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从前的七律章法严谨,不脱常格,他非常把稳对字句的熬炼,在严整中追求一种劲健之气,显示出这位江西诗派奠基人的独特风格。苏轼就曾称颂山谷的诗词乃是瑰伟之文,妙绝当世。下面先容黄庭坚技巧高超的七律,构造严密,推陈出新,中间两联更有内涵。
叔父钓亭
槛外溪风拂面凉,四围春草自锄荒。
陆沈霜发为钩直,柳贯锦鳞缘饵喷鼻香。
影落华亭千尺月,梦通岐下六州王。
麒麟卧笑功名骨,不道山林日月长。
黄庭坚出生于官宦之家,他的父亲黄庶和叔父黄廉都是宋仁宗年代的进士,担当过很多官职,后来都去世于任上。
黄庭坚的其余几个伯叔虽然名不经传,也未造诣一番伟业,但他们也喜好赋诗填词,更过着清闲轻松的日子。
黄庭坚的这首诗便是寄赠给他的小叔,乃是作者在叶县任职时的作品,表达出墨客对主人公的讴歌之意,以及对清闲生活的神往。
开篇点题,先容叔父钓亭周围的风景,“槛外溪风拂面凉,四围春草自锄荒。”钓亭建筑在一条清溪旁,游客坐在亭阁里,既能欣赏俏丽的风景,又能悠然地享受拂面的清风。
市价暖春,钓亭周围桃红李白,绿草如茵。主人还在这里开荒锄地,栽种了很多果蔬,远了望去,一片苍翠欲滴的景象。隐居生活虽然清贫,但也显得自由清闲,不必逐日为俗务奔波,也无须看人眼色,让一贯沉沦下僚的墨客非常倾慕。
接下来的两句先容叔父钓鱼的情景,“陆沈霜发为钩直,柳贯锦鳞缘饵喷鼻香。”出句是说,叔父鬓发皆白,在故宅过着隐居生活,他效仿古人直钩垂钓,悠然地坐在溪畔,沉着地等待鱼儿中计。陆沈,出自《庄子》代指隐居,白居易曾有诗句“昨日诏书下,求贤访陆沉。”霜发,即白发。
对句是说,可能是鱼儿都被喷鼻香饵吸引,纷纭中计,叔父很快就钓到了几条鱼,然后又将它们用柳枝串起来。锦鳞,本指传说中金色鲤鱼,这里代指鱼儿,与“霜发”对仗工致。“直”,在此读入声。“缘”,由于的意思。
颈联化用典故,“影落华亭千尺月,梦通岐下六州王。”唐代船子和尚隐居于华亭县(今上海松江),他常常独自驾乘一叶扁舟,流落于江面,接送往来游客,然后随缘渡世。这位诗僧曾有诗句,“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黄山谷在此信手拈来,并将叔父比作高僧,洒脱不羁,悠然忘我。
后一句引用了周文王梦吕望之事,岐下是周文王当政时的领地,吕望即姜子牙,他是西周王朝的开国元勋,他曾说“我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不为锦鳞设,只钓王与侯。”
六州,是指传说周文王在灭商之前就拥有了九州中的六州,个中就有姜子牙出谋划策的功劳。黄庭坚在此暗指叔父一家为大宋王朝的辛劳付出,晚年则阔别尘嚣,忘却得失落。
结尾耐人寻味,“麒麟卧笑功名骨,不道山林日月长。”麒麟,本指一种传说中的神兽,此处象征着高士。墨客认为那些过往的风骚人物都已化作尘灰,那些高士也常常卧笑、戏谈,功名富贵不过便是过眼云烟。
不道,是指不知的意思。众人只知一味地梦想享受,一直地追逐名利,却不睬解山林里风景如画,天宇中日月永恒,只要阔别是非之地,将身心融入自然,就能感到愉快快乐。
黄庭坚的这首七律善用事典、构造严密,并且推陈出新、意象新奇。作者在开篇以“槛外、四围”点出钓亭,中间两联熔炼典故,铺排描写,意在突出钓亭主人的高尚情操。尾联以议论点出主旨,也委婉隧道出了墨客对仕途的厌倦、以及林泉生活的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