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
以是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
——《曾国藩

2、功名富贵笑谈中,回顾一场春梦。
——《汤显祖》

3、自察不疚,未何忧何惧!
——《论语》

4、人不见,烟已昏,击筑弹铗与谁论。
黄尘变,红日滚,一篇诗话易沉沦。
——《孔尚任》

国学名句集萃140首励志抒情洞悉人心值得背诵收藏品鉴

5、十万貔貅十万心,一人号令众难禁。
拔刀割发权为首,方见曹瞒诈术深。
——《罗贯中》

6、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
——《礼记》

7、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增广贤文》

8、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贤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道德经》

9、束兵秣马去匆匆,心念天言衣带中。
撞破铁笼逃虎豹,顿开金锁走蛟龙。
——《罗贯中》

10、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曾国藩》

11、此心常看得圆满,天下自无毛病之天下;此心常放得宽平,天下自无险测之人情。
——《洪应明》

12、云路鹏程九万里,雪窗萤火二十年。
——《王实甫》

13、在家千日好,出门处处难。
——《增广贤文》

14、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增广贤文》

15、勤俭节约,未有不兴。
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曾国藩》

16、刻薄不赢利,虔诚不折本。
——《冯梦龙》

17、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8、万两黄金随意马虎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曹雪芹》

19、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增广贤文》

20、万事不由人做主,齐心专心难与命争衡。
——《罗贯中》

2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黑发不知勤学早,转眼便是白头翁。
——《增广贤文》

22、男儿到去世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辛弃疾》

23、闲来只把青山画,卖得桃花当酒钱。
——《唐寅》

24、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增广贤文》

25、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汤显祖》

26、人生世上,只须合眼放步,以听造物者之低昂而已。
——《蒲松龄》

27、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仁者不危人以要名。
——《战国策》

28、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顾炎武》

29、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增广贤文》

30、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生怨恨。
——《曾国藩》

31、四十年来画竹枝,白天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郑板桥》

32、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
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企图;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
——《王阳明》

33、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去世相公者。
”——《张岱》

34、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顾炎武》

35、自恨枝无叶,莫怨太阳偏。
——《增广贤文》

36、欲仙去越人王冕,当天算夜雪,赤脚登炉峰,四顾大呼曰:“天地皆白玉合成,使民气胆澄澈,便欲仙去!
”——《张岱》

37、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顾炎武》

38、上盈其志,下务其功;悠悠黄河,吾其济乎!
——《罗贯中》

39、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朱熹》

40、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增广贤文》

41、见性志诚,念念回顾处,即是灵山。
——《吴承恩》

4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为道。
——《道德经》

43、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
——《增广贤文》

44、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白居易》

45、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
——《增广贤文》

46、花开又被风吹落,月皎那堪云雾遮。
——《施耐庵》

47、宠辱不惊,看庭前花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洪应明》

48、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罗贯中》

49、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落也。
——《诸葛亮》

50、为我尽一杯,与君发三愿: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强健,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
——《白居易》

51、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郑板桥》

52、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

53、小人知其过,谢之以文;君子知其过,谢之以质。
——《冯梦龙》

54、人该省事,不该怕事。
人该脱俗,不可矫俗。
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曾国藩》

55、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易经》

56、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朱熹》

5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道德经》

58、着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
——《关汉卿》

59、冷眼不雅观人,冷耳听语,冷情当感,冷心思理。
——《洪应明》

60、良买深藏若,君子年夜德,边幅若愚。
——《道德经》

61、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
——《战国策》

62、富人思来年,穷汉想面前。
——《增广贤文》

63、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王阳明》

64、始如处女,仇敌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孙子兵法》

65、人生知足时常足,人老偷闲且是闲。
——《增广贤文》

66、读书不独是变人气质,且是能养人精神,盖是理义收摄。
——《曾国藩》

67、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增广贤文》

68、不夸妍洁,谁能丑污?——《洪应明》

69、怒则气逆,喜则气散,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炅则气泄,寒则气收。
——《李时珍》

70、寡言者可以杜忌,寡行者可以藏拙,寡智者可以习静,寡能者可以节劳。
——《曾国藩》

71、君子安平,达人知命。
——《增广贤文》

72、终生所约,永结为好。
琴瑟再御,岁月静好。
——《诗经》

73、成书在理不在势,服人以诚不以言。
——《苏轼》

74、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汤显祖》

75、节食以去病,少食以延年。
——《增广贤文》

76、失落敬!
失落敬!
石中有美玉之藏,若以貌取人,岂不误了天下贤士!
——《冯梦龙》

77、消杀得妄心尽,而后至心现。
——《洪应明》

78、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孙子兵法》

79、白日欺人,难逃清夜之鬼报;红颜失落志,空贻皓首之悲哀。
——《洪应明》

80、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德经》

81、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
反面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曾国藩》

82、一苗露水一苗草,一朝天子一朝臣。
——《增广贤文》

83、待从头,整顿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

8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85、轩冕而敬,伪也。
匿就而爱,私也。
——《曾国藩》

86、莫道无情何必尔,自缘我辈正钟情。
——《唐寅》

87、心病还须心药治,解铃还需系铃人。
——《曹雪芹》

88、吾无过人者,但平生行为,无不可对人言耳。
——《司马光》

89、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

90、天之所废,虽贵必贱;天之所兴,虽贱比贵。
——《冯梦龙》

91、江海以是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道德经》

92、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落敌之败也。
——《孙子兵法》

93、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
——《洪应明》

94、学得来“一天星斗焕文章”,不枉了“十年窗下无人问”。
——《王实甫》

9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

96、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

97、智从学问聪明中自然而生,非可强为,强为之智便成愚诈。
——《曾国藩》

98、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

99、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曾国藩》

100、英雄露颖在目前,一试矛兮一试刀。
初出便将威力展,三分好把姓名标。
——《罗贯中》

101、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
——《战国策》

102、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汤显祖》

103、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曾国藩》

104、天子坐北京,以理统天下。
——《增广贤文》

105、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

106、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礼记》

107、石如滇茶一朵,风雨落之,半入泥土,花瓣棱棱三四层摺,人走个中如蝶入花心,无须不缀也。
——《张岱》

108、江海以是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道德经》

109、野火烧不尽,东风吹又生。
——《白居易》

110、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德经》

111、为将者,受命之日,即忘其家;临君约束,则忘其亲;秉枹鼓,犯矢石,则忘其身。
——《冯梦龙》

112、农果力耕,虽有饥馑,必有丰年;商果积货,虽有壅滞,必有通时。
——《曾国藩》

113、自古骄兵多致败,从来轻敌少成功。
——《罗贯中》

114、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易经》

115、胜敌者,一时之功也;全信者,万世之利也。
——《冯梦龙》

116、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王,几人称帝?——《曹操》

117、人固有一去世,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

118、人生原是一傀儡,只有根蒂在手,一线不乱,卷舒自由,行止在我,一绝不受他人提掇,便超出此场中矣。
——《洪应明》

119、何须浅碧深赤色,自是花中最高级。
——《李清照》

120、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论语》

121、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

122、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冯梦龙》

123、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
——《白居易》

124、学不至于乐,不可谓之学。
——《黄宗羲》

125、蚊虫遭扇打,只因嘴伤人!
——《增广贤文》

126、一家之计在于和,生平之计在于勤。
——《增广贤文》

127、好臣一国之宝,好妇一家之珍。
——《增广贤文》

128、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在回也!
——《论语》

129、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孙子兵法》

130、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诗经》

131、法待人而后行,事因时为变通,若徒墨守旧章,拘牵浮议,则为之而必不成,成之而必不久。
——《李鸿章》

132、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增广贤文》

133、大道废,有仁义;聪慧出,有大伪;六亲反面,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道德经》

134、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易经》

135、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汤显祖》

136、念念有如临敌日,心心常似过桥时。
——《增广贤文》

137、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曹雪芹》

138、善人种德,降祥于天。
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曾国藩》

139、心生,各类魔生:心灭,各类魔灭。
——《吴承恩》

140、易摇而难定,易昏而难解者,民气也,惟主敬则定而明。
——《曾国藩》

图文均来自网络 涉及版权 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