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潮在《幽梦影》中说道:

为月忧云,为书忧蠹,为花忧风雨,为才子佳人忧命薄,真是菩萨心肠。

意思是说替玉轮忧闷云雾的遮蔽,替书本忧闷蠹虫的蛀害,替花儿忧闷狂风和暴雨的摧残,替才子和佳人忧闷命运的薄和乖舛。
这便是菩萨的慈悲心肠。

古人云:“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认为: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22句怜悯苍生诗词诉生命的另一种圆满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无羞恶之心。
非人也;

无辞让之心,非人也;

大概我们都做不到有菩萨的心肠,但,如若我们都有一颗怜悯之心,那便是慈悲,那便是生命的一种圆满。

1、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怀营营。

——宋· 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身心长久困于尘世骚动,何时才能抛却营营役役,苏轼神往的是那份超脱世俗的生活真谛。

2、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汉·曹操《蒿里行》

白骨暴露在荒野之上,千里之地寂静无声,不见鸡鸣,刻画战乱过后民生凋敝的惨状,令人悲痛不已。

3、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元·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王朝兴起百姓耐劳,王朝灭亡依旧百姓耐劳,历史循环中揭示公民始终是战役与动荡的最大受害者。

4、

屋漏偏逢连夜雨 船迟又遇打头风。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房屋漏雨恰逢连绵雨夜,行船缓慢又遭遇逆风阻碍,比喻人生困境纷至沓来,凸显生活艰辛不易。

5、

护主有恩当食肉,却衔枯骨恼饥肠。

于今多少闲狼虎,无益于民尽食羊。

——明·于谦《犬诗》

忠实的犬只为保护主人不惜统统,然而却只能吞咽枯骨充饥,借此讽刺那些只知抢夺而不恤民众的统治者。

6、

衣被深功藏蠢动,碧筐火暖起眠时。

愿言努力加餐叶,仲春吴民要卖丝。

——明·沈周《题蚕桑图》

蚕桑之事承载着百姓衣食之源,即便是在温暖的春日里唤醒沉睡的蚕宝宝,也是为了吴地公民能及时出售丝绸换取生存。

7、

四月江南农事兴,沤麻浸谷有常程。

莫言娇细全无事,一夜嬠车响到明。

——明·唐伯虎

四月江南田间劳作繁忙有序,纵然看似娇弱的女子也彻夜劳碌,彰显农人费力垦植、岁月一直歇的常态。

8、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唐杜甫《春望》

只管国家破碎、城池春色盎然,但面前的花草树木、鸟鸣声都触动了墨客的家国之痛与离去之悲。

9、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清·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每一寸地皮都宝贵如金,山河破碎、国家分裂之时,又有谁能担当重任?杜鹃啼血,寄托忧虑苍生之心,精卫填海,象征坚韧不屈的救国意志。

10、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三国·曹植《白马篇》

置身刀光剑影的沙场,生命何以顾及?若连父母都不能顾念,遑论妻子儿女!
直抒从军勇士舍身忘我的豪情。

11、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出塞》

边陲虽历经千年沧桑,依然烽火连天,期盼大胆将领镇守边关,不让敌骑超越阴山侵扰中原。

12、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杜牧《泊秦淮》

明月与寒水交融,笼罩着秦淮河边的酒家,歌女无知国破家亡之恨,仍在对岸浅唱亡国之音。

13、

辛劳遭逢起一经,兵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出生浮沉雨打萍。

——宋·文天祥《过单独洋》

因科举入仕,却逢战乱频仍,山河破碎犹如风中柳絮般无力,个人命运亦如水中浮萍般随波逐流。

14、

去世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游《示儿》

深知去世后万事皆空,但唯一遗憾未能看到国家统一,叮嘱子孙在异日王师收复中原时,勿忘在家中敬拜奉告这一。

15、

豪门酒肉臭,路有冻去世骨。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豪门华宅内酒肉喷鼻香气弥漫,街头巷尾却有饿殍倒毙,比拟光鲜,戳穿社会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残酷现实。

16、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白居易《卖炭翁》

卖炭老翁衣衫软弱,却因担忧炭价低廉甘心景象寒冷,生动刻画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的艰辛与无奈。

17、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床头屋顶滴水不止,雨水犹如密麻的线条连续不断,映射出墨客居住环境恶劣,暗喻庶民百姓普遍困苦的生活状态。

18、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宋·辛弃疾《鹧鸪天·送人》

江面上的风浪固然凶险,但人间世事中的困难困厄更胜一筹,诉说着人生百态中无处不在的寻衅与挣扎。

19、

石壕村落里夫妻别,泪比永生殿上多。

——清·袁枚《马嵬》

石壕村落里的夫妻离去,泪水比永生殿的悲剧更多,通过比拟民间疾苦与宫廷哀乐,进一步突显民间苦难的深重。

20、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唐·白居易《 不雅观刈麦》

双脚踏在炽热的地皮上,脊背沐浴着炎炎烈日,劳累至极已觉得不到身体的酷热,却珍惜夏日的漫长,以便抢收更多的粮食,深刻反响农人劳动的艰辛。

21、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四首》

无定河边的尸骨已然冰冷,但在迢遥的家乡,他还是那个春闺少女梦境中的丈夫,此句以比拟的手腕展示战役给家庭带来的永恒痛楚。

22、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汉·佚名《十五从军征》

十五岁少年从军远征,直到八十岁才得以重返家园,以此悲叹古代兵役制度下平民百姓承受的巨大捐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欠妥,联系我立即删除

#记录我的2024#