考试测验在吟诵的根本上融入歌唱元素。
当时,他正在南京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学者和墨客钟振振教授研究诗词学,期间被聘到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代课。
“班里的学生来自各个专业,有些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对唐宋诗词兴趣不大。
”于是他想到了要创新教室传授教化模式。

熊言安考试测验把诗词吟唱出来,并教会学生吟唱,结果创造“效果还是蛮好的,学生很喜好”。
2014年博士毕业,他被引进到安庆师范大学文学院任教,延续了其吟唱的传授教化办法,希望让更多学生体会到诗词的魅力。

目前,熊言安在课上传授教化生吟唱的古典诗词有《诗经·关雎》、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春思》、柳宗元的《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李商隐的《无题》、李煜的《浪淘沙令》《虞美人》等几十首。
个中《送元二使安西》采取古典琴曲《阳关三叠》调子,《芙蓉楼送辛渐》采取《刘三姐·山中只有藤缠树》调子,《无题》采取了歌手徐小凤唱的《别亦难》,而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李白《春思》用的是外国民歌曲调,《浪淘沙令》用的是赵朴初师长西席吟诵的调子,《诗经·关雎》用的是陈少松教授的吟诵调子。
从2017年开始,结合学校作为全国黄梅戏研究重镇的特色资源,熊言安考试测验用黄梅戏的曲调来配唱古典诗词,如李白的《静夜思》《望天门山》、贺知章的《还乡偶书》、王维的《玄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他都能用黄梅戏调子唱出来。

传授教化模式创新是熊言安最想做的事。
他希望通过吟唱传授教化让学生们充分感想熏染古典诗词的韵味,真正爱上古典诗歌。
“唐诗宋词实在是非常美的,但中学的应试传授教化每每把这份美好搞成套路化的解读,倒了学生的胃口。
实在墨客生平中的感情也是变革着的,杜甫不是只有每天都痛楚深奥深厚,李白也不是每天都洒脱豪放。

每次上公选课,熊言安会花大约三分之一的韶光一句一句地传授教化生吟唱。
面对含羞的学生,他会逐步地勾引,鼓励学生放声唱出来。
同时根据学生的嗓音特点,辅导他们找到自己的音域,并教他们“把气息沉下去,把嗓音打开”。

他说,“公选课上有不少理科生,而且有的学诞辰间上了不少课,晚上还要连上3节课,确实比较怠倦。
加入吟唱环节后,学生听课就感到轻松了,参与度也高了。
有时候我唱几遍他们就会唱了。
学生对古典诗词产生了兴趣,将来可能就会更多地去学习和研究。

这样新奇有趣的传授教化形式也受到了学生的喜好。
熊言安表示,纵然不点名,学生也都会来听课。
2017级旅游管理专业的熊博雅这学期选修了熊老师的这门课。
她说,刚开始听到“唱出来的诗词课”有点震荡,但逐步觉得挺故意思的。
“有韵律地唱出来更随意马虎记住词句,让人产生兴趣,也算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2017级音乐学院的学生孙雨荷学得比较快,有时也会和熊言安“互助传授教化”。
“能让同学们学会吟唱,是一件很有造诣感的事情。
”她说,熊老师让她教同学们唱的是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李白《春思》和李商隐的《无题》等。

“把古典诗词和音乐相结合,由于这两种艺术实在是相通的”,已年过半百的熊言安说,自己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乐理,但从小就爱唱歌,大学期间也常常跑去音乐学院蹭课,向专业老师请教。
“一是多听名曲,二是模拟一些歌唱家的腔调。
学唱歌很多时候要靠自己去体会,先自己研讨,然后再请老师指示一下,这样效果会更好。
”他说道。

熊言安在教室上。

作为文学院副教授,熊言安平时的科研和传授教化任务不轻。
为了闇练节制这些曲子,他常常利用清晨刷牙洗脸和晚饭后闲步的韶光来研讨吟唱,“传授教化一定要有激情,吟唱时不能太拘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传染,才喜好学。

他先容说,接下来,自己正打算考试测验和著名作曲家陈儒天老师互助编曲。
“我们必须演唱一些自己原创的作品,现在还在摸索,准备最近做一些改编。
”前不久,他和学校音乐学院的江丽娜老师商量,先哼出一个基本的调子,再请陈儒天老师修正,希望能完成一些自创曲目。

其余,熊老师还有一个操持——在学校的红楼诗会中成立“唱诗班”,即古典诗词吟唱班,充分结合当地的戏曲文化特色,把用黄梅戏曲调唱古典诗词这种形式推广到中小学,尤其是屯子中小学,并把自己的吟唱履历和理论研究写成一本书,让更多人对吟唱古典诗词产生兴趣。

专家:推广吟诵是规复古诗文本真

中国的古诗词曾可以和乐而唱,但现在只留下笔墨,缺失落了不少音乐美。
在南京师范大学开设了吟诵古典美文课程20多年的陈少松教授此前接管媒体访问时曾表示,吟诵是欣赏古典美文行之有效的独特手段,不仅可以提升人们欣赏古典美文的层次,充分领略古典诗词文章的意境美,还能更好地长久地记住这些诗词文章。
不过,其面临的困难是“懂得的人很少,不理解。
一是信心不敷,二是搞这门课传授教化和研究得到的支持很少。

中华吟诵学会秘书长、中心民族大学副教授徐健顺多年来也在推广和研究古诗文的吟诵。
近日,他见告澎湃新闻,严格意义上的吟诵是指“汉诗文的传统读法”,“这套读法是相对固定的,推广吟诵实在是在规复古诗文的本来面孔”。

据他先容,在古代的蒙馆和学馆,吟诵是教材中的必修内容,一样平常直接用符号标记在教材上。
到了民国期间,叶圣陶与夏丏尊合著的《文心》中也全面论述了古诗文的读法,并发明了一套当代吟诵符号。
徐健顺表示,吟诵对付当今社会也别具代价。
“吟诵讲究‘依字行腔,依义行调’,以旋律、节奏、文气、腔音来表达诗文的含意,彷佛当代口语文的标点符号一样有助于理解。
(古诗文)一旦配上吟诵,魅力、含义立时就显示出来了。

但徐健顺对付用当代音乐配上诗歌演唱的形式持谨慎态度。
他认为,不少盛行乐中很难顾及诗词原来的形式和内涵,而吟诵达到的“美听”程度更胜一筹。
“吟诵不须要任何作曲家,读者可以自行作曲,不用识谱照样能唱,这才是中华文化的魅力。

对此,熊言安表示,诗歌不仅可以吟诵,而且可以歌唱,比如《诗经》中的十五国的国风都是民歌,都是古人唱出来的,词一开始也是配乐演唱的。
在他看来,个人对诗词的理解更值得关注,“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吟唱办法,用感情把自己对诗词的理解表达出来才是最主要的。

他说,自己在吟唱古典诗词时并不是大略地套用曲子,而是根据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在音韵、节奏等方面作一些处理,只管即便把诗词的情绪内涵表达出来。
“当代人读古诗时,有自己的感想熏染非常主要。
我们追求的不是形式,无论是吟诵,还是歌唱,包括用民歌,用戏曲调子,或者用古代流传下来的曲调,把情绪体验表达出来才是最紧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